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首輔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首輔 >>寒門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足鼎立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5日  作者:一袖乾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一袖乾坤 | 寒門首輔 
第一卷閑夢江南梅熟日

第一卷閑夢江南梅熟日

東南倭患平定后,謝慎便可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內政推行上。

均田和稅賦改革已經初見成效,提升軍人和匠人地位也刻不容緩。

前者可以通過軍功進行獎掖,前朝都有例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推行。

后者則絕無先例,要說服這些腐儒絕非易事。

好在朱厚照堅定的站在了謝慎一邊,給謝慎足夠的支持。有朱厚照在,謝慎便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顧忌,可以放開手腳去干。

匠作學院正式成立,一切仿照國子監來,無論是官員等級還是學院規模都與國子監并無二樣。

唯一的區別是擔任匠作學院的博士不是滿腹經綸的大儒,而是經驗豐富的匠人。

這些匠人或者精通一門手藝,或者有不少奇思妙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總而言之,這打破了所有人對于師長便是儒士的固有印象。

匠作學院的學員都是優秀的匠藝后生,入學前都需要進行考試,只有通過者才能來到匠作學院進學。

和國子監一樣,學員每天按時上課,聽取匠藝博士授課,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小考,考試成績最差者會被勸退。

等到三年后,所有學員會進行一場大考,通過者可以直接授官。

當然,授予的官職大多是工部或者與工部相關的。

對這些匠人來說能夠當官已經是天大的喜事了。

這些人在特定的領域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但放寬放廣卻未必適用。

而匠作學院顯然是批量化培養人才的,那么多的畢業學員總不能都打發到將作監去吧?

若是分到其他衙門不能人盡其用,未免可惜了。

這件事情謝慎交給了顧鼎臣去推,一來是想要考察一番顧鼎臣,看看此人的能力究竟如何。二來也是想要借著機會向滿朝官員表達一個態度,不光是我想要提高匠人的地位,顧大學士也一樣。

至于把匠考加入三年一度的科舉,雖然是謝慎的愿望,但在滿朝文官的強烈反對下還是暫時作罷了。

文官們可以允許謝慎弄出一個匠作學院,那是因為頂天它就是國子監的地位。

而國子監培養出來的監生在文官系統內部都沒有什么地位。

傳統的做官途徑無非就是那么幾條,一是科舉。這是康莊大路,是最正確的道路。

別管是進士還是舉人,都有了做官的資格。進士做的是現官,當期兌付,一旦登科立即授官。舉人做的是期官,延期兌付,中舉之后要候補,運氣好了一兩年就能補上缺,運氣不好了也許三五年也未必能夠變成官身。

第二是坐監。

國子監畢業的監生同樣可以授予官職。

監生也分兩種,第一類監生是各縣學的大齡生員。這些生員一般考了多次鄉試都不中,繼續考下去也是蹉跎歲月,故而選擇退而求其次坐監混文憑。

一旦國子監畢業也能分配工作。雖然官職遠不如科舉出身的好,但至少也是官啊。

官和民可是有著階層區別的。

第二類監生便是高官公子,譬如某大學士的公子不學無術,考科舉肯定沒戲,但天子為了表彰這位大學士對朝廷的貢獻,便恩準蔭其子入國子監求學。

這位高官公子不出意外肯定會順利畢業,成為一名光榮的國子監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這倒也沒什么,父做高官子登科,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共識。

除了這兩種,剩下的一種便是極為無恥的官職了傳奉官。聽名字這種官就不靠譜,其實就是皇帝陛下一高興發了中旨,跳過合法程序直接授官。

這種官一般都是方士伶人擔任,最被文官鄙視抵制。

別管這些傳奉官多么風光,一旦失寵便會遭到文官們瘋狂的反攻倒算,下場極為凄慘。

謝慎力推匠作學院,學員畢業后身份等同于國子監畢業生,雖然合法但身份地位并不高,只能做二等官。

而如果把匠考納入科舉,那么登科的匠人豈不就是‘匠進士’了?這樣一來,匠人豈不是能名正言順的做到高官了?

這當然是文官們不愿意看到的。

故而他們能允許謝慎創立匠作學院,卻不準許謝慎運作匠考入科舉。

謝慎之所以這么堅持拔高匠人的地位,便是看出文官創造力的匱乏。許多匠人不僅是優秀的手藝人,還有著無數奇思妙想,如果引導得當,未必不能發明出許多劃時代的東西。

明朝已經有了資本萌芽,為什么就不能有工業革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有了科技國家才能進步。

大明要想改變覆滅的命運,大搞科技才是唯一的出路。而這一切都要靠提升匠人的身份來做到。

任何的改革矛盾都在內部,阻力也出在內部。

這一點謝慎早就知道。但他沒想到阻力會如此之大。

真是倒下一個何侍郎,千千萬萬官何侍郎站起來

在謝慎看來朝廷僅僅由儒士把持是很危險的,這些人精于內斗算計,自然而然的就發展成嘴炮東林黨。

而完全由軍人把持朝政更危險,文人最多諷刺挖苦一番皇帝,武將弄不好就造反了,估計皇帝對此也放不下心。

所以文人武將必須相互制衡。

唐朝武人太盛,這才有了藩鎮割據。宋朝文人太強,這才導致國家羸弱。

大明有向宋朝發展的趨勢,故而需要及時矯正。

最理想的狀態是讓文人、武人、匠人達成一個平衡狀態,國家有多種聲音,不至于走偏。

但實現起來無疑是困難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武將要想崛起需要不停的立功,而這需要不斷有戰爭發生。

東南暫時已經安定,只能將視線放在北面和西北。

至于匠人要想提升地位必須要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發明。這可不是什么肥皂牙刷能做到的,必須得是燧發槍一類的革新性發明。

光靠匠人本身顯然無法做到,這就需要謝慎暗授機宜了。


上一章  |  寒門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