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392章 【田疇出使鮮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2章 【田疇出使鮮卑】

第392章 【田疇出使鮮卑】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20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正文第392章田疇出使鮮卑

當然,這三大部落里面,魏延重點要打擊的便是拓跋推寅,因為西部的鮮卑部落里面,只有這個拓跋部落在百年后的五胡亂華中成了氣候,建立了國家。

這個拓跋推演又稱拓跋鄰,因為繼承祖先拓跋推寅南遷的政策,一直被族人也稱為“推寅”,史稱第二推寅,他與兒子拓跋詰汾一起把拓跋鮮卑人自呼倫貝爾草原帶到河套,并加入了檀石槐強大的鮮卑聯盟,還成為西部諸大人之一,從此開啟了拓跋鮮卑人的盛樂時代。

拓跋詰汾的兒子拓跋力微,依靠沒鹿回部大人竇賓的幫助強大起來,拓跋力微的兒子拓跋猗盧在公元313年建城盛樂,以為北都,公元346年,拓跋力微的重孫拓跋什翼犍再一次移都于云中盛樂宮,次年,又南遷新盛樂城,前秦苻堅滅亡了這個拓跋鮮卑人的國家。十年后的公元386年,拓跋珪乘前秦淝水大戰后敗亡之機,在牛川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建立年號登國,不久改稱魏王,建立日后盛極一時的北魏帝國。公元398年,拓跋珪建都平城山西大同市),次年稱帝,完成了拓跋鮮卑征服北中國的第一步。

那個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正是拓跋推演的后人,連同后世的西夏人李元昊、李自成都是他的后裔,李自成又名拓拔弘基。

想誅滅這些亂臣賊子,必先滅拓跋推演。

八萬大軍整裝待發。

魏延騎著高高的烏騅馬上,仰頭往碧藍的天空望去:“正是用兵的最佳時機。”

五胡亂華,鮮卑慕容氏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建立西秦;禿發氏建立南涼;拓跋氏先建代國,后改魏,統一北部中國,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后,鮮卑化漢人高氏與鮮卑化匈奴人宇文氏分別建立北齊、北周,另有出自慕容氏的吐谷渾遷到青海統治羌人,直到唐初才為吐蕃所滅。鮮卑人對大漢民族的荼毒,應是五胡之首。

魏延的心情無比地凝重,眼睛里一絲殺氣若隱若現,這是魏延極力控制自己的殺戮戾氣,如果不極力控制,恐怕數年之后,漠北草原將成為人間地獄。

他心里很清楚,真正的報仇雪恨,并不是**毀滅,而是把仇人俘虜過來,成為自己的奴役,終此一生甚至祖祖輩輩為我們賣命,簡單的**毀滅,實在是太便宜他們了。

魏延并不輕視鮮卑人,他知道雖然鮮卑人文化極其落后,現在連自己的文字也沒有,但他們有蒙古草原狼一樣兇猛的性格和智慧的頭腦,具有超凡的軍事才能,是五胡中最卓絕的一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用了不到十年時間,依靠兇猛的鮮卑騎兵,統一了北部中國,在中國歷史西周以后,開創了第一個由草原民族建立的強悍有作為的朝代。這樣殘暴而不失狡猾的民族,跟之后成吉思汗的蒙古族、努爾哈赤的女真族一樣,都是需要慎重對待的。

魏延心里暗暗發誓,終此一生,必滅鮮卑,把鮮卑人全部變成大漢民族的奴隸。

魏延檢閱了一遍即將出陣的八萬人馬。

馬上騎兵皆身著光明鎧,光明鎧最顯著的特點是胸前、背后橢圓形甲板,正好護裝心后背,這種甲板經過打磨,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鏡子,而漢代鏡子上常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的話語,所以魏延順勢將其命名為光明鎧。

魏延之所以取名為光明鎧,就是想把它跟那個盛行于鮮卑混血種李淵李世民父子的唐朝明光鎧相區別開來,光明鎧更像是一種西式板甲。

最近幾個月里,魏延在技術革新上沒有閑著,馬鈞及許多鐵匠,遵從魏延的指導,成功地開發出高爐煉鐵技術,他們造出了被魏延認可的高爐,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石灰石,從位于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鐵礦石中不還原的雜質和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渣口排出,產生的煤氣從爐頂導出,經除塵后,作為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等的燃料。

依照現代的技術,沒做出焦炭,魏延便勉為其難地把焦炭換成精煤,雖然這樣產生的鐵含的雜質多,卻也聊勝于無,高爐技術的關鍵點是使得燃燒溫度上升,使得鑄造鐵出現了,鐵產量大增。

鐵產量上去以后,經過魏延建議而建造起來的水力鍛造機鍛造,壓制成了適合貼附在人體的鐵板,再進行打磨,穿到人身上的時候,兩塊鐵板通過鐵鉚釘扣在一起,非常堅固結實。

因為不論是騎兵還是步兵,受到攻擊最頻繁的地方都是上半身,所以沒有必要像西方貴族騎士那樣全身披掛得密不透風,只需要護裝心后背,然后帶個有面罩的鐵盔,至于四肢都裹上皮套即可,若是四肢都像西方騎士那樣用上板甲,會極大影響靈活性和戰斗效率,反而得不償失。

魏延主意定下來以后,便在幾個大型鐵礦附近的城池里建造了上百座高爐,高爐旁邊便是軍工場,軍工籌嚴苛執行魏延所說的標準化作業,剛開始效率很慢,但一旦推行了嚴格的標準化后,生產質量穩定下來,速度也逐漸提了上來。

魏延在這幾個月里從世家大族那里賺了很多錢,他在軍工上投入了二十多億錢,這么多錢投入進去,有上萬名工匠都在沒日沒夜地為魏軍打造兵器、盔甲,終于在魏延橫掃河套之前做出了兩萬套光明鎧,魏延便全部裝備在精銳騎兵身上。

軍工籌沒有再繼續做鎖甲了,也沒有做鱗甲、札甲。

因為魏延發現無論是鎖子甲還是鱗甲、札甲,不論是鎖甲還是鱗甲,都很難有效避免弓弩的傷害,畢竟還是有孔洞,孔洞越大,越難以有效避免,但板甲卻不僅能有效避免刀槍的傷害,更能避免弓弩箭矢的傷害,因為板甲畢竟是一個整體鑄造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加工效率,鎖甲、鱗甲的喧圈、甲片等零件都太小,加工極其繁瑣,不僅耗費人力,而且也難以加工強化,特別是鎖甲,鐵環越細欣護性能越好,每個鐵環都要焊接相連,工作量可想而知,工序麻煩所以造價也相對昂貴,而且西式板甲純屬鑄造鍛造后打磨,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工,煉鐵技術提高后造價也跟著降了下來,而且板甲稍作改良后,其防護力和同等重量下帶給士兵的靈活性為其他鐵甲所不及,而且還提供了冷熱加工的更加便利的條件。

光明鎧打磨后,在陽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如果能夠瘍好戰斗的反應,迎著太陽戰斗,必能帶給敵人很大的視覺阻礙,從而增加勝率。

光明鎧只是身體的一塊防護,除此之外,騎兵們都裝有牛皮制造的護臂、護肩、護膝、護腿。

魏延通過跟各種騎兵的戰斗,越加確認了重裝騎兵的無用。

雖然他知道鮮卑騎兵是南北朝時期最愛用重裝騎兵的,魏延也無意搞出一堆鐵疙瘩對付鮮卑騎兵。

在魏延心目中,蒙古騎兵的戰法才是騎兵的最高技戰術的表現,機動性靈活性遠優于沖擊性。

魏延八萬大軍分成四路,偃旗息鼓,往河套進發。

到達太原郡晉陽城之后,魏延收到了前方使者賈詡、田疇的回報。

賈詡作為涼州武威人,跟羌胡人打過交道,他這次前去北地郡、武威郡等羌胡人盤踞的地方,拜見了幾個羌胡大部落的頭領,傳達了魏延聯盟的意圖。

那些羌胡部落統領們本來以為魏延要他們出兵一起對付鮮卑,都很猶豫,因為他們不想得罪強大的鮮卑人,雖然檀石槐死了,鮮卑分成了三股,但瘦的駱駝比馬大,若是他們出兵支持了魏延,魏延戰勝后退兵回到司州,鮮卑人轉過來對付的就是他們了。

賈詡看出他們的疑惑,一臉淡然地笑道:“我家大將軍要求不高,只要我們大軍對付鮮卑時,貴部落能夠不插手,不接受鮮卑人的求援,我們從鮮卑人那里繳獲的馬羊會分給你們一部分,并且會在北地郡富平城開發市場,與你們平等交易。”

這些羌胡人跟漢人打了近百年的戰爭,對漢人提防的很,聽魏延這樣慷慨,他們反而生了疑心:“萬一你們搞的是各個擊破呢,你們打敗了鮮卑人,就來對付我們羌人,我們羌人沒有那么傻!”

賈詡朗聲笑道:“你們多慮了,我家主公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鮮卑人……”

那些羌人還是不放心,非要賈詡立下盟約不可,賈詡考慮再三,最后迫于無奈簽下了盟約,約定魏延永不侵犯羌人的地盤。

賈詡一邊簽一邊在心里冷笑道:“我家主公說過,與朋友的約定要遵守,跟敵人的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

田疇年紀雖輕,但在北方邊境素有威望,跟鮮卑人打過交道,他這次去拜訪的是鮮卑人現任單于魁頭。

魁頭是檀石槐的孫子,但他沒有檀石槐的威望,只有中部的鮮卑人聽從他的號令,而西部鮮卑根本不把他當根蔥,他為此曾苦惱了許久,現在他終于等到了一個在鮮卑大聯盟里樹立威望的機會。

田疇帶著一支車隊,盛放了許多金銀珠北羅綢緞,甚至還有數量驚人的神仙丹、忘憂丹,直奔大興安嶺南麓鮮卑山的鮮卑王庭。

一路都是草原,又沒有陰雨天氣,行走極快,二十多天就到達了鮮卑王庭。

雖說是鮮卑王庭,卻連中土的一個縣城都不如,石頭砌成的矮小城池,鮮卑人還是不習慣居卓屋,城內堆滿了帳篷,看起來十分可笑。

田疇在距離匈奴王庭二十里地才被發現,可見鮮卑人有多么輕視漢人,他們以為漢人在過去幾年的戰爭中每次敗北必定不敢輕塞們的王庭,就根本不做提防。

一支鮮卑千人隊將田疇的車隊攔下,彎弓搭箭瞄準田疇一行人,大聲呼喊,田疇就是在邊境長大的,通曉鮮卑話,他聽得出這些鮮卑騎兵師問他們干什么的,田疇便昂首挺胸,用鮮卑話大聲回道:“我乃大漢使者,代表大漢天子前來面見你家大單于!”

那些鮮卑騎兵聽了田疇的話,都大吃一驚,自從檀石槐在十三年前大敗大漢的三路大軍之后,大漢與鮮卑的關系便一直是勢同水火,從未有過正式的談判。

為首的鮮卑將領喝問道:“你乃是什么官職?”

田疇說道:“我乃太仆丞(魏延為他請封的)、平南將軍麾下司牧從事田疇。”

那個鮮卑將領嘿嘿一笑道:“那你們是聽劉協的話呢,還是聽魏延的話呢?”

田疇冷冷地看著這個鮮卑將領:“平南將軍乃是天子欽命的,平南將軍自然是聽天子的圣旨行事,在下聽命于平南將軍,自然也聽命于當今圣上。敢問閣下高姓大名,竟然對我大漢天子對平南將軍如此不敬,竟敢直呼名諱,不怕惹怒我大漢朝廷,傾國之力滅你鮮卑!”

那個鮮卑將領的鼻子彎彎勾得很厲害,再加上他淺藍色的眼神帶著濃重的陰森,看起來就像一個準備覓食的禿鷹:“我乃魁頭大單于之弟,右賢王步度根是也,你又是何人,竟敢恫嚇本王。”

田疇冷笑道:“我乃大漢朝廷欽命的太仆丞田疇,奉天子圣旨和平南將軍軍令,特來與你家大單于商議盟約之事前經常聽人說魁頭、步度根兄弟英雄了得,卓見非凡,現在一看,不過爾爾。”

被田疇一陣奚落,換做尋常鮮卑人早就勃然大怒,可步度根生性陰沉狡黠,他不怒反笑道:“田疇,本王不跟你在這里白費口舌,這就帶你去見我家大單于,要是我家大單于不愿跟你們會盟,哼,那我們就還是敵人,到時候你就別想回去了!”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