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記者們有些跟不上藍禮的節奏。
面對記者火力全開、糾纏不休、咄咄逼人的提問,藍禮卻沒有回答,而是轉頭和安妮一問一答起來,這又是怎么回事?難道是因為藍禮無法回答,于是故意轉移話題嗎?如果不是,那又到底是為什么呢?
“藍禮!”現場就有記者忍耐不住了,他們可不想側耳傾聽藍禮和安妮的閑聊,按耐不住情緒就想要窮追猛打,但終究還是顧忌著藍禮的巨星光環,提問的狂潮沒有完全釋放,這也使得現場氣氛沒有完全洶涌起來。
藍禮卻仿佛根本沒有察覺到記者們的激動一般,輕輕頜首,露出了笑容,“嘿,’一個關于婚姻的故事’也在我的閱讀清單里,但現在暫時還沒有能夠翻開,期待著我們能夠交流想法。”安妮舉起了右手,和藍禮來了一個擊掌慶祝,“但關于東野圭吾,我承認他的書籍非常有想法,但不是我所喜歡的類別。”
安妮攤開雙手,嘟起了嘴巴,做出了一個萬分遺憾的表情。
藍禮也不介意,“現在是這樣,如果有人選擇了東野圭吾第一本正式出演的小說’放學后’作為禮物贈送給你,你覺得如何?”
“哦,那真的是非常貼心,我非常非常樂意收下。可是,你不喜歡,不是嗎?”安妮也是一個聰慧的女子,隱隱明白了藍禮的意思,雖然不明白具體情況,卻還是根據自己的直覺,進一步作出了回應。
藍禮微笑地聳了聳肩,“對我來說,它可能沒有太多價值;但對于你來說,這卻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禮物,在我的教育之中,這才是挑選禮物的正常方式。”
“今天凌晨在機場,一位影迷贈送了一本波蘭語版的’玩笑’給我,讓我如獲至寶,我原本不準備接受,但她說自己無法閱讀波蘭語,這本書籍留在我的手中更加具有意義。當然,我也無法閱讀波蘭語,但我還是接受了這份禮物,真誠地感謝這份心意。”如同聊天一般,藍禮自然地描述出了事情的原貌。
現場記者們卻是滿頭問號:波蘭語?“玩笑”?藍禮到底在說什么?
諾蘭也難得眼睛明亮了起來,“米蘭昆德拉?”
得到藍禮肯定的答復之后,安妮也流露出了興趣,“噢,我從來不知道你喜歡昆德拉。”
“哈哈,說不上喜歡,但我的確非常喜歡閱讀不同文化不同歷史背景之下的故事,就如同通過作家的視角卻審視不同的世界一般,我同樣非常喜歡華夏作家莫/言的小說,因為幾部電影的關系,我專門找到了原著閱讀,受益匪淺。”藍禮微笑地說道。
安妮立刻就反應了過來,“這一定是非常珍貴的禮物,對你來說;那么,你選擇了什么禮物作為回禮呢?”
回禮?
居然還有回禮?
現場才剛剛涌動起來的騷亂,隨即就再次平復了下去他們本來準備說,如果是珍藏版本的書籍,那就是古董了,這也意味著粉絲們的指責是正確的,不是嗎?但現在就偃旗息鼓了,一個個呆若木雞。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藍禮回答到。
“馬爾克斯!明智的選擇。”安妮驚嘆了起來,諾蘭也連連點頭表示了贊同,然后忍不住好奇地詢問到,“藍禮,請問我可以借閱一下那本’玩笑’嗎?”但隨即就意識到,這是新聞發布會,自己的舉動有些不合時宜。
“當然。”藍禮爽快地答應了,現場的微微騷動還是沒有完全平復,但也沒有人敢貿然出聲打斷他們的交談,新聞發布會大廳的氣氛就變得微妙起來,然后藍禮就轉頭看向了記者們,“不過,我猜想那本書籍已經被認定為古董了,你可能需要小心一點。”
他!媽!的!
現場幾乎所有記者都做出了相似的反應,在內心深處罵起了粗口,此時事情就已經再明朗不過了:顯然,當時那些狂熱粉絲根本就不知道“玩笑”那本書的意義,只是看到封面破舊,而且藍禮愿意接收,出于嫉妒和憤怒,就開始造謠,在口口相傳之間,事情也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最后發展成現在的模樣。
藍禮之所以沒有直截了當地進行澄清,一來,知曉真相的藍禮內心是多么荒唐多么無語,根本就不想要拉低自己的水準與記者們討論如此問題;二來,現場的大部分記者們恐怕也不知道這本書的來歷,即使藍禮解釋了,后續可能還有更多丟人現眼的問題,藍禮“體貼”地以如此方式避免了后續混亂。
至此,所有謠言都已經澄清,而且不是單純的否認或者官方辭令,整個來龍去脈都沒有任何掩飾地完整呈現在大眾視線之內,坦蕩蕩的行事風格也再次證明了藍禮的光明磊落,越發凸顯出那些負面言論的荒謬可笑。
待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后,以微博和天涯為首的各大網絡平臺就集體炸鍋了
丟人現眼!
真的是丟人丟到世界舞臺上了,明明是狂熱粉絲失去理智的行為,制造了諸多意外,不僅導致了潛在的生命危急,而且還一盆一盆臟水朝著藍禮身上潑,如此粗魯如此殘暴如此拙劣的手段著實讓人瞠目結舌!結果,黑子們還要把所有黑鍋全部都推到藍禮身上,試圖煽動網友情緒,制造出軒然大波。
這……這真是刷新下限!
整個網絡的苗頭和風向都發生了一百八十度轉彎,所有自媒體大號紛紛發布澄清文章,并且把矛頭全部對準了蠻不講理的黑子們;所有網友們都團結一心地成為了“衛道士”,眾口一致地開始聲討那些黑子,義正言辭地劃清界限,就好像此前那些負面言論都根本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所有都是正義人士。
但為時晚矣。
傷害和影響已經造成,在美國、英國以及歐洲各大媒體的娛樂版頭條都可以看到相關的新聞報道即使是同行們也不敢相信,藍禮居然遭受到了如此待遇,這也可以稱作是“一場狂熱引發的血案”,那么,罪魁禍首是誰呢?
難道是藍禮嗎?
“如果不是藍禮的人氣太高,怎么可能發生如此多混亂?就算責怪,也應該責怪藍禮自己。”微博之上悄然開始冒出了如此言論,而且還得到了諸多支持,如此邏輯也是讓人目瞪口呆,怒極反笑之余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反駁。
更令人扼腕的是,負面新聞所造成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誰都無法確定,這對于電影票房到底會造成什么影響。
這是網絡時代的特性之一,當負面新聞爆發出來的時候,吃瓜群眾們紛紛聚集一堂,樂呵呵地集體圍觀,然后酣暢淋漓地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發起攻擊;但是當澄清新聞出來的時候,把此前的所有誤會都解除,這些消息卻無人問津,因為吃瓜群眾們所在乎的是“爆點”,而不是真相,那些真相往往太過無聊,缺少噱頭,他們自然也就不會在乎。
再加上,“藍禮霍爾”這個名字本來就是好萊塢金字塔頂尖的存在,即使沒有這次的事件,人們也產生了一種固定印象:耍大牌也是常理。是以,“藍禮”與“耍大牌”,這兩個關鍵詞就這樣在普遍群眾心目中形成了關聯。
作為曾經的新聞專業畢業生,藍禮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事情爆發后,他從來就沒有打算澄清或者洗白,只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他不打算討好粉絲,也不打算討好記者知己一名足以、盲從萬名嫌少。那些理解他的堂吉訶德們,終究能夠知曉真相;而那些厭惡他的黑子們,無論如何都可以找到理由。
早晨,顧采苓透露出了些許風聲,雖然沒有看到事情全貌,但藍禮卻始終不曾擔心過,因為這從來都不是他所擔心的事情他不會為了他人的喜愛而改變自己,以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在新聞發布會之上,記者們的咄咄逼人也沒有能夠藍禮的節奏,而藍禮也根本就沒有打算收斂火力,從頭到尾都展開了針鋒相對,就讓他們看看這場短兵相接的對決到底誰能夠笑到最后。
記者們也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來自藍禮的滿滿惡意。
面對藍禮的如此“照顧”,記者們瞬間就捕捉到了隱藏在背后的嘲諷,他們不由就越發地怒火中燒起來
憑什么藍禮就假設記者們不懂“玩笑”呢?憑什么藍禮就居高臨下地批判嘲諷他們呢?憑什么他們站在藍禮面前就低人一等呢?憑什么藍禮在其他地區宣傳的時候都和顏悅色卻在魔都的時候火力全開呢?憑什么!這難道不是歧視嗎?
“藍禮,你依舊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你為什么接收了這份禮物,而拒絕了其他禮物呢?是不是因為其他禮物不夠貴重?”
還是有記者不甘心地繼續追問到,仍然在試圖把藍禮逼迫到墻角,希望能夠搶占上風,挽回一絲顏面。
“是。”但藍禮干脆利落的回答卻讓全場記者都噎住了,后續的所有攻擊就這樣戛然而止了這又算是什么?如此直截了當的肯定回答頓時就把他們當做了小丑,不是嗎?
是的,藍禮的確把眼前這群記者們當做小丑,正在馬戲團里試圖逗樂所有觀眾的小丑。繪聲繪色、惟妙惟肖,難道不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