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種子三國第128章 【射斷帥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魏延的種子三國 >>魏延的種子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8章 【射斷帥旗】

第128章 【射斷帥旗】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27日  作者:常歡歡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歡 | 魏延的種子三國 
第128章射斷帥旗

本來面對魏延的伏擊,蔡瑁、張允還想負隅頑抗,畢竟據說魏延只有一萬人馬,他們有兩萬多人馬,倍于魏延,總不能不戰而逃,可現在胡車兒兩萬大軍來了,而且都是騎兵,他們荊州軍騎兵還不到兩千,怎么跟胡車兒斗呢?

蔡瑁再想到,魏延的人馬可是曹軍百戰精兵都能全殲的,戰力肯定不同凡響,心里更是大驚,就要下達速速撤退的命令。

就在這個時候,伊籍策馬趕來,拉著蔡瑁坐騎的韁繩,責問道:“德珪將軍,張繡本來只有兩萬多人馬,既要防著李傕、郭汜的殘兵,又要防著曹軍,他怎么能派出兩萬精騎過來呢,必定是賈詡之計,張大旗鼓,迫使我們倉皇敗退,他好從中漁利!

魏延如果有一萬人馬,以他的戰力,肯定沖出來,將我軍攔腰截斷,首尾不能相顧,我軍饑餓疲勞交困,必然軍心大潰,可魏延卻只是張大旗鼓,虛張聲勢,必然是沒有那么多人馬!

德珪將軍無須慌亂,可徐徐撤退,若然速退,必然變成大潰逃,到時候魏延、胡車兒銜尾追殺,我軍必定大敗……”

一處叢林里,魏延目光如炬,正看到伊籍勸說蔡瑁的一幕,雖然他沒聽到伊籍在說什么,但他看得出,伊籍是識破了他的計策,頓時心里一沉,沒想到演義中只露臉了短短幾瞬間的伊籍竟然也能識破他的計策,莫非是自己的智力值不如伊籍的原因?

這時,魏延腦海里響起種子神器精靈空空的聲音:“主公,發現能臣種子伊籍,武力34,統率35,智力79,政治86,魅力82,對劉表忠誠度為130,對主公好感度為70,有辯才,建議俘獲之。”

魏延有點不服氣:“他的智力才79,怎么就能識破我的計策?”

空空答道:“可是主公,您的智力才78,比他少1點,他就有一定的幾率識破您的計策。況且,他有特技急中生智,在危險的時候,智力臨時加10,現在他的智力是89,識破您計策的幾率大增。”

伊籍這個人,在演義中著墨不多,但劉備多次陷入危難之際,都是他通風報信,數次幫劉備脫險,能夠瞞著蒯越、蔡瑁而幫劉備脫險,而他自己安然無恙,足見此人之急智。

有一次,劉備派遣伊籍出使東吳,吳主孫權聽說伊籍很有辯才,想用言辭挫敗他。伊籍剛進殿入拜行禮,孫權對他說:“你侍奉無道之君很辛苦吧。”伊籍當即回答:“一拜一起,談不上什么辛苦。”伊籍的隨機應變之敏捷,大都與此類似,孫權對他的回答十分驚異

此外,蜀漢建立之后,伊籍與諸葛亮、法正、劉巴、李嚴共同制定《蜀科》,《蜀科》是治理蜀漢所用的法律,《蜀科》中的條列律令都出自這五人之手,這也足見伊籍的才華。

魏延對急中生智的特技有些感興趣,便問道:“我想,三國時期有這個特技的恐怕不只是伊籍一人吧?”

空空答道:“那是自然,比如張飛便有,他單人獨騎嚇退曹軍、智取張郃便有急中生智的成分,其他一些將領也有。這種特技有個特點,不是必然觸發,是偶然觸發。”

魏延笑道:“如果我把伊籍俘虜了,把他的智力提升到99,他再來個急中生智特技,那豈不是能達到109的智力?”

空空嚴肅地說道:“伊籍的智力上限是90,而且急中生智特技一般是在智力80以下觸發的幾率高,智力80以上的智將都是自然發揮智力,很少有急中生智的情形。”

魏延和空空看起來溝通了很多,但他們的溝通都是通過魏延的腦活動進行的,腦力活動速度堪比光速,說時遲那時快,這么多話語溝通其實都發生在一瞬間。

現在,魏延要面對一個問題,之前的張大旗鼓埋伏計以及胡車兒的張大旗鼓全都失效之后,該怎么辦?

幸虧穿越前的他是做過工程師,擅長做計劃,A計劃不行還有B計劃,B計劃不行還有C計劃,換言之,他已經養成了留有后手的習慣。

現在,他第一個后手啟動。

魏延張弓搭箭,對準蔡瑁的主帥大旗,黑色羽箭發出破空聲,咔嚓一聲,旗桿被黑色羽箭射斷,蔡瑁的主帥大旗跌落在地。

緊接著,荊州軍中有幾十人大聲呼喊:“蔡大將軍被射殺了!”

“魏延三萬大軍殺來了!”

“胡車兒兩萬大軍殺來了!”

“我們的糧草被魏軍全都燒了!”

“敗了!敗了!逃啊!”

“快逃啊!”

這幾十個人簇擁著蔡中往前慌亂逃竄。

這些人,正是之前魏延從軍中選得像失去的荊州軍士卒的幾十個魏軍士卒,他們裝作把蔡中救走,蔡中覺得他們臉熟,便相信他們是荊州軍,因為他們冒死把自己救出,還把這幾十個人當成親兵,帶在身邊。

現在,就在荊州軍上下饑腸轆轆,又一片驚惶,宛若驚弓之鳥的時候,這幾十個人的呼喊,便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像淝水之戰,當秦軍后移時,晉軍渡水突擊,朱序在秦軍陣后大叫:“前線的秦軍敗了!”,秦軍陣腳大亂,隨后晉軍全力出擊,大敗秦軍。謝玄、謝琰和桓伊率領晉軍七萬,戰勝了苻堅和苻融所統率的前秦十五萬大軍,并陣斬苻融。

這幾十個人便是這場戰役中的朱序,蔡瑁帥旗的倒下,加上他們的呼喊,使得本來軍心士氣都處于崩潰邊緣的荊州軍,猶若被白蟻咬穿的大堤,崩塌,洪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蔡瑁想要陣斬幾個潰逃的將領,阻止潰逃之勢,卻愕然發現,他的族弟蔡中在一群人的簇擁下,先行潰逃,緊接著,他的表弟張允也是不顧一切地往南潰逃。

張允、蔡中都潰逃了,其他將領更加有樣學樣,全都不顧一切地往襄陽方向潰逃而去。

這些荊州兵本來餓得前心貼后背了,現在急于逃命,為了節省體力逃命,他們不顧一切,把兵器扔了,把盔甲脫了,至于旗幟、戰鼓什么的更是丟棄一地。


上一章  |  魏延的種子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