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首輔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首輔 >>寒門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

第四百七十五章 聚兵沙洲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4日  作者:一袖乾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一袖乾坤 | 寒門首輔 

對大明朝廷來說這絕對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情。

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解決軍糧緊缺的問題,再就是富商辦廠織造出的布匹、絲綢出售能帶來不少的稅收,還能促進貨物流通,平抑物價。

而大明朝廷付出的只是幾個名額而已。

名額這種東西都是虛的,你不授予這些富商還不是爛在自己手里,遠不如變現來的劃算。

“還能這樣?”

朱厚照直是驚得目瞪口呆。

為什么謝慎就能想到這些,他就想不到呢。

深思熟慮了一番,朱厚照大手一揮道:“就這么辦!不過看來和亦力把里之間的戰爭得往后放放了。等籌措到了足夠的糧草,再行開戰也不遲。眼下,還是得教訓教訓這幫吐魯番蠻夷。”

文官、太監、富商。

這是左右明末政局的三股勢力,但在正德年間商人的重要性還沒有那么高,至少和前兩者有明顯的差距。

謝慎堅信,他給出的這個好處能讓江南的富商毫不猶豫的獻出銀錢來購置軍糧。

但在眼下,最緊要的是將哈密重新從吐魯番人手中奪回來。

這個擔子,毫無疑問落在了三邊總督楊一清身上。

在正德初年,二楊毫無疑問是最風光的總督。楊廷和分管大同、宣府、遼東。楊一清總制延綏、固原、寧夏。楊廷和是從戶部侍郎調任,而楊一清則是由陜西巡撫升官,相較而言楊一清更賺一些。

而且楊一清從陜西巡撫升任三邊總制后朝廷并沒有再委派新的陜西巡撫,這樣等于是給楊一清足夠的空間施展拳腳,也算是對他充分信任。

這當然不是正德皇帝大發善心,而是陜西巡撫這個官職實權太大了。

別的地方總督肯定比巡撫管的地盤大,但陜西巡撫比較特殊,因為在明代有陜西布政司、陜西行都司兩處行政劃分。

陜西布政司基本囊括了后世陜西、寧夏,而陜西行都司則包括后世甘肅大部。

這么看這個陜西巡撫竟然管的地盤和楊一清這個總督差不多,甚至從名義上講還要更廣一些。

一個是官職大,一個是實權大,便會出現誰也不服誰的情況。

楊一清又沒有王命旗牌,如果派駐一個巡撫豈不是給他找不痛快。

故而朝廷才會故意空出這個陜西巡撫來,好讓楊一清不必被掣肘。

當然,楊一清也很上道,將陜西行都司和陜西布政司打理的井井有條。

楊一清一人干兩人的活,可謂又當爹又當媽,著實十分辛苦。正德皇帝為了嘉靖楊一清,還親題了‘股肱之臣’四字,賜予楊總督,感動的楊一清朝東連叩三首以謝圣恩。

當然,具體的軍務還是由總兵、守備、千戶去做的,要是什么事情都勞煩楊總督,他便是累得吐血也忙不過來。

按下那些閑話且不提,卻說天子親派都御使彭澤前往延綏傳旨,命楊一清三個月之內奪回哈密。

楊一清不敢怠慢立刻召集幾位總兵商議對策,最終調集肅州衛、山丹衛、永昌衛等衛所軍卒前往增援,由甘肅鎮總兵韓隸統領。

此時哈密城已經控制在吐魯番人手中。

拜牙郎攜親隨逃到了沙洲。

等到甘肅鎮總兵韓隸帶兵來到沙洲城時,發現這位哈密國主仍自醉生夢死,直是怒不可遏。

但這位畢竟是朝廷冊封的忠順王,有金印在手,韓隸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只能壓下怒火好生和拜牙郎商議反攻哈密的事宜。

誰知拜牙郎竟然說出哈密丟了就丟了,反正沙洲也不錯的話。

韓隸差點背過氣去,遂決定自行制定作戰計劃。大不了等拿下了哈密城,再把這座瘟神送到城中。屆時,他的任務便算完成了。

由于大明對嘉峪關以西諸衛實行的都是羈縻政策,諸衛中的守備基本都是胡兒,惟獨沙洲、瓜州兩地守備是明人,這也是韓隸選擇以沙洲為大本營反攻哈密的原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指望這些胡兒賣死命去和吐魯番人作戰,還不如多花些心思制定作戰計劃來的實際。

從沙洲到哈密直線距離是六百里,但因為要繞過一處沙漠差不多有八百多里的距離。

這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在嘉峪關以西,大多是荒漠、沙丘,各衛之間的距離甚遠。譬如哈密衛被攻陷,消息傳到臨近的沙洲、瓜州也要數日,增援肯定是來不及的。

哈密衛這樣的城池不似中原重鎮雄城有高聳的石質城墻,城墻基本都是夯土材質的。在夯土中加以沙漠常見的紅柳、蘆葦充作筋骨,和馬賊的山寨土墻相比也沒有強過太多。這樣的城池面對數倍于守軍的攻城軍隊基本沒有什么抵抗能力。

故而此處多次易主,誰的兵力強,誰的拳頭硬便能控制哈密。

好在糧草不是問題,韓總兵這次帶了兩萬人來沙洲,加之沙洲、瓜州駐軍五千人,一共兩萬五千人的軍隊,靠沙洲、瓜州存糧足夠吃三個月,畢竟兩衛儲存的糧草本夠吃一年半。

三個月,如果三個月韓隸還拿不下哈密,估計他的甘肅鎮總兵也不必做了。

哈密城墻并不高,也不算堅固故而只需要配備簡易的攻城器械就可發起總攻。

關鍵問題是夜襲還是白天正面圍攻。

以兩萬五千人的數量去圍攻一座守軍只有不到五千的城池基本是碾壓的。

要知道哈密城墻可沒有兩丈五那么高,而只有一丈五,這個高度光靠滾石、檑木是無法守住的,需要足夠的兵力用弓箭壓制。而吐魯番軍隊一共只有五千人,還要分守四處城門,怎么看都無法做到兼顧。

只要韓隸用疑兵牽制守城兵力,主力猛攻一處基本可以奪下城來。當然這樣會損失一部分兵力,但風險小,基本不會出現意外。

而夜襲的話,一旦成功基本沒有損失,因為守軍多在睡夢之中,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將被斬殺于帳中。

但一旦失敗,很可能將損失整支夜襲部隊。

兩者可謂是各有利弊,具體怎么抉擇真是一個叫人頭疼的問題。

“總兵大人,這就是哈密城附近的地圖。”

沙洲守備官羅用指著掛在營房墻上的巨型地圖恭敬說道。

雖然甘肅鎮總兵常規時間管不到他,但這次韓總兵是奉了楊總督之命來增援,以重新奪回哈密城。

羅勇對楊一清那是十分敬重的,故而連帶著也對韓隸態度恭敬了起來。

“恩。”韓隸輕應了一聲,開始專注的看哈密地圖。

他是甘肅鎮總兵,故而只對甘肅鎮附近的地形熟悉,至于這哈密衛他卻真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清楚地勢地形了。

所以他要求羅用先拿出哈密地圖給他看,只有研究透徹了哈密城周邊的地形,才能針對性的制定出作戰方案。這樣的作戰方案也才最行之有效。

韓隸看了良久,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道:“吐魯番人是從黑風川方向來的?”

羅用點了點頭道:“是啊,黑風川是從吐魯番來的必經之地,過了火州、柳城、再過瀚海(一片沙漠),就到了黑風川了。”

這黑風川在吐魯番和大明勢力范圍交匯處,經常易主,因為地形險要,明軍曾經在此處修建了要塞堡壘。

只不過最近十余年,黑風川都在吐魯番人的手中,故而這要塞堡壘的修筑也算是給他人做嫁衣了。

“不過總兵大人,您問這個干什么?”

羅用一臉不解的問道。

“你方才說這黑風川是由吐魯番來哈密的必經之地,也就是說,我們只要拿下了這黑風川,便等于斷了吐魯番人的退路。”

韓隸不疾不徐的說道。

“總兵大人英明!”

羅用恍然大悟,由衷的稱贊道。

起先他還在考慮怎么破城,誰知總兵大人看的更遠,決定先拿下黑風川。

只要拿下了這黑風川,便等于斷了吐魯番人的退路。

這樣據守在哈密城中的吐魯番軍隊勢必會軍心大亂,因為哈密城成為了一處飛地,除了哈密城本身,其余各城都掌控在大明手中。

一旦吐魯番軍心亂了,再攻城便會輕松不少。

“你們這些年輕人啊,要多學多看,有些事情多琢磨一會便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韓隸十分受用的受了羅用的恭維,開始傳授一些人生經驗給他,那羅用也不惱,虛心的傾聽著韓總兵的教誨。

韓隸捋了捋胡須道:“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你領三千人,立刻繞道黑風川,務必要將其奪下。”

黑風川的守軍并不多,之所以明軍一直沒有對其開展攻勢,不是因為此處不重要,而是明軍喪失了繼續西進的決心。這樣奪得黑風川便沒有那么大的好處,索性得過且過了。

可這次楊總督對韓隸百般叮嚀,要他盡可能的將哈密衛的控制范圍向西擴展,說是為將來做準備。

雖然韓隸不知道具體會發生什么,但聽楊總督這么說肯定會有大事發生。

既然要西進,黑風川便是必爭之地,只有拿下此地,才有往柳城去的可能。

這么看來,這已經不僅僅是斷吐魯番人退路,將其全殲那么簡單了,而是為明軍西進鋪路!

韓隸瞬間覺得自己是那么的出色,只做一個區區甘肅鎮總兵實在是太屈才了。

“末將遵命!”

羅用雙手抱拳,欣然領命。

既然楊總督讓韓總兵全權負責反攻哈密一事他自然會全力配合。

只要拿下了黑風川,哈密城中的吐魯番人就將無路可退,他們可以關門放狗,呃不,是甕中捉鱉!

那可是五千名吐魯番蠻子啊,首級全部割下來都可以筑造京觀了。

當然,羅用不會這么奢侈的去拿蠻子的首級去筑造京觀,而是會拿這些去換獎賞。

大明邊軍掙軍功全靠殺敵,殺敵越多掙得的軍功自然也就也越多,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恩,去準備吧。此事不宜拖沓,軍情從急!”

待羅用走后,韓隸喚來親兵吩咐道:“派出哨騎前去哈密城外查探,看看最近蠻子有沒有什么新的動靜。”

他倒不是擔心吐魯番人會得寸進尺,圖謀沙洲、瓜州。而是想看看吐魯番人的兵力部署。另外他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吐魯番人狗急跳墻,借道韃靼逃回去。

畢竟哈密衛北面就是韃靼人實際控制的區域。

只要過了巴兒思渴,繞過巴兒海就基本快到吐魯番境內了。

草原不似中原廣設城池堡壘,多數情況下部落都是逐水草而棲。在水草不豐盛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放牧的。

而此時,巴兒海附近的草場顯然還沒有長起來。

至于吐魯番人和韃靼人聯合興兵,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韃靼人主要在漠北活動,沒有多少興趣去打哈密的主意。倒是與吐魯番人更近的瓦剌可能對哈密有些興趣。但兩部又是世仇,基本沒有合作的可能。

這些草原部落雖然看起來都是同根同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實際上彼此間矛盾嫌隙都很深,相互仇殺火并的次數遠遠多于和大明邊軍交戰。

韓隸鎮守甘肅鎮,和韃靼人打交道的次數很多,故而對這些草原蠻子的習性了解的十分清楚。他們只可能同富貴,絕不可能共患難。

有利可圖的時候他們或許會走到一起,也會因為分贓不均吵得不可開交。

大明真要是對吐魯番用兵,韃靼人冷眼旁觀就算好的,很可能會趁機興兵在背后捅吐魯番一刀,分一杯羹。

草原人只信奉實力,在他們眼中弱者就應該被吞并。

讓韓隸憂心的是,這次對哈密用兵他帶出了甘肅鎮近一半的駐軍,若是韃靼人趁機進犯甘肅鎮,守軍的壓力會很大。

故而他希望速戰速決,趕快奪回哈密城,并將來犯的吐魯番人全部殲滅,然后帶著蠻子的首級榮耀而歸,享受英雄一般的禮遇。


上一章  |  寒門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