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雍縣大營。
“賢弟對章邯談判,有何建議”吳廣習慣性詢問易小川意見。
“不去”
易小川肯定道:“這必定是李陽的詭計,先請大哥出去,然后在談判中趁機襲殺,或是別有企圖”
“可兩軍交戰,作為義軍之首,章邯叫陣,倘若不去,恐有損軍威啊”
“那就換個人去,大哥是義軍之首,章邯不過只是秦之一將,大哥就以章邯品級太低為由,派個人去就可以了”
“可章邯好歹也是秦軍之首,該派誰去,才能不輸了陣勢”
“我”
“什么絕不可能,怎能叫賢弟冒如此風險”
“大哥,這可不叫冒風險,這叫將計就計”
易小川胸有成竹的笑道。
而另一邊,面對章邯的疑問,李陽也露出了同樣的笑容。
胸有成竹。
隨后,兩方人按約定時間和地點,在一處荒蕪之所談判。
狹長的山溝中,秦軍主將李陽、章邯與吳廣軍師易小川及兩名副將相見。
兩方對峙,相視無言。
“蒙,蒙將軍”待看清易小川后,章邯震驚道。
“沒想到,秦軍里竟還會有人認出我,我現在叫易小川,不是蒙毅”易小川搖頭道。
章邯震驚過后,怒道:“你居然叛國投敵”
當初的李由也就罷了,但在章邯眼中,蒙毅可是蒙恬之弟,蒙家對秦國是何等的忠心耿耿,三代忠烈,而從這個家族出來的人,曾經的上將軍,竟會投敵叛國
易小川淡然道:“我只是順應天下大勢罷了”
章邯無法理解,冷道:“也罷,道不同不相為謀”
李陽默默看著。
他沒想到來的是易小川,不是吳廣,他原想趁機殺吳廣的計策宣告失敗,同時也看到了易小川的威脅性。
易小川是這個世界的穿越者,具有現代知識,雖然沒自己帥,但在蒙恬的調教下,深諳軍事,最重要易小川是這個世界的主角,頭頂上那片光環,讓李陽感到了威脅。
不是對自己威脅,是對秦國。
千萬不要忽視穿越者的能力,而且還是帶著主角光環的穿越者。
有易小川這個穿越者反秦,秦國就算緩過這一陣兒,恐怕未來也有傾廈的那天。
想到這里,看著易小川,李陽鬼使神差的想起一句話。
果然,真是歌
說得多精辟啊。
這句話一下戳中了李陽的笑點,他當場就笑出了聲。
所有人詫異的看過來。
尤其章邯心底一緊,國師突然發笑,莫非這是盡起伏兵的信號
“沒事,你們聊你們的,我就笑笑,不管你們事”
李陽看著易小川那張臉,越看越想笑,他覺得自己掩飾住了,可在別人眼中,卻是笑得特別燦爛。
“我有什么問題嗎”易小川一臉納悶的問身邊副將。
“沒有”
得到肯定回答,易小川再看李陽臉上還掛著笑意,不禁有些生氣。
“有話直說,別以為笑,就能打勝仗”
“我沒笑”李陽一本正經的說道。
“那我剛才是見鬼了”
“你這個大禍害,誰知道你看見啥了”
“你把話說清楚,我禍害誰了怎么就成大禍害了”
笑點已經過去,李陽沒搭理憤怒的易小川,與章邯對視一眼,轉身就走。
“站住”
易小川身邊的兩名副將同時喝道,鏘的一聲拔出兵器。
“既然來了,你們還能走嗎”易小川恢復淡然道。
盡管李陽還是那么氣人,可目前,情勢依舊在自己掌控之中。
話音剛落,從易小川身后的山溝東面,數百士卒齊刷刷沖入。
這才是易小川的仰仗。
對面,章邯看向李陽,古怪的眼神中透出請示之意。
李陽聳聳肩,示意可以。
章邯立刻仰頭發出一聲尖唳,從身后的山溝西面,登時涌入數百建卒。
“殺啊”
“沖啊”
一西一東,兩方人馬,吶喊聲如雷般回蕩在狹長的山溝之中。
李陽無所謂的看著。
章邯面帶怪色。
易小川淡然之色,不禁褪去。
如果說雙方都有伏兵,這也許有點奇怪,可居然連伏兵人數都相同無幾,這就太特么尷尬了。
這可怎么打
雙方都有伏兵,數量還驚人的一致,拋開伏兵,比較首將,章邯和易小川都是能征善戰,功夫不凡,真若打起來,勝負難料,易小川身邊有兩名副將,亦是威武不凡,可章邯旁邊的李陽,又豈是吃素的
原本雙方都胸有成竹的伏擊,此刻,只剩五成勝算。
各占五成。
其實造成這個局面,想想也不奇怪。
地點時間都是兩方商量后的結果,對山溝地形自然也都熟知,受地形所限,這里沒辦法展開大規模戰役。
易小川經過計算,數百人是最多最好的結果。
對面,章邯經過計算,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
當這兩個結果碰在一起,也就神奇的撞衫了。
現在尷尬了。
打還是不打
雙方都默契的看了眼對面,山溝兩面盡被雙方的伏兵堵死。
要么狹路相逢勇者勝,要么各自后退。
而在地形受限的山溝內,一旦開打,限制頗多不說,恐怕也會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更有甚者在亂戰中犧牲掉首將。
這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章邯不怕打,但他必須要保證李陽的安全。
易小川不怕打,但他不想犧牲數百人的命,卻換不來一個勝算。
不打。
雙方很默契的后退。
李陽撇了眼易小川,任由他退去。
這狹窄的地形,人滿為患的山溝,對他何曾不是限制。
一場蓄謀伏擊,不了了之。
回營后。
章邯焦慮難耐。
“國師大人,吳廣現有蒙毅助陣,恐怕這場仗,不好打了”章邯嘆道,本想一舉殲滅,卻橫生枝節。
李陽可沒興趣附和,沉思著破敵之法。
事實證明,比起去絞盡腦汁的思考,李陽更喜歡用實際行動嘗試。
現在的首要麻煩是吳廣嗎
不是。
是易小川。
同樣是穿越者,且身具功夫、會打仗,懂軍事,易小川的威脅性,遠在吳廣之上,甚至說,這才是秦國真正的敵人。
聽聽,連歷史都承認了這點。
所以耽誤之急,不是吳廣,而是易小川。
李陽無法突破鐵桶陣接觸到吳廣,自然也接觸不到易小川。
但這不代表沒有辦法。
“章邯,給我準備一匹快馬,我不在的時間,軍隊由你節制”
“國師要走”章邯驚道。
兩軍對壘,身為主帥,豈有臨陣脫離的道理
“嗯”
李陽卻沒有這個覺悟,應了一聲,直接走出大營,騎上快馬離開。
秦軍一路勝仗,士氣恢弘,而章邯這個每戰必身先士卒的將領,論威望,甚至還在李陽之上。
所以有章邯坐鎮,李陽毫不擔心。
小說正文網址:/html/189/189427/47663480.html
干凈無彈窗廣告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