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字體:
作為印刻現象的杰出代表,寵物鳥類想要養得親人,肯定也要從很小養起,而且不能總是關在籠子里,主人要從雛鳥開始代替它們的母親給它們喂奶,捧在手里玩耍,在肢體接觸和語言交流中讓雛鳥強化對主人的印象,這樣養大的手養鳥類比關在籠子里的鳥類親人得多,甚至可以像貓狗一樣在室內散養。
手養鳥類可不是一件輕松的活兒,任何一種幼獸幼鳥都要少吃多餐,意味著主人白天至少要給雛鳥喂四五次奶,太小的時候還要用針管加軟管打進鳥嘴里,等好不容易會主動喝勺子里的奶,再稍微長大一些進入厭奶期又不好好喝了。
如果想要從小養一只幼貓,特指還不足月沒有斷奶的幼貓,比養雛鳥還要麻煩,因為鳥類好歹夜里就是歇著了,但幼貓晚上更精神,有時候一天要喂二十次奶。
最關鍵的是,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貓類有印刻現象,也沒證據表明從小奶貓養起的幼貓比從三四月大養起的幼貓更親主人,反正該嫌棄還是要嫌棄……
小王和田恬聽了,不禁有些泄氣,這跟他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本來抱著很大的希望,現實卻給了他們一耳光。
“要不……還是養狗?”小王提議道。
田恬卻以女性的感性心理,眼巴巴地問道:“張店長,你說沒有明確證據,意思就是還不確定?”
這個角度很刁鉆,張子安也只能承認道:“確實不確定,因為人們不知道貓的腦袋里在想啥,無論是從小養大的還是中途收養的,貓嫌棄你是常態,而即使喜歡你也不一定會表現出來,所以即使科學家也無可奈何。”
“不過,在貓小的時候,確實還是挺黏人的,長大了就不一定了。”他補充道。
趙淇插言:“我家蘭蘭就一直很喜歡我,我能感覺出來。”
小王和田恬為難地嘀嘀咕咕商量了一會兒,暫時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
這時,魯怡云帶著溫度適宜的羊奶回來了,她拿不準小橘貓會不會主動吮吸,于是除了奶瓶之外還帶了根針管。
小王和田恬這才發現,收銀上那個鞋盒不是隨便扔在那里的,里面居然還有一只安靜的小奶貓。
不論長大之后有多丑,大部分幼獸在小時候都很可愛,幼貓幼犬就更可愛了,也難怪很多人都想從小養起寵物,為了留住這一去不復返的幼年時光,即使明知道從小養起會很累卻依然趨之若鶩。
就連有貓了的趙淇也兩眼放光,她也是第一次親眼見到這么小的小奶貓,又如此惹人憐愛,無限激起她的母性和保護欲。
“像不像奶黃包?”
田恬一句話暴露了她吃貨的本性,不過還真有幾分像。這只小橘貓的顏色很淺,近似于鵝黃,特別安靜,在大家說話的時候一聲不吭,直到聞到奶瓶里的羊奶味道才小聲地喵喵叫了兩聲。
“真可愛!”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