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176章 【不希望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6章 【不希望曹**】

第176章 【不希望曹**】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1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176章不希望曹**

第176章不希望曹**

類別:作者:常歡歡書名:

義陽靠近后來的信陽,信陽毛尖便是后來的十大名茶之一。

其實,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開始有茶葉了,茶樹原產于華夏西南高原,隨著氣候以及治、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發展變遷,茶樹又在氣候溫和的豫南大別山信陽生根(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地區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有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

后世,到了唐代,茶葉生產發展開始進入興盛時期,茶圣陸羽編寫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把全國盛產茶葉的13個省42個州郡,劃分為八大茶區,信陽歸淮南茶區,北宋時節蘇東坡謂:“淮南茶信陽第一。西南山農家種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

可是,信陽毛尖成名卻非常晚,是到了20世紀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出現了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完善,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顏色鮮潤、干凈,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從外形上看則勻整、鮮綠有光澤、白毫明顯,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后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要改良茶樹、改良炒茶技術、推廣泡茶茶道、讓其蔚然成風,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畢竟歷史上是四百年后才讓泡茶茶道成為時尚,魏延不可能四個月就能讓它成為時尚,最理想的情況也是四年,甚至是十四年或者四十年。

但不論多久,能夠讓茶葉成為全世界的時尚,讓茶葉成為華夏民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銀山,便是用盡一生去改良,魏延都不怕。

這個時候,空空笑道:“主公,千萬別忘了我,我可是有培育好的茶樹種子,別說是信陽毛尖,哪怕是武夷山母株大紅袍種子,我也能幫您弄來。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年啊!”

魏延大喜道:“真的嗎,我真想現在就喝到武夷山母株大紅袍。”

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被公認的大紅袍,僅是九龍窠巖壁上的那幾棵。最好的年份,茶葉產量也不過幾百克。有九龍窠大紅袍茶拿到市場拍賣,20克竟拍出15.68萬元的天價,創造了茶葉單價的最高紀錄。

1972年,尼克松訪問華夏時,當時太祖贈送他四兩的大紅袍母株茶葉。由于尼克松不知大紅袍母株產量少而極為珍貴,曾私下抱怨太祖小氣。周相后來為此對尼克松解釋說:“主席已經將‘半壁江山’奉送了”,并把大紅袍由來告知,尼克松聽后對此肅然起敬。

雖然魏延比較喜歡喝綠茶毛尖,但武夷山母株大紅袍可是后世頂級權貴才有資格喝的,穿越之前的他只喝過旁邊茶樹上的大紅袍泡的茶水,可能味道差不了太多,但心理感覺差得很遠。

空空笑道:“主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一方水土養一方茶,武夷山母樹大紅袍在武夷山上才能存活才能有那種香味,來到信仰大別山它的口感還趕不上信陽毛尖,所以你還是盡快地打仗,橫推吧,把江東孫吳滅了,把武夷山占了,你才能喝到武夷山母株大紅袍。”

魏延現在暫且把這個事情擱置,等到回到義陽之后,再選擇合適的山區,試種空空提供的茶樹種子(茶樹繁殖多采用帶根栽培育苗法)。

魏延任命典韋為近衛都尉,統領一千近衛兵,侍衛周邊。

典韋重生后,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魏延,并且知道是魏延救了他,魏延又教會他那么多東西,典韋從心底深處對魏延有強烈的心理依賴,再加上后天培養的忠誠和責任,使得他白天經常在魏延身邊侍立整日,夜晚在大帳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處,比原來在曹操那里還要盡忠職守。

重生之前的典韋,有個致命缺點,喜好酒食,縱情吃喝,吃喝都是別人的好幾倍,他總是在旁侍候之人相繼給他端酒添菜,需要幾個人才能供應得上,但重生之后,雖然依然貪吃,但滴酒不沾,對酒精似乎有天生的厭惡,也許可能知道自己死過一次是因為酒醉失去兵器而死。

此時,距離奪取宛城已經過去一天一夜,典韋忽然感到饑腸轆轆,連忙嚷著:“好餓啊!好餓啊!”

魏延就準備親自下廚給魏延做飯。

空空忽然說道:“主公,典韋現在喪失了這一世的全部記憶,根本不懂‘君子遠庖廚’的意思,你給他下廚,他也以為是理所應當,不會感激。”

魏延遺憾道:“那這一招對典韋就真的沒用了嗎?”

空空笑道:“你讓他跟將士們一起吃過一個月的大鍋飯,啃過一個月的干糧,你給他來頓小灶,保證他感激得熱淚盈眶,忠誠度刷刷往上漲。”

魏延忍不住笑了起來,因為沒有榨取植物油的習慣,所以這個時代的烹調技藝完全沒有炒菜的說法,所有菜基本都是煮,要不就是烤的,他來到之后,每次給新來的將領下廚炒菜,他們都熱淚盈眶,不但是因為主公不畏人言,親自為他們下廚,還因為炒的確實好吃啊,反觀大鍋煮的菜、干糧,如果不是魏延每次都餓得夠嗆,他也很難做到跟將士們食同鍋。

讓典韋吃了一個月的大鍋飯,再來吃魏延的小灶,忠誠度確實會飆升。

不過,現在160的忠誠度已經可以了,暫時不用再刻意提升。

這個時候,斥候來報:“徐晃將軍成功搶奪曹軍將領史渙押運的兩百車糧草,并且陣斬史渙!曹軍斷糧半日,已有怨言。”

魏延大喜,看來徐晃的特技糧盡援絕對曹軍起了效果。

大喜之后,魏延又有些擔心,自己這次幫著張繡對付曹操,萬一曹操真的死在張繡西涼軍的攻擊中,曹操那些下屬前去投奔袁紹,那自己以后怎么跟袁紹對抗呢。

他又不希望曹**,希望曹操活著跟袁紹死磕,最好官渡之戰拖個十年八年的持久戰,把兩大勢力全都拖垮。

相鄰小說: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