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首輔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難料(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首輔 >>寒門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難料(第一更)

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難料(第一更)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4日  作者:一袖乾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一袖乾坤 | 寒門首輔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在后世,八歲的孩子正是向父母撒嬌的年紀,享受著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風云小說閱讀網

可眼前的小太子卻不得不在一眾東宮輔臣的督促下念書,讀書。

太子讀書可和旁人不同,旁人讀書是為了功名,太子讀書是為了治國理政。

這之間的差別用言語實在很難形容。

謝慎仔細觀察著書案前正襟危坐的小太子,發現此時的正德完全就是一個乖寶寶,一點沒有后世歷史描述的不羈。

也是,人之初性本善。正德的性格變化也是因為長時間宮禁生活的壓抑,一種逆反心理所致。

謝慎不由得感慨自己任職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的時機非常好,小太子還“有的救”。

講課無非就是儒家的那一套,小太子就像個木偶一樣聽著左右庶子講經,雖然心中十分厭煩卻得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東宮輔臣眾多,但真正能給太子講課的卻一只手數的過來,左右庶子、左右諭德至于謝慎這個六品贊善,實在是沒有什么地位,更多算是東宮辦公室主任的角色。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左庶子張天瑞張老大人幽幽念了一句,發問道:“太子殿下以為,此句何意?”

由于太子剛剛出閣讀書不久,自然不能講太深奧的東西,不然不易于理解,反而會打擊太子進學的積極性。故而張天瑞選擇了最通俗易懂的《論語》作為講學教材。

小正德似乎之前讀到過此句,當即沉聲道:“這句是講,如果對君主以禮侍奉,人們會以為是在諂媚。”

張天瑞很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問道:“殿下怎么看?”

正德歪著腦袋思忖了片刻接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臣子以禮侍奉君父,是恪守本分。以為此舉是諂媚的,多是小人奸佞。”

雖然小太子的這番對答不算完美,但也算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張天瑞十分滿意。

當今陛下在做太子時就顯露出了明君之相。而在張天瑞看來,本朝太子一樣有成為明君的可能。

謝慎心中則是暗暗嘖嘆。

他在讀史書時,就知道正德年幼聰穎,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這么一個好苗子可得愛護些,萬一又按照歷史的軌跡發展成為一個好逸惡勞的君王就太可惜了。

侍班東宮這四個字在有的人看來猶如萬鈞之石,但在謝慎看來東宮侍講也不過是一種職業罷了。

從文華殿侍講回來,謝慎照例和芊芊在府中撫琴聽曲,陶冶情操。

弘治朝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太大的變動,這既是指軍事,也是指政治。

沒有那么多烏七八糟的東西,人就可以靜下心來做一些實事,而不會掣肘。

侍班東宮,編修會典,再加上陪芊芊撫琴聽曲寫寫故事,謝慎的小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就來到了弘治十年。

這一年從一開始就十分不順,三月以來,京師、真定、寧夏、榆林、鎮番、靈州、太原、海豐等處便相繼地震,屯留最為嚴重。

這可嚇壞了弘治皇帝。

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地震是可以解讀出很多東西的,最直接的便是天子無德。

畢竟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老天爺發怒了,自然得做兒子的背鍋。

欽天監這種閑散機構這時候就派出了用場,一番對天意的解讀后,陳寫好的奏疏便遞到了宮中。

弘治皇帝看過欽天監對地震的解讀后長松了一口氣,只要不讓他下罪己詔就好。

三月二十二日,弘治皇帝在聽完經筵后,派遣貼身太監韋泰到內閣召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幾位閣臣到文華殿議事,

議事的主題自然不會對外宣揚,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天子針對最近頻發的地震,向閣臣們詢問意見。

制敕房、內閣、誥敕房都挨在一起,在文華殿南面。

天子下詔后,幾位閣臣立刻便動身前往文華殿議事。

與先帝成化天子很不一樣,弘治皇帝十分勤政,在這一點上簡直可以和工作狂魔太祖皇帝相媲美。文華殿作為給天子講經的場所,也時常會被用來召見臣子,當然因為距離的原因,天子通常只會召見閣臣。

地震過后,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撫民心。

天子要做的便是反省自己的言行,諸如有沒有失德的地方。而地方則要對稅賦進行一定的減免。這些都是套路,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行了,實在沒有什么難度。

卻說謝遷謝閣老在家中和兒子謝丕閑聊時,無意間將天子要外放謝慎到山西布政司潞安府的消息說了出去。

謝慎這日正自在翰林院品茶,聽聞謝丕來了,連忙叫人把好友迎了進來。

二人平日都要在衙門坐班,故而不太常來往,如果要聚那也是私下去聚。

謝慎頗有些好奇道:“怎么,丕賢弟竟然有工夫來翰林院,屠老大人那里不再盯著你了?”

謝丕猶豫了片刻還是壓低聲音道:“恭喜慎大哥了,你可能要升官了。”

升官可是個好彩頭,翰林修撰是正六品,這是狀元標配。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也是正六品,雖然極為清貴,但從品級上講確實沒有什么提升。難不成皇帝陛下看不下去了,要給他生個右諭德當當。

謝慎知道謝丕的老爹是圣眷正隆的閣臣,自然會有第一手的信息,這消息應該假不了。

“托丕賢弟吉言了,只是不知是什么官職?”

謝丕無奈道:“陛下似乎有想法將你外放,應該是山西那邊的。”

我靠!

謝慎險些喊出聲。這可著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啊。

大明一甲前三名的仕途軌跡都是定好的,那就是先在翰林院混資歷,再去東宮混資歷。混著混著就可以成內閣儲備干部了

這樣的工作又清閑又不容易犯錯,簡直是美不可言。

而那些二甲靠后和同進士出身的,則不得不去外放縣令、知州以熬資歷,能不能回京還是兩說,更別提進入大明朝廷中樞了。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寒門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