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黃金年代第七十七章 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華娛之黃金年代 >>華娛之黃金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錢

第七十七章 錢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6日  作者:老徐牧羊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老徐牧羊 | 華娛之黃金年代 
樂文



類別:都市青春

作者:老徐牧羊書名:

2o11年之后,隨著《中國好聲音》的流行,如今的電視臺更加相信專門從事綜藝制作的公司。

也就是制播分離。

很多影視制作公司分離出了專門的綜藝部門,但這其中并不包括光線。

“說的簡單,哪有那么容易呢?導演,場務,攝像師,這些都得找人吧,而且,你哪來的把握請動你所說的那些人呢?”

創意不錯,可就是施行起來有點困難。

“德云社我可以找馬棟幫忙說服,開心麻花幾個人我都認識,至于本山傳媒,這不有喬山在嘛,讓他搭個線。”

“只要這三家解決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這三家稱得上中國喜劇界的半壁江山。

“那電視臺呢?”

“找寶爺啊,他跟京城電視臺的關系你又不是不知道!”

尼瑪,你都考慮齊全了,那我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李曉萍雖然覺得有搞頭,但她畢竟是影視部門的負責人,對于綜藝這塊確實沒有什么經驗。

“我回去找下大老王,問問他的意見。”

琢磨了半天,李曉萍還是沒有立刻拍板。

“大老王?誰呀?”

“王長田啊,都怪你的《失戀33天》,只打電影上映之后,我們都管王總叫大老王。”

王長田,光線**oss。

好吧,這個鍋我背了。

“對了,曉萍姐,您今天來片場是?”

沈臨這才反應過來。

李曉萍肯定有事,要不然她肯定不會無端現身片場。

前文就已提過,李曉萍雖然是這部《那些年》的監制,但幾乎隱形,從開拍開始,就沒見過她,甚至劇組的演員們都有不少是次跟她碰面。

“臭小子,沒事就不能來看看你?”

李曉萍故意翻了翻白眼,然后神秘兮兮地問道:“你猜我今天干嘛來了?”

“別整那些沒用的,說吧,這次我給咱們光線賺了多少錢?”

事實上,看到李曉萍的第眼,沈臨就知道肯定是票房分賬到手了。

這是來送錢的!

果然,李曉萍的下句就是“你還真神了,呶,這是給你的獎金,里面可有不少錢呢!”

“什么錢不錢的?真俗!”

沈臨邊接過曉萍姐遞來的銀行卡,邊以視金錢如糞土的語氣吐槽道。

“那你別接啊!”

旁的賈靈都看不下去了。

“這是我的勞動所得,怎么就不能接?”

沈臨瞪了賈靈眼,義正嚴詞道。

“導演,你給說說,有多少?”

好奇心每個人都有,但能這么當人面問的,還真不多。

是喬山。

這哥們就算在生活中那也是不要臉的人呀!

“我也不知道,反正最少三十萬。”

三十萬是導演報酬。

沈臨也不算什么導演界的名人,開拍《失戀33天》的時候,他就新人導演,甭說線導演,就連十三線他都算不上。

三十萬的導演片酬,已經很給力了!

喬山還有賈靈都是圈里人,當然知道這些。

兩人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三十萬?你太小看咱們大老王了!至少有位數!”

李曉萍嘿嘿冷笑兩聲。

“位數?老王真特娘的舍得花錢!”

沈臨感慨了聲。

喬山還有賈靈則徹底驚呆了。

國產電影的票房分賬很復雜。

先,你要繳納3.3的營業稅還有5電影事業的專項資金。

余下的91.7才是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院線包括電影院提留57,中影數字提13,剩下的4o42歸電影出品方和行方,因為行方和出品方大都為同家公司,所以大部分情況可視為4o。

影片的行方會收取歸屬制片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為行代理費用,即為可分賬票房的26作為行代理費。

也有些影片在檔期上處于競爭劣勢,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般占到可分賬票房的35。

總而言之,般情況下,出品方的實際收益是總票房的的33,如果簽約的行代理費稍低,最后影片實際收益就可以達到35。

35也就是目前絕大多數出品公司給予出品人的分賬基礎。

這樣夠直觀嗎?如果還不夠明白,那么還有個更簡單的算法,那就是當你投資了部電影后,這部電影最終票房如果是電影成本的3.3倍,那么你的投資剛剛回本。

很多高票房的電影,實際上出品公司并沒有賺到多少錢,甚至賠本賺吆喝。

拿2o1o年上映的部號稱中國部硬派警匪大片《西風烈》舉例好了。

《西風烈》由著名導演高群書指導,演員段亦宏、倪達紅、吳鎮羽、吳景、余男、楊蔡妮、馬宿等大牌加盟。

票房達到為6oo萬,還算不錯。

但是出品方虧定了,光是成本就接近4ooo萬!

盡管有著無數的貼片廣告,《西風烈》還是賠了將近千萬!

再舉個例子,老爺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特效炫目,打斗精彩,絕對稱得上華語電影工業的頂尖產品。

票房接近3億人民幣,也拿到了第三十屆金像獎最佳影片。

可它的成本呢?

劉天王、劉嘉靈、梁佳輝、李兵兵、鄧朝,這些可都是線或者二線的大牌,其中光是劉天王的片酬就達到了1ooo萬,其他演員可想而知。

《狄仁杰》有很多特效鏡頭,什么通天浮屠、人體自燃等等特,眾所周知,特效說白了就是砸錢!

再加上為了追求鏡頭的真實感,老爺甚至‘搭建’了座真正的長安城!

你知道這玩意的租金天要多少嗎?

這么折算,你會現通過《狄仁杰》這部電影實際上出品方并沒有賺多少錢。

甚至還是賠本賺吆喝!

還是老爺的電影,《龍門飛甲》,票房5.6億。

很高吧,可你知道成本是多少嗎?雖然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大概還是能猜出來的。

這么說吧,眾星云集的《龍門飛甲》光是李蓮杰的片酬就達到9ooo萬人民幣!

所以,低成本高票房才是各大出品公司的最愛。

這也是最近幾年電影市場涌現大量青春片、國產喜劇片的最大原因。

投資方那也是要賺錢的好不!

大制作意味著大風險,整個華語影壇,有幾個導演可以讓影視制作公司相信,他的大制作可以賺大錢?

老爺都差點玩壞了,更別說別人了!

所以,沈臨在起步階段不可能玩大制作,他只能選擇能賺錢但又不掉逼格的電影!


上一章  |  華娛之黃金年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