快捷翻頁→鍵
熱門、、、、、、、、、
若是野戰,馬林的2萬大軍和呂貝克及漢堡的1萬大軍,完全可以完虐丹麥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見到這么多敵軍,對方肯定會選擇退入城堡中死守。
上次攻擊耶弗爾城堡,區區一個厚重的橡木門,那么多科霍恩迫擊炮,居然轟了一天多,讓馬林很不滿意。事實上,科霍恩迫擊炮雖然裝藥比較少,省火藥,但炮彈的沖擊力也不足,完全靠重量帶來的沖擊力。所以,馬林期待威力更大的火炮。
比如,大名鼎鼎的“紅夷大炮”,也就是18磅英制寇非林長炮,轟擊城墻時,威力十足。雖然炮彈沒科霍恩迫擊炮的炮彈重,但沖擊力絕對大過對方。為何?因為裝藥不同啊
科霍恩迫擊炮,雖然炮彈重達24磅,可裝藥最多才255克。即使火藥純度不高,也只用280克,也就半磅多。
而紅夷大炮,炮彈重18磅,裝藥按照1比3的原則,最多可以裝6磅火藥。所以,盡管口徑沒有科霍恩炮擊跑大,但炮彈出膛時的速度,是遠超過科霍恩炮擊跑的。用紅夷大炮轟擊橡木門,效率絕對比科霍恩炮擊跑高多了。
但最大的問題在于紅夷大炮太重了,重達2噸。這么重的炮身,加上炮架,是很沉重的。一般而言,一匹馬都很難拉動裝載紅夷大炮的炮車。即使拉動了,也是蝸牛爬,經常需要休息。所以,古代在陸地上運送紅夷大炮,不但拉車的馬需要不止一匹,而且需要出動大批民夫。因為,馬車在上坡時,拖著兩三噸的重物,也上不了坡,必須派十幾個民夫前拉后推的
所以,只要帶著紅夷大炮出征,就別想快速行軍
而馬林的軍事思想,就是快,最好是閃電戰,打得對方來不及反應,類似二戰時德軍思想。可是,因為缺乏攻城利器,想快也是很難做到的。要是繞過對方的堡壘也可以,但很容易被堡壘中的敵軍切斷補給線,非常危險。
通過上次炮擊耶弗爾,馬林算是看出來了。雖然科霍恩迫擊炮比那些三磅炮、六磅炮攻城能力強多了,但也就那樣。即使裝備大量的科霍恩迫擊炮,對付一般的堡壘,也需要轟幾天。
因此,馬林特別渴望獲得一種方便運輸,威力又超過科霍恩炮擊跑的重炮,用來攻城。
按說,這種想法應該是奢望來著,可是,馬林竟然奢望成真了
原來,馬林之前安排鑄炮廠研發卡倫艦炮,要求在口徑不變的情況下,縮短炮管長度,以減輕炮身重量。這樣,炮身短了,彈藥裝填也就可以加快了。重量低了,運輸和復位也更容易了。
本來,馬林是打算讓工匠們鑄造出口徑為32磅,總重為7718公斤的標準卡倫艦炮的。只不過,搞了那么久,工匠們還是很保守。到現在了,才搞出總重750公斤,口徑為18磅的過渡型卡倫艦炮。
馬林去鑄炮廠視察的時候,對于卡倫艦炮的研發進度是很不滿的。不過,看到研發進度和數據后,他卻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卡魯鑄炮工匠,老約翰的徒弟,原為特塞爾島你鐵匠,你說現在已經搞出了750千克重,18磅級的卡倫炮?”馬林認真地問道。
第二鑄炮廠的總工卡魯肯定地點了點頭:
“是的,伯爵大人,我們目前已經研發出了18磅級的卡倫炮,總重750千克!”
第二鑄炮廠的工匠們,多半都是之前馬林在特塞爾島上派去和老約翰學鑄炮的農奴工匠。馬林已經把羅德曼內模冷卻技術教給了他們,而沒有教給老約翰的第一鑄炮廠。所以,第二鑄炮廠鑄造重炮的成品合格率,要遠高于第一鑄炮廠。而且,馬林也更加相信第二鑄炮廠的農奴工匠。
只不過,這些工匠因為是農奴出身,都沒什么文化,智商也不高。馬林讓他們改進火炮,研發卡倫炮。到現在了,也才弄出18磅級的卡倫炮,進度緩慢,離目標的32磅還有很大的距離。
即使是18磅的卡倫艦炮,數據也是不對的。因為,玩過大航海游戲的馬林,分明記得,英軍標準的32磅級卡倫艦炮,重量應該是7718千克,長度1219米
可是,第二鑄炮廠的工匠,弄出的18磅級的卡倫艦炮,居然重達750千克,足見技術水平還有限。要知道,他們使用的鋼鐵,可都是中低碳鋼啊,不是熟鐵。雖然含碳量控制得不好。但不管是中碳鋼還是低碳鋼,質量都比熟鐵好多了,更適合鑄炮。
馬林對這些農奴出身的鑄炮工匠也有些喪失信心了,好在他已經推行了全民教育,連鄉村,都全面推廣了工匠學校。以后,等這些工匠學校里的學生們成長起來,馬林打算讓他們全面取代這些純粹靠經驗、文化程度低的農奴工匠,成為鑄炮的主力。
但不管怎么說,18磅的卡倫艦炮
“對了,卡魯,如果給這些18磅卡倫炮裝上炮架,改裝成步兵炮,應該沒問題的吧?”
馬林忽然腦洞大開既然卡倫炮不重,口徑有大,威力十足,為什么不能改裝成步兵炮,用來攻城呢?起碼,其威力要比科霍恩炮擊跑強多了。畢竟,那是直線轟擊,瞄準容易,動能還大
卡魯想了想后,回答道:
“應該沒問題,伯爵大人,如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