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254章 【玉璽有乾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4章 【玉璽有乾坤?】

第254章 【玉璽有乾坤?】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2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254章玉璽有乾坤?

第254章玉璽有乾坤?

徐璆驚問道:“你如何知道我拿了傳國玉璽?”

魏延冷喝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我大軍控制下的壽春,你還想渾水摸魚,當我十萬大軍全都是瞎子不成!”

尼瑪,還真的都是瞎子,或者因為徐璆從符寶郎那里奪取傳國玉璽時大軍還剛入城,要不是碰巧紀靈舉薦徐璆,魏延還真發現不了,還真以為是袁術拿走了!

徐璆卻以為真的是被魏軍將士發現了,當時就硬著脖子:“我不是私藏玉璽,我是要去許都奉獻天子!”

魏延臉色一沉:“袁術制作龍袍、私設百官、大興土木,稱帝之心昭然若揭,你為他效力,便是偽官,偽官說將玉璽獻于天子,誰會相信!左右,把他拿下!”

紀靈連忙上前:“主公,且聽末將稟告,徐璆只是被袁術羈押于此,并未歸降袁術,袁術本欲授予三公之位給予徐璆,徐璆寧死不從,袁術不敢逼迫!”

魏延臉色稍緩:“若是如此,徐璆你不過一個羈押在野之人,無知無權,你有何資格來進獻玉璽,還是交由魏某,魏某乃朝廷任命的平南將軍,將玉璽交給天子,責無旁貸!”

徐璆本來還想通過進獻玉璽來免除深陷袁術之下的罪名并且能加官進爵,卻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個時代的人們應該更愿意接受半路殺出一個燕人張飛),魏延要搶奪他的功勞,不由得糾結萬分。

魏延看到他如此模樣,臉色一沉:“徐璆徐孟玉,還不交出玉璽?莫非要本將軍開罪你不成?”

徐璆這些日子自然聽過魏延的大名,魏延的風格跟袁術完全不同。

袁術是世家大族出身,跟大部分世家子弟出身的諸侯一樣,尊奉世家人物,視黎民百姓如草芥,所以他看在徐璆的出身和聲望,就算徐璆一直沒有歸附他,他也只是把徐璆軟禁而不敢加害。

魏延是寒門庶族出身,愛民如子,仁義無雙,極為愛護黎民百姓,卻對世家人物殊無好感,短短一年,便屠了數十家世家大族,將世家家主的男性家屬盡皆閹割挖礦,女性家屬則逼為娼妓,其手段之狠辣,無人能望其項背。

簡單一句話,魏延惹不起。

徐璆不是尋死的傻瓜,他不敢像對袁術那樣對魏延,便顫聲說道:“在下也有尺寸之功,還請將軍莫要抹煞!”

魏延頓時明白了,徐璆是怕自己把收回玉璽所有的功勞都據為己有,便朗聲笑道:“你的功勞,我自然會在奏章中一一說明,天子封賞加官進爵,自然少不得你的。現在,把玉璽交給我!”

徐璆忽然想到一事,連忙問道:“魏將軍,你若得到傳國玉璽,若像孫堅、袁術之輩,那該如何是好?”

魏延朗聲大笑:“我沒有孫堅、袁術那般傻,懷璧其罪的道理,我還是懂的。我區區三郡之地,又能如何,只能轉交天子,雖然天子被曹操挾持,卻也無法,只能上交許都!”

徐璆看魏延說得坦誠,便從他隨身攜帶的小箱子里面,拿出一個黃色錦囊,錦囊里面,有一個朱紅色小匣,用金鎖鎖著,金鎖打開,只見里面有顆印璽,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壽永昌。”跟演義上描寫的一般無二。

魏延將玉璽捧在手里,細細看著,卻見玉璽四周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線(代表大海)、雙邊(內邊線較細、外邊線較粗),據說傳國玉璽整個圖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現雙龍。

魏延不太確定,這到底是真品,還是贗品,便讓種子神器精靈空空來鑒定,畢竟在空空看來,萬物皆有種子,都是可以鑒定真偽的。

空空在魏延的腦海里說道:“主公,經過鑒定,這確實是和氏璧刻成的傳國玉璽,上面確實是李斯用小篆篆刻的字。”

魏延看著這個玉璽,心里波浪起伏,以后誰再說自己命運多舛,魏延就想吐他一臉,尼瑪你有傳國玉璽命運多舛啊!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趙,得和氏璧,后統一天下,嬴政稱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傳國玉璽,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含義是:既然我順受天命,當了皇帝;就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

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八年后,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傳國玉璽復歸秦。

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嬰跪捧玉璽獻于咸陽道左,秦亡,傳國璽得歸劉漢。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劉嬰年幼,璽藏于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堂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擲璽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這就是“傍缺一角,以黃金鑲之”的由來。

及莽兵敗被殺,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于更始帝劉玄,更始帝劉玄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國璽易主劉盆子,后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于漢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年,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盡之宮女頸上系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于妻吳氏處,后袁術拘吳氏,奪璽。

事實上,不是孫策拿玉璽換兵馬,而是袁術把孫策的媽媽關起來,逼迫她交出玉璽,嚴格地說,羅貫中不但尊劉抑曹,還為了孫吳鼓吹樂一番。

再后來,傳國玉璽依然是幾番失落,幾番尋回,不必細表。

本來魏延只是把這玩意當成石頭,尋思著該拿去陰一下誰呢,卻萬萬沒想到,這個時候,空空突然在他腦海里說道:“主公,傳國玉璽內有乾坤,請留下!”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