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首輔第五百三十六章 會試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首輔 >>寒門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六章 會試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 會試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4日  作者:一袖乾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一袖乾坤 | 寒門首輔 
第五百三十六章會試放榜4000字二合一大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會試放榜4000字二合一大章

一袖乾坤:、、、、、、、、、

謝慎也確實很享受這種感覺。

更新最快要知道會試的主考官是可以全權決斷考生的名次的。而到了殿試主考官就變成了皇帝陛下,謝慎這樣的內閣大士只能稱之為讀卷官。

一字之差,權力卻是天壤地別。

十來名讀卷官共同商討一個前十名的名單交給皇帝陛下排序,具體名次完全看他老人家的喜好。

“嗯,那本次會元便點選此人吧。其余優秀的文章也一并拿來,本官點選出前十。”

雖然會試的名次沒有殿試那么關鍵,并不直接決定進士名次,但那好歹也是一份榮譽啊。

萬一殿試發揮不好考了一個三甲同進士,若是會試名次靠前也可以吹噓一番,不然同榜同年面前怕是連頭都抬不起來。

顧鼎臣將十來份優秀的文卷遞給謝慎,恭敬道:“小閣老,這都是本次會試出眾的卷子,您來看看。”

謝慎展開卷子一一看來,雖然沒有方才那篇那么驚艷,但也是言之有物,十分精彩。

他將名次排好淡淡笑道:“諸位辛苦了,放榜之后本官會奏請陛下,獎賞諸位的。”

“多謝小閣老。”

眾人一齊高呼。

謝慎轉向顧鼎臣道:“九和啊,隨我出來走走吧。”

“下官遵命。”

顧鼎臣態度恭敬道。

二人先后出了公署,謝慎便問道:“這次會試閱卷一直都是九和在操勞。閱卷能如此順利,九和你功不可沒。本官這便奏請陛下,請陛下擢升你為禮部右侍郎。”

顧鼎臣聞言大喜。

禮部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無奈他朝中無人,雖然翰林修撰出身,但在東宮蹉跎了好幾年還沒有晉升的希望。

這次會試他便使勁渾身解數表現自己,在不影響謝慎權威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展現價值。現在小閣老看到他的努力與能力終于決定提拔他了,顧鼎臣如何能不喜。

大明的讀書人向往的終歸是權力,六部便是諸衙門中最重要的。禮部雖然實權不如吏部戶部,但勝在清貴。要是想進入內閣,在禮部鍍一層金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退一萬步講,即便最終顧鼎臣不能入閣,但做到禮部侍郎已經是極為榮耀的事情了。何況禮部侍郎遞補尚書也不是沒有可能,官居二品簡直是顧鼎臣夢寐以求的。

“下官只是盡心做事以報效朝廷,不敢言功。”

雖然顧鼎臣心里已經樂開了花卻不能出來。文人嘛,該有的矜持還是要有的。吃相太難看了可不行。

“九和此言差矣。有功就是有功,陛下一向是賞罰分明的。”

稍頓了頓,謝慎接道:“九和你是翰林出身,又在東宮做過諭德資歷是足夠的,出任禮部右侍郎不會有任何問題。若是有人質疑,你叫他來找我。”

這半開玩笑的話方式竟把顧鼎臣逗樂了。

“小閣老倒是風趣。下官若再不答應就是不識趣了。”

聰明人之間交談從來都很簡單。

顧鼎臣知道謝慎是下定決心捧他,心中不免升起一股感激之情。

“好好干,大明需要你這樣的棟梁。”

謝慎拍了拍顧鼎臣的肩膀笑道:“本官可等著你分憂呢,別讓本官等太久啊。”

謝慎這句意味深長的話讓顧鼎臣心潮澎湃。

小閣老莫非是在暗示將來會推薦他入閣?

若真是這般顧鼎臣可真要飛黃騰達了。

明代有非翰林,非庶吉士不得入閣的規矩,顧鼎臣是狀元,入仕即授翰林修撰,硬件條件上自然沒有問題。

但符合硬件條件的人多了,內閣卻總共就那么幾個位置,大部分還是老家伙占著。

顧鼎臣這樣的新人要想冒頭沒有貴人提攜是絕不可能的。

謝慎如此誠心待他,讓顧鼎臣都不知該如何表示了,只想著這條命算是賣給了小閣老。

“本官還有些公務處理,先回內閣了。九和啊你也回去吧,把所有名次列出來,后日就要放榜了。”

“下官遵命。”

顧鼎臣沖謝慎深施一禮,目送著謝慎離開了禮部

兩日后,會試正式放榜。

考生們匯聚在貢院外,拼命向前擠去。

榜上有名的狂呼狂歡,榜上無名的黯然神傷。

但比起三年一科的常規考試,恩科本就是額外的機會。故而即便落榜也沒有那么難以接受。

唐寅跟一眾考生一樣從人群中拼命擠出一條道來,好不容易來到最前一排又險些被一個大胖子擠出去。

踮著腳尖掃了一眼,唐寅竟在第一列第一位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名字。

他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確實是他沒有錯!

雖然唐寅很自信,但真正得中會元后還是欣喜若狂。

唐寅的科舉之路走的異常艱辛,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實屬不易。

現在考中會元證明他這些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老天爺還是開眼的。

“恭喜伯虎啊!”

“恭喜恭喜!”

“唐會元今日可得請客。咱們鳳仙居走起來!”

幾名與唐寅一同從蘇州趕考的士子見到唐寅高中會元皆是開口祝賀。

唐寅一一拱手還禮,心情別提有多好了。

人有時活著求的就是一個認同感,對于讀書人來獲取認同感的最好方式就是科舉。

科舉上沒有成績,便是作出再多的詩詞又用何用?除了一個才子的虛名外別無用處!

“哪位是新科會元,蘇州府唐寅唐伯虎?”

皇榜旁,一名書吏掃視人群急切的問道。

“在下便是。”

唐寅清了清嗓子向前邁了一步。

“唐會元,請跟著小的來,按規矩唐會元應去禮部拜謝考官。”

“自該如此。”

唐寅點了點頭輕聲道。

所有人都朝唐寅投來了艷羨的目光。

雖然會試排名并不等于最終的殿試排名,但這至少是一大榮譽。

出去,老子是會元不是無比拉風的嗎?

從貢院到禮部要穿過整個京城。

好在那吏目給唐寅備了馬不然得走上小半天。

唐寅來到禮部大門前,在門官的侍奉下翻身下馬,又被在胸口前插了一朵紅花這才神清氣爽的踏入禮部

按照大明的舊制,殿試后有瓊林宴,類似于鄉試后的鹿鳴宴讓考生徹底的放松狂歡。

但現在顯然還不是狂歡的時候。

雖然會試結束就等于考中了進士,但畢竟還有象征性排名次的殿試,總不能不給天子面子提前狂歡吧?

雖然不能狂歡,但照理確實應該拜見主考官。

畢竟經此一試后,所有得中的考生就是會試主考官的門生了。

在大明朝,座師與新科進士之間的關系極為特殊,貫穿仕途始終。

唐寅是會元,自然是必須拜見主考官的。

讓唐寅有些意外的是,禮部衙門里并沒有其余高中的考生。

這便有些奇了,正當唐寅疑惑的駐步不前時,那書吏笑著解釋道:“唐會元莫要見怪,小閣老怕接受太多考生拜見,影響他們備考,故而只叫您一人代表他們了。”

唐寅聽到這里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

謝慎可真會替考生著想。但這樣一來,唐寅的快感便降低了不少。畢竟高中的喜悅還是應該在同榜同年的恭維中才能得到放大。

隨著書吏繞過影壁來到一處低矮的公署前,唐寅深吸了一口氣。

在他面前站著的不就是謝慎嗎?

他二人在蘇州滄浪亭相見時可不是這種感覺。那時他只覺得謝慎是個閑散的文人,透著一股子書卷氣。

而眼前的這個人明顯是個久經官場磨礪的大人物。

“生拜見恩師。”

唐寅雖然覺得有些別扭,還是做足禮數沖謝慎深深施了一禮。

謝慎微微點頭,笑道:“唐會元的文章本官和一眾同考官都看過了,確實是鞭辟入里。你得會試頭名實至名歸。”

謝慎當初看到文章時并不知道是唐寅作的,后來得知消息也是驚訝不已。

畢竟唐寅已經放浪形骸多年,才溫書半年多就恢復到了巔峰狀態,這個天賦實在是可怕。

怪不得有的人天生就是為了科舉而生的,隨便寫寫就能中進士入朝堂。而有的人窮其一生也最多混個秀才,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多謝恩師夸耀。”

謝慎沖旁邊的顧鼎臣點了點道:“這位是副考官顧鼎臣顧大人,你也一并見過吧。”

“生見過老師。”

唐寅微微扭過身來,亦是沖顧鼎臣見禮。只不過這次稱謂卻是從恩師變成了老師。

畢竟恩師只有一個,老師卻可以有多個。

從開蒙的蒙師,到授業的業師,數不勝數。

“嗯,你的文章很有味道,希望你能不忘初心,報效朝廷。”

顧鼎臣拿捏了一番辭,他既不能的太強勢,這樣會搶了主考官謝慎的風頭。但也不能太含糊,這樣明顯會失掉氣場。

畢竟副考官是僅次于主考官的人物,若是跟個花瓶一樣會叫人笑掉大牙的。

“多謝老師。”

唐寅雖然比顧鼎臣還要大上幾歲,但在官場資歷上卻是實打實的小字輩,態度恭敬一些總歸沒有錯。

謝慎和顧鼎臣又了幾句勸勉的話便抽身離開了禮部,唐寅接著一一拜見了同考官。

同考官是閱卷官,雖然唐寅的卷子是顧鼎臣和謝慎親閱的,但他并不知情,故而對同考官一一行了大禮。

其實他是十分想追上去和謝慎聊聊的。二人自蘇州一別后已經大半年沒有好好聚過了。

但他知道這是不可行的。

畢竟謝慎是主考官,若是讓有心人得知他們私交甚好,恐怕會給謝慎惹來不小的麻煩。

還是等到殿試結束后再去拜見謝慎吧。到了那時,一切塵埃落定,即便有人想要嚼舌根子也張不開口了。

結束了拜師,唐寅心滿意足的回到了蘇州會館。

此時的蘇州會館大門前早已擠滿了等候的同鄉士子。

唐寅中了會元,為蘇州爭了一口氣,幾十年來被吉安、紹興壓制的惡氣終于可以出了。

“伯虎回來了,伯虎回來了!”

“唐會元,你可一定要再奪狀元啊。這樣咱蘇州也有一位大三元了。”

唐寅曾是南直隸的解元,后來因為卷入科場舞弊案被革除功名,解元名頭自然也就除去。

但去年天子恢復了唐寅的舉人功名,理論上來稱呼唐寅為唐解元確實也沒有什么不妥。

現在這個稱呼又可以改一改了,唐會元,嗯,比起唐解元來似乎更拉風一些。

“老夫真是為伯虎感到高興啊。”

賈和一邊捋著胡須一邊笑道。

本來唐寅被自己內侄劉祜偷了文稿,弄的賈和心情很差。但現在這些陰霾都被一掃而空。

現在還有誰會去關注唐寅失竊這種小事情?大家的目光都匯聚到唐寅高中會元上。

那可是全蘇州士子的大喜事,蘇州會館也會跟著火一把。

以后出去,唐會元住過的屋子怎么也得是三倍,不,是十倍價格!

唐寅的心情自然也是極好,他沖賈和拱了拱手道:“多謝暉寧兄,唐某初來京師時多虧了暉寧兄照拂。”

這話的賈和樂開了花。

好嘛,他賈和果然沒有看錯人,唐寅不是個不懂感恩的人。

“來來來,咱蘇州父老為你準備了一場慶功宴,今夜當是不醉不休!”

作為蘇州會館內年齡最大的人,賈和來這句話自然是再合適不過的。

唐寅卻是有些驚訝。

“這諸位的好意唐某心領了,酒宴就不必了吧?”

“伯虎啊,你這是哪里話。中了會元可是頂天的好事情,怎么能不慶賀呢?”

賈和上前一步,熱情的拉起唐寅的手,闊步往里走去。

“朝廷不辦酒宴,同鄉們給你辦!”

唐寅知道推脫不了,便咬了咬牙應允道:“既如此,唐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

心中卻道千萬不要喝的爛醉如泥,現出丑態啊。

唐寅是這場慶功宴最大的主角,酒宴之上,吳中才子們紛紛沖唐寅敬酒,唐寅也實在一一喝了下去,沒過十幾杯便眼神迷離,醉意盎然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人誠不我欺,誠不我欺啊!

相關、、、、、、、、、


上一章  |  寒門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