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首輔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首輔 >>寒門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子之威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4日  作者:一袖乾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一袖乾坤 | 寒門首輔 

弘治皇帝召見謝遷是在乾清宮東暖閣。

相較于外朝的冰冷,內廷尤其是乾清宮還是能夠讓弘治天子稍稍感受到一絲溫暖的。

弘治皇帝坐在雞翅木三圍羅漢床上閉目養神,聽侍奉太監李廣稟報說謝遷來了,便輕聲道了一個宣字。

假使這朝中文武官員,袞袞諸公還有人可以相信的話,那一定就是謝遷。

對這位打東宮起就侍奉在他身邊的老師弘治皇帝十分信任。

沒過多久,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講、內閣輔臣謝遷便入宮覲見。

他小心翼翼的繞過殿中作格擋的黃花梨鳥獸屏風,走到弘治皇帝身前推金山倒玉柱,行了臣子大禮。

弘治皇帝連忙起身虛扶起謝遷道:“這里不是外朝,先生不必行此大禮。”

謝遷卻是毅然道:“君臣之禮不可廢。”

弘治皇帝嘆息一聲道:“最近的事情先生恐怕也已經聽說了。朕著實不知該怎么辦了。”

謝遷早知道皇帝是為了王華的事情煩心,便沉聲道:“陛下乾綱獨斷,臣本不該多言,但此事蹊蹺,臣以為必定不是王日講授意所為。”

“京師都傳開了,不是他授意,難道這些奏疏都是自己堆到朕這里的嗎?朕就不明白,這滿朝文武就容不下朕養一個閑人嗎?”

弘治皇帝這話徹底把謝遷的話頭堵死了。

壽寧侯確實不像話,但再怎么不像話也就是一個混吃等死的外戚,并沒有過多的干涉朝廷政務,這其實是在文官集團的容忍范圍內的。

朝廷除了國庫還有內庫,弘治天子對壽寧侯的封賞也都是從內庫中來的。

近來這件事之所以會引起軒然大波,大概是因為壽寧侯在京畿四處圈地,強占土地所致。

謝遷不知道天子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糊涂,總之似乎天子不太希望看到言官對壽寧侯口誅筆伐,揪住不放。

“不能為陛下分憂,臣萬死!”

謝遷懊恨的搖了搖頭,長嘆一聲。

“不過臣篤定這件事不是王日講做的。”

“昨日朕也宣他來了,他倒好,拱了朕一肚子的火,還一副鐵骨錚錚的樣子。”

弘治皇帝無奈一笑,復又坐回雞翅木三圍羅漢床上,靠著炕幾道:“先生坐下說吧。”

“臣惶恐!”

謝遷作勢又要跪拜,弘治皇帝苦笑道:“這里沒有外人,先生不必推讓了。陪朕下幾盤棋也好。”

謝遷知道推脫不掉,便沉聲道:“臣逾越了。”

君臣二人難得的對坐在軟榻上,隔著一方炕幾一邊閑談一邊下棋。

如果此時負責記錄天子起居注的官員就在殿中,一定會吃驚的掉了下巴。

君臣禮儀重于天,在大明弘治朝,能夠受賜與天子對坐的怕也只有帝師謝遷了。

天子的心思顯然不在下棋上,他點了點放在炕幾上的一份奏疏,淡淡道:“先生看看這份奏疏罷。”

謝遷忙接過奏疏緩緩打開讀了起來。

“九重殿閣蔥蘢里,一氣風云吐納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這是一首律詩,進奏的人是新任翰林修撰謝慎。

“先生對這封奏疏怎么看?”

弘治皇帝雙指夾起一枚棋子緩緩放在一角,聲調陡然升起道:“朕以為他是在邀買人心。”

謝遷聽到這里冷汗直流。

這首詩的開篇倒沒有什么特別的,無非在贊頌天家威儀,可是這最后一句,明顯是在說王華老大人為了國家社稷傾盡所有,不該被懷疑忠心。這是在暗諷天子啊。

看不出這個謝慎年歲輕輕,竟然言辭這般犀利,膽識也確實驚人。

“朕自登大寶以來,無時無刻不以上古圣君為榜。先生教朕,要視蒼生萬民如胞親,朕時刻記在心上。”

稍頓了頓,弘治皇帝冷冷道:“天底下就王華一個忠臣?還是說朕為了庇護壽寧侯傷了臣子的忠心?”

弘治皇帝越說越氣,胸口急劇起伏。

“這廝是有才情的,但才情用不到地方。朕看翰林院的公務對他來說太清閑了,應該叫他外放去歷練一番!讓他好好看看大明的江山,看看朕治下的江山!”

皇帝多是自傲的,何況弘治這樣的明君。

在面對文官眾口鑠詞,步步緊逼對壽寧侯一通口誅筆伐后弘治皇帝終于忍將不住爆發了。

再脾氣好的君王也忍受不了臣子這般無理取鬧。

治國理政談何容易,這些言官只會盯著細枝末節全然不顧大局。

他們這樣一鬧,以為幫了王華,但對社稷有何益處?

尤其是這個謝慎,以為自己有幾分才情便可以指點江山,還強自作詩一首替王華出頭。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

他懂得什么是茍利國家生死以嗎,便是王華,都配不上這兩句詩。

“陛下,臣以為謝修撰是有些過于冒失,但不至于貶官。”

謝遷強自鼓起勇氣,向天子進言道。

事實上在來內閣當值前,謝慎和王家三郎曾登門拜見過他。

謝慎坦蕩的表示已經向天子寫了一封奏疏,要替王老大人陳情。

只是謝遷沒想到這個少年會用這樣一種犀利的方式來在天子面前相爭。

圣人云,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種絕決竟然讓謝慎血液沸騰,有了當年剛剛中狀元,立誓要致君堯舜上的豪情。

“朕也不過是說說罷了。”

弘治皇帝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神色中滿是落寞。

“這謝慎頗有幾分先生當年的氣性,果然余姚是人杰地靈啊。”

謝遷聽到這里直是大駭。

如果只是平日閑談,這句話自然沒什么。

但天子剛剛明明發了一通牢騷,在這種時候“夸耀”余姚人杰地靈,明顯就帶有了一絲不同的意味。

王華、謝慎、再加上他謝遷,恰恰都是余姚籍的狀元,還都集中在這二十來年中。

二十年間,一縣出了三名狀元,絕對是震鑠古今的事件。

方才皇帝問謝遷對于此事的看法,莫不是就在試探,看看余姚臣子有無結幫之勢?

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恐怕在皇帝看來他們這三位余姚狀元是串通一氣了吧?

(未完待續。)

閱讀更多小說請返回樂讀窩首頁,永久地址:


上一章  |  寒門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