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132章 【伊籍臥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2章 【伊籍臥底】

第132章 【伊籍臥底】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8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132章伊籍臥底

第132章伊籍臥底

作品:

作者:常歡歡

伊籍再次陷入啞口無言無言以對的狀態,后半夜翻來覆去,輾轉難眠,不斷地思索自己在劉表麾下的未來,越想越灰心,越喪氣,以至于絕望。

從群雄討董到現在,已經七年多了,這七年多,天下形勢風起云涌。

曹操,被徐榮擊敗時,幾乎成了光桿司令,后來又重新招募人馬,從東郡太守出發,全取兗州,繼而又拿下半個豫州、一部分青州,現在又進軍司隸,不論地盤還是兵力,都遠勝劉表,現在又即將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天下諸侯之冠。

袁紹一開始只是渤海太守,糧草還要仰仗韓馥,可后來他巧取冀州,橫掃并州、青州,擊敗公孫瓚,奪下半個幽州,即將一統北方,成為北方之王。

即便是現在看起來還有點弱小的勢力魏延,半年前只是一個小塢堡的堡主,一個前縣尉之子,寒門庶族出身,只有一千多人口,三百多壯丁,可經過短短半年,魏延橫掃三郡,拿下十多個縣,轄有五六十萬人口,有兩萬多強兵,陸續擊敗張繡、曹軍和荊州軍,戰力之強,世間罕有,如果給魏延七年,哪又該如何?

再看看劉表,七年前就全取荊州九郡,當時他的情況可是比曹操、袁紹都要好得多,結果呢,七年來,劉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各方面都停滯不前。

當然,也因為劉表的退而自保之策,使得荊州的人口增長了,文化發展了,可現在是什么時代,是亂世,亂世不興兵戈反而興文教,伊籍實在是對主公劉表的戰略無語至極。

現在劉表能夠得享太平,實在是運氣好,身邊沒有曹操、袁紹那樣的鄰居,而是劉璋、袁術那樣的廢柴,即便是江東孫家比較驍勇,可孫堅輕而無備,被射殺,孫策還沒有完全平定江東,孫家又處于下游,所以劉表能夠關起門來安穩過日子,可現在,魏延強勢崛起,劉表的太平日子還能過幾年呢?

第二天,魏延看到伊籍的眼睛像熊貓一樣,笑道:“機伯昨夜一夜未眠?”

伊籍點點頭:“細想追隨劉荊州的前景一片灰暗,輾轉難眠。”

此時,已經跟魏延會師的徐庶上前,笑道:“機伯,方今天下,便如昔馬援對光武所云,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既然劉荊州老邁昏聵坐守老賊,機伯何不棄之,另投明主?魏將軍乃當世雄主,雄才大略,禮賢下士,公何不棄暗投明,共成大業?”

伊籍沉思良久,深深嘆息道:“在下雖知劉荊州非明主,奈何從之日久,不忍舍棄。”

徐庶大聲說道:“機伯,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伊籍現在只剩下最后一個顧慮,他神情肅穆地看著魏延:“如若將軍日后擒獲劉荊州,該當如何?”

魏延知道伊籍感念劉表昔日恩情,便道:“劉荊州乃漢室貴胄,我不便屠戮,便交給天子發落。”

伊籍最怕擔負起背主弒主的千古罵名,現在魏延輕輕巧巧地就把這個責任全部撇開,讓他心里的大石落地,納頭便拜:“在下伊籍愿奉將軍為主公,為主公效犬馬之勞,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魏延連忙把他扶起,笑道:“我不喜敗荊州軍,我喜得機伯也!”

歷史上,曹操在迎接蒯越歸降時說:“我不因為得到荊州而高興,卻因為得到異度(蒯越)而高興。”這話在特定時刻用來贊美一個人的才干,威力極大。

這時,魏延腦海里響起空空的聲音:“主公,伊籍感念主公如此厚遇,忠誠度提升10點,現在為165點!

此外,伊籍倍感劉表戰略失策、用人不當,對他的忠誠度降低到80點,忠誠度變成好感度,僅為感恩劉表昔日收留之恩!”

魏延現在完全放心讓伊籍執行臥底任務了。

但這個臥底任務不能太過直白地告訴伊籍,否則會引起他的反感,就像有的白軍要員一門心思想要投奔延安,組織上要他繼續潛伏臥底,還是要好好地做一番思想工作。

魏延便跟伊籍說道:“機伯,我知劉荊州對你有恩,你現在背棄他,心有不舍,又恐世人非議你背恩忘義,不如這樣,你先在劉荊州處暫待一些時日,等我攻破襄陽城之日,你再隨著其他荊州官吏歸降,如此一來,世人便無法再非議與你,你的清譽便可保存。”

伊籍心里更暖:“主公如此周到體諒,屬下感激不已,可屬下恨不得馬上便為主公效力……”

此時,魏延腦海里再度響起空空的聲音:“主公,伊籍感激你對他的周到體諒考慮,忠誠度提升10點,現為175點。”

魏延笑道:“你在襄陽一樣可以為我效力,你可以搜集荊州軍機密……如此一來,我軍便可加快攻占荊州的時間,荊州也可早日結束戰亂,你也可以早日棄暗投明,成為未來的荊州刺史!”

伊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驚喜來得太快了,自己跟隨劉表十多年,他連個太守都不許諾給自己,甚至縣令都不讓自己做,自己還一直是個清談門客,現在主公魏延竟然許諾自己成為未來的荊州刺史!

他呆呆地看著魏延:“主公,屬下沒聽錯吧?”

魏延笑道:“你在治政方面有大才,未來我攻下荊州,你便是首功!我為荊州牧,你便是南郡太守,我再升一級,你便為荊州刺史!望你莫要辜負我的期望!”

即便是現代社會讓警員去臥底也會許諾升職加薪,在東漢末年,讓一個智力89、政治91、魅力82的人才心甘情愿為自己潛伏臥底,除了把忠誠度提高上去,不給他大希望怎么行呢?

況且日后魏延根本不想委任一個荊州士族人士來擔任荊州刺史,對荊州非常熟悉、又是外地人、政治力又高,舍伊籍其誰呢!

伊籍現在真的是感激涕零,感激涕零,相對于信任而不重用的劉表,魏延實在讓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