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首輔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寒門首輔 >>寒門首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轉折點的鄉試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4日  作者:一袖乾坤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一袖乾坤 | 寒門首輔 
樂文



類別:科幻游戲

作者:一袖乾坤書名:

人都是有惰性的,越是舒適安逸的環境越能讓人放松懈怠下來。

常言道溫柔鄉是英雄冢,說的便是此理。

而作為一個志在舉業的讀書人自然需要以嚴苛的標準要求自己,至少在功成名就之前應該如此。

故而這臨考前的一個月謝慎基本是在溫書中度過的,面對王守文的盛情相邀,謝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吾輩讀書人當志存高遠,豈可整日想那些歌姬伶人!而在這時王守文往往會翻一記白眼,然后兀自出去尋歡。

這是二人的出身所決定的。王守文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即便考不中進士或者舉人也可以優渥的過一輩子,最差不過混吃等死。

可謝慎卻是寒門出身,自然要努力奮斗,留給他的晉升階梯就那么一條,若是再不拼命就會泯然眾人如方仲永之輩矣。

當然其間他也去找過一次寧員外,將自己的想法和寧益說了清楚。寧益也表示會尊重謝慎的選擇,結果皆大歡喜。

時光飛逝,轉眼間就到了鄉試的日子。

謝慎早已在考前去貢院踩過點,故而一大早起來先是不慌不忙的洗漱,接著用了些干餅子充饑。

之所以沒有喝粥是因為鄉試的考試強度很大,每場都要考一整日。

雖然按照謝慎的實力很可能會提前做完文章,但按照規定他也不能提前交卷,必須等到考試結束吏人鳴鑼才能離開號舍。

這當然有些不合情理但也不是謝慎能夠改變的,只能選擇接受這個游戲規則。

在號舍中待上一天,方便問題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故而謝慎才會選擇只吃餅子充饑,而盡量不食粥類。

在小書童陳虎兒的陪伴下謝慎和好友王守文、謝丕一起離開平安坊的宅子,朝青云街所在的貢院而去。

要說杭州貢院的規模,那可以算的上宏大了。

謝慎雖然先前并沒有進去過,但遠觀下也感覺比府試、縣試的場地大了不少。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畢竟府試、縣試的場地都是臨時搭建起來的,且只需要容納本縣本府考生,最多不過幾百上千人。

可鄉試卻不同了,它需要容納一省生員同場考試,人數近萬,很難臨時搭設場地。

故而貢院的建立就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換句話說,貢院的唯一功用就是作為鄉試的考場。

鄉試三年一考,這就是說絕大部分時間貢院是荒著的。又因為杭州府氣候濕潤,故而貢院常常會長滿青苔雜草,乍一看去甚是荒涼。

這還算好的,最可怕的是貢院不但荒蕪,還會有毒蛇出沒,這可是危及考生性命的事情,負責鄉試的考官不敢大意往往會在鄉試當年的四月對貢院進行整修,一來是修理一些漏了的號舍棚頂,一來是除草捉蛇。

這聽起來有些滑稽,不過卻是每次鄉試前必演的大戲。

謝慎和王守文、謝丕來到貢院前,見人山人海頗是慨嘆。

他曾讀過一份史料,說萬歷年間杭州貢院可以容納上萬人同時考試,當時他還覺得有些夸張,但現在看來卻是他見識淺薄了。

王守文嘿了一聲道:“慎賢弟,如此壯觀場面,我之前還從未見過。聽說鄉試百取其一,不知這次愚兄能否中舉。”

謝慎翻了一記白眼,心道你考前把工夫都花在了喝花酒上不去溫書,現在又來擔心考試了。

“守文兄不必擔心,我看你近來氣運不錯,應該是能中舉的罷。”

這下輪到王守文翻白眼了。

“慎賢弟你這是什么話,氣運的鬼話也能信?”

謝慎淡淡道:“如何不能信。守文兄可還記得那日西湖蘇堤旁的算命道士?”

王守文微微一愣,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謝慎接著說道:“他說我命中會有桃花劫,接著我就遇到了徐侍郎的千金。”

王守文:“”

一旁的謝丕尷尬的咳嗽一聲道:“兩位哥哥莫要閑談了,前面開始列隊進貢院了。”

謝慎這便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好。

由于參加鄉試的考生人數實在太多,故而必須很早就開始排隊進場。

謝慎從小書童陳虎兒手中接過考籃,便和王、謝二人加入了侯考大軍。

聽說這次鄉試的主考官是當朝鴻臚寺少卿季安,是陛下欽點的人選。

這位季少卿雖然只是不惑之年但學識淵博,任浙省主考最為合適。

而副主考自然便是浙省學官陳方垠陳老大人。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學官畢竟督導一省學政,很可能和地方產生特殊的聯系。如果讓學官擔任鄉試主考,難免會讓人懷疑會不會出現科場舞弊的情況。

但如果主考官是考前臨時從京中派遣來的,學政擔任副主考,那么流言便會不攻自破,于提學官陳方垠也是一種保護。

畢竟對于一個官員,尤其是學官這種相對清流的官員來說名聲就是升遷所憑恃的最大資本。如果名聲臭了,那再想往上爬幾乎就不可能了。

至于同考官,則是直接從各州縣教官中抽調的。這些同考官也就是俗稱的閱卷官,是干苦力的,他們批閱的文章考卷還會呈遞給主考、副主考審閱拍板,俗稱拍腦袋。

他們只能決定哪個考生可以上榜,但至于具體的名次,卻只能由主考、副主考共同商議得出。

如果遇到強勢不講道理的主考,甚至可以直接把同考官報上的考生除名,同理亦可以將漏選考生直接點上榜。

不過通常情況下主考官和同考官會有一種默契,雙方恪盡職守為朝廷選賢納才。

同考官都是各州縣教官中的佼佼者,都是學術大拿,業務水平自然沒問題,又因為是各州縣平均抽調,那么就會相對的公正。

鄉試已經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正性,接下來就要看考生自己的發揮了。

轉眼間就輪到謝慎進貢院了。

鄉試不論是嚴格程度還是考試難度都是科舉中最困難的一場,挨過去了就會一路坦途。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寒門首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