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186章 【不知柴米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 【不知柴米貴】

第186章 【不知柴米貴】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3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186章不知柴米貴

第186章不知柴米貴

作品:

作者:常歡歡

南陽的新兵編練三個月后,便到了建安二年,也就是197年。

這一年的大年除夕,宛城何家,張燈結彩,歡度新年,熱鬧非凡。

何家現在的家主何躍是何太后、何苗的親弟弟,是何進同父異母的弟弟,89年十常侍之亂那一年,他留在南陽老家,沒有去京城,反而得以活命。

雖然這一家陸續死了何進、何苗、何太后,在朝廷上再也沒有任何影響力,但何家在地方上依然是一霸,擁有三萬多雇農奴仆、兩千多家丁,不管任何一方勢力過來,都不敢輕易攻打他們的塢堡,所以他們也從來不給任何一方面子,不論是袁術、劉表、張繡,還是現在的魏延,統統都沒有被他們何家放在眼里。

這個時候,數百個白色影子悄悄靠近。

朔風漸起,越發寒冷,天空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鵝毛大雪。

塢堡城墻上的家丁紛紛縮回到城樓里面躲避風雪。

那數百個白色影子悄悄地靠近護城河,從護城河堅硬的冰面滑過。

這漫山遍野全是雪,那些身披白袍的人影并沒有被那些家丁察覺。

那些人影來到城墻下方,扔出飛爪,然后攀援而上,他們身形異常靈巧,猶若猿猴一般。

他們來到城墻上,用極快的速度,把守衛全都干掉。

此時,一大群騎兵,身披白袍,人銜枚,馬裹蹄,悄悄靠近塢堡。

四百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守門家丁全都斬殺。

四千六百精騎雪夜奇襲,拿下何家塢堡。

何躍臃腫肥胖的身體被剁成肉泥,被那些對他恨之入骨的佃農們當成餃子餡吃了。

除夕這個血夜,對于何家這個皇親國戚而言,是血夜。

自此之后,南陽何家跟他們父親何真殺過的那些豬狗一樣,全都成了泥土。

何家的良田分給佃農,何家的店鋪賣給其他世家,何家的家產,一半獎勵給雪夜奔襲的將士,一半留做軍資。

如此這般,建安二年的第一個月,南陽郡那二十幾個不尊魏延號令的世家,紛紛遭遇如何家一樣的厄運。

魏延以他們跟劉表、曹操有勾結為理由,悍然下手,以秋風掃落葉的勢頭,以閃電戰的節奏,把他們盡數鏟除。

其他的世家沒有反對,因為魏延會把那二十幾個世家的利益跟他們分潤,良田撥給他們一部分,商鋪賣給他們,他們幾乎沒有動一兵一卒,只是出動了兩成青壯,便得到很多利益,自然不會說什么。

可他們并不知道,魏延長遠的圖謀,他們更不知道,后世那段令人振聾發聵的演講:“在德國,當他們(納粹)把魔掌伸向偉光正黨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偉光正黨人;當他們把魔掌伸向猶太人時,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當他們把魔掌伸向天主教徒的時候,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他們把魔掌伸向了我,這時,已經沒有任何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魏延就是想像后世的希特勒一樣,一點點兒地剪除異己。

這幾個月,魏延借口某些世家跟劉表、曹操有勾結,把那些世家滅了,再過一段時間,魏延再借口某些世家跟稱帝的袁術有勾結,把那些世家滅了,漸漸地,世家越來越少,而能交稅的自耕農會越來越多。

隨后,魏鐵的摸金大軍出動,把何家等世家的祖墳全都盜了,里面的金銀財寶一掃而空。

魏延的財政危機瞬間得到解決,于是,他又開始大肆獎賞有功之臣。

在所有諸侯里面,就屬魏延的軍心士氣最旺盛,不只是魏延麾下參軍會洗腦,更因為,魏延出手大方,他制定的糧餉標準都遠超其他諸侯,甚至遠超曹操,而且,每次劫掠世家,都拿出一半來獎勵三軍。

他這種辦法,短時間能刺激到將士的士氣斗志,但長久下去,當然不是長久之計,錢袋子受不了。

終于有一天,李嚴、鄧芝、胡濟、董厥等負責財務的官員忍無可忍,一起前來勸諫魏延。

鄧芝性格剛直,直言不諱地說道:“主公,賞罰分明自然是要的,但主公現在如此濫賞,竊為不取。”

李嚴也說道:“為君之道,何以為明?功不濫賞,罪不濫刑;讜言則聽,諂言不聽;王至是然,可為明焉。現在主公其他都好,唯有一點,濫賞,不可不止!”

他們兩個人疾言厲色的,把魏延弄得一頭霧水,忙問:“我哪里濫賞了?”

胡濟說道:“三軍將士此番擊敗那些敵對世家,戰功平平,卻如此濫賞,屬下恐怕將士胃口被主公養刁了,隨便一個小功就要求主公給予大賞。

主公大業未成,需要花費之處甚多。現在一匹戰馬兩萬錢到十萬錢,一把劍要七百到九百錢,一把刀要六百到八百錢,一把弓要五百到六百錢,一把弩要兩千到兩萬錢,一支弓箭要十錢,一只弩箭要九錢,一套盔甲要七千錢到八千錢,一套馬甲要七千錢到九千錢……而主公從那些豪強處所得錢財多半賞給將士,輪到買戰馬、打造兵器盔甲卻沒錢了,這豈非濫賞無度?”

董厥補充道:“主公,您從未親自管過軍需物資,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雖然馬匹兵器盔甲都不便宜,但跟人比起來,還不算最費錢的。每個士卒每年至少耗糧二十石(這時一石糧食,約為后世四十市斤),按照現在的市價差不多要四千錢,每個士卒每年消耗的食鹽也要花費三百錢,每個士卒衣物損耗每年也要三千錢,說起軍餉,每個士卒每年至少要發八千錢,每當一個士卒戰死,他的安葬費至少要三千錢,每個將領戰死的撫恤金要十萬錢到一百萬錢不等。戰馬不能光吃草,要喂精糧,每匹馬一年都要吃掉四十石糧食,折合為八千錢。主公還要屯田去購買耕牛,而現在耕牛稀缺,一頭耕牛怕是要五千錢了。將士們光吃糧食還不行,還要吃肉,而一頭豬至少要八百錢,每頭羊也要四百錢……對于這無數個要花錢的地方,不知道主公心中可有考量?”

(根據東漢末的物價指數,估計1個錢相當于現在的1元人民幣,而此時國外的白銀遠遠沒流入東土,金銀價格相差沒后世那么大,金一斤=6500~15000錢(國家牌價是10000錢),銀一斤=2000~3500錢)

聽他們這么一說,魏延算了算最近這一批獎賞,估計有三四億錢,按照此時的馬價,能買差不多一萬匹戰馬了,而那些將士除了把部分錢貼補家用,大部分還不是吃喝嫖賭揮霍掉了,這樣豐厚的賞賜對他們的未來沒有一丁點好處。

只是那些賞賜已經發了下去,要是再拿回來,恐怕動搖軍心。

魏延思量著,要找個一舉兩得之策,既讓士卒得到實利,也讓他自己也能用到那些錢去發展。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