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345章 【白波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5章 【白波谷】

第345章 【白波谷】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18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345章白波谷

作者:常歡歡分類:

劉豹這才放心讓麾下騎兵穿過通天山的山間小道,但小心翼翼慣的他還是先讓其他部落的騎兵先行出發,待那些部落的騎兵走過一半山道還沒有任何異常,他才帶著麾下兩千騎兵和郭援的人馬踏上這條通天山道。

劉豹和郭援剛剛走到山道中間,突然感到原本晴朗的天空在一瞬間陰沉下來。

劉豹抬頭一看,伴隨著尖利的破空聲,烏壓壓的箭雨,遮天蓋地,傾瀉下來。

劉豹大叫一聲,翻身下馬,把身子藏在馬腹里。

有些反應機敏的騎兵也都趕緊把自己的身子藏在馬腹下。

鋪天蓋地的箭雨將來不及躲避的騎兵和那些粗壯的戰馬全都射成了蜂窩狀。

郭援本來自恃武功,騎在馬上,揮動大刀,撥打密集而來的箭羽,可他麾下的戰馬被一支流箭射中,轟然倒地。

郭援措不及防,摔下馬去,身上也在瞬間噗嗤噗嗤挨了兩箭,還好都沒有射中要害。

郭援和劉豹想要還擊,抬頭望山上看去,發現那兩側山坡上冒出的弓箭手,全都頭戴草環,臉上戰袍上都涂成草綠色,躲在蒼松翠柏之間,還真是不好分辨。

郭援和劉豹無奈地互相對視了一下,還是趕緊撤吧。

兩人在匈奴精兵和袁軍猛士的保護下,依托著轟然倒地的馬匹和山道兩側的灌木遮蔽,彎著腰,大步流星,沿著崎嶇的山路,向前逃去。

兩側山坡上的弓箭手緊追不舍,一邊追趕,一邊往下放箭,那些弓箭手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箭法也不遜于這些匈奴騎兵,自上而下肆意地發射著。

郭援和劉豹身邊不斷有士卒一聲悶哼,中箭倒地。

郭援和劉豹不敢停留,一路小跑,疾步通過了五里多長的山道。

前面豁然開朗,是一大片平地,那些叢林弓箭手并未下山追擊,反而轉身往其他山峰跑去。

郭援和劉豹恨恨地望著那些叢林弓箭手遠去的背影,剛才的伏擊讓他們損失了一千一百多匈奴精騎和九百多袁軍,這還是因為那股叢林弓箭手只有一千多人的緣故,若是有一萬多人的話,他們這些人馬非要交代在這里。

可是他們卻不能派兵追擊這些叢林弓箭手,因為劉豹的匈奴精騎和郭援的袁軍多是精銳騎兵,在馬上是英雄,下了馬嘛,以他們騎馬日久而造就成的羅圈腿,去翻山越嶺追擊這些弓箭手,根本是以卵擊石,還是莫要自取其辱了。

劉豹皺著眉頭想了一下,疑惑地自言自語道:“在并州這一帶的山林中奔走如飛的軍隊,莫過于張燕的黑山軍,看剛才那群弓箭手的裝束雖然跟往昔的黑山軍大不相同,但他們作戰的方式甚為相似,難道說張燕已經投靠了魏延?”

郭援聞言大驚:“什么,張燕投靠了魏延?!不可能啊。”

劉豹搖搖頭:“你們能和我們合作,那魏延也有可能和張燕合作啊!”

其實,魏延確實派人去找張燕合作了,但張燕現在正在配合公孫瓚對付袁紹,沒有余力來策應魏延。

魏延來之前,已經讓廖化帶著一萬山地戰兵前來參與伏擊。

早先義陽新城附近四面環山,步兵經過一年多的實戰或實戰訓練,變成通曉山地作戰的精兵。

劉豹和郭援吸取了剛才的教訓,在通過隨后的一個山谷時,他們把親信士卒放在中間,其他部落騎兵放在兩端,前軍中軍爭先恐后地通過那個山谷,殿后的匈奴騎兵們怕被伏擊,便爭先恐后地向前奔跑,山谷里擠成一團。

就在這時,廖化的另外一支一千多人的弓箭兵沖出,痛痛快快地拋射下幾千只箭羽,讓匈奴騎兵損失了四千多人。

廖化這部弓箭兵射完箭囊里的箭羽,就又沒入山林。

從通天山到白波谷的兩百里的路程上,每經過一個山谷或一片山林,劉豹和郭援必定會受到廖化弓箭兵的箭雨問候,劉豹和郭援最后忍無可忍,什么都不管,讓騎兵下馬潛入山林去追趕,那些羅圈腿腳步蹣跚地翻山越嶺,結果連魏軍一根毛都抓不到,前去追趕的騎兵們又被白白射死了好多。

就這樣,廖化受魏延的軍令,帶著一萬山地戰兵,分散到通天山到白波谷的連綿群山中,伺機襲擾劉豹和郭援的人馬。

他們仗著他們翻山越嶺如履平地,通曉山地作戰,把劉豹和郭援所部玩得團團轉,等這些匈奴騎兵到達白波谷的外圍時,已經被射死了一萬四千多人,被射傷不能馬上投入戰斗的有七千多人。

劉豹能夠拿出來對付魏延魏軍的人馬已經不足五萬人,而且都是疲憊之師。

白波谷,是汾水的舊河道,在很久很久之前,汾水是向西匯入黃河的,流經臨汾的時候,經過白波谷,不知是什么時候,汾水突然改道,一直向南匯入黃河,不再流經白波谷,白波谷便荒廢下來。

過去的汾水很寬闊,作為汾水的舊河道,白波谷也很寬廣,呈現出一個葫蘆形,兩頭窄,中間寬,兩頭的距離約有三十多里,中間最寬的地方也有三里多,經過汾水數萬年的沖刷,白波谷四周都是壁立千仞的懸崖,很難攀越上去也很難攀爬下去,只有兩頭能夠進人,而這兩頭無比窄狹,稍作修筑,便成了一人當關萬夫莫開的險關,而且這個河谷兩頭草木茂盛,遮天蔽日,尋常人很難發現這個隱秘的所在。

當初郭太、韓暹、楊奉、胡才、李樂等人追隨張角在冀州造反失敗以后,被官軍四處追殺,無意之間逃到這里,發現者白波谷真是一個藏匿發展的寶地,便把河谷兩端稍作修葺,設立關隘,然后四處招攬黃巾余黨和流民,積蓄了四年多,招攬了二十多萬人,聲勢大振,不敢直接打出黃巾的旗號,便以白波谷為號,號稱白波軍,被世人稱之為白波賊。

黃巾混得最好的就是這一波,因為實力強大,董卓西遷長安后,在政治上承認了他們的合法性,對其進行了拉攏。董卓敗亡后,漢獻帝東歸,擔當護衛的,主力就是白波賊,比如楊奉就是白波帥之一。獻帝走到黃河邊準備北渡,楊奉聯系了白波帥李樂、韓暹、胡才等人前來救駕,他們打敗李傕等人,才保全獻帝。漢獻帝封三人為征東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楊奉、董承一起執政。

后來楊奉、韓暹被魏延擊敗,擒獲后,交給曹操處死。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