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廚泉所部匈奴人沖進左谷蠡王率領的匈奴大軍,趁著對方還有些混亂,勇士們揮舞起兵器,斬殺著他們所能見到的匈奴兵。
可惜他們人數畢竟太少,左谷蠡王帶來的匈奴大軍回過神,瞬間又把他們給包圍在其中。
沒有一同沖鋒的呼廚泉眼看著手下的勇士被包圍,向身后的中軍喊道:“不要讓敵人占了先機,跟我殺!”
發出喊聲的同時,他縱馬沖出。
留在中軍的匈奴勇士隨即跟著殺了出去,護在呼廚泉的左右。
遠遠觀戰的文鴦望見呼廚泉發起沖鋒,撇了下嘴,對一旁的副將說道:“呼廚泉是在逼著我們早些出擊。”
“將軍不是說還要等一等?”副將疑惑的問道:“難道現在就要出擊?”
“呼廚泉都沖出去了,我們還怎么等?”文鴦說道:“雖然是要消耗匈奴人,可他卻不能死。陛下和太子的部署中,他可是至關重要的所在。”
“將軍是要現在出擊?”副將問道。
“傳令。”文鴦說道:“讓將士們做好準備,即刻出擊。不過先不要沖殺上去,繞著戰場施放箭矢,能射殺多少匈奴人就射殺多少。”
副將隨即傳達了文鴦的命令。
早就等到有些心急的魏軍將士,得到命令已是躍躍欲試。
文鴦提起兵器朝前一指:”將士們,跟我殺!”
終于等到命令,魏軍將士發出一聲吶喊,跟著文鴦沖向戰場。
與呼廚泉和他率領的匈奴人廝殺,左谷蠡王所部匈奴人正在竭盡全力想要滅掉曾經并肩作戰如今卻成了死地的族人。
雙方正在廝殺,文鴦率領魏軍將士沖了上來。
將士們并沒有直接殺進戰場,而是策馬飛馳繞著戰場不斷的發射箭矢。
箭矢落入戰場,避開呼廚泉所部匈奴勇士,左谷蠡王帶來的匈奴人則紛紛中箭倒地。
匈奴人也試圖用盾牌遮擋箭矢,可是文鴦與他率領的魏軍將士根本不是在原地發射,而是飛馳中把箭矢射出去。
這樣一來,就給匈奴人造成了不少的困擾。
魏軍將士自從每人都配備了戰馬,每天都會操練騎射。
將士們射箭十分精準,幾乎每支箭矢都能帶走一個匈奴人的性命。
廝殺中的匈奴人紛紛落馬。
左谷蠡王喊道:“快!分出一支人馬,迎戰魏軍!”
混亂的匈奴大軍,過了好半天才分撥出一支人馬朝著文鴦率領的魏軍殺了上來。
文鴦見狀,向魏軍將士們喊道:“匈奴人上來了,我們要讓他們知道,大魏將士可不是他們能夠招惹起的!”
提著兵器,文鴦率先策馬向匈奴人迎了上去,上萬魏軍緊隨其后,如同潮水一樣卷向敵人。
從戰場分離出來的匈奴人,數量不是很多。
匈奴人戰斗力本來就不如魏軍,數量上再處于劣勢,雙方交戰結果可想而知。
最先沖進匈奴人之中,文鴦雙手握著兵器,一路斬殺他所遇見的敵人。
隨著他向前沖殺,沿途的匈奴人紛紛掉落馬背。
跟在文鴦身后,魏軍將士也像是一股洪流,與迎面殺來的匈奴人撞在一起。
戰場上最忌諱的就是添油戰術。
為了迎戰文鴦率領的魏軍,左谷蠡王分撥出人馬。
分撥出的人馬不可能一次到位,只能一批一批的殺上來。
這樣一來,匈奴人的戰術就成了添油戰術,前面的人馬即將被消滅,后面的人這才姍姍來遲。
雙方在白渠北岸展開廝殺,文鴦和呼廚泉率領的兵馬雖然數量不如左谷蠡王帶來的匈奴人,卻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還步步緊逼,而匈奴人逼近到白渠北岸。
戰斗整整持續了一天,左谷蠡王所部匈奴人被逼到白渠岸邊。
戰場上出現了十分奇怪的現象,人數數倍于魏軍和呼廚泉麾下匈奴勇士的左谷蠡王部眾,居然被壓縮成了一團,雖然奮起反擊,卻還是被數量遠遠少于他們的敵人團團包圍。
在匈奴人之中沖殺了好幾個來回,文鴦已經是渾身血污。
他揮舞著兵器,始終沖殺在最前面,極大的鼓舞了魏軍將士。
魏軍將士吶喊著,向匈奴人發起一次次猛攻,把包圍圈一再縮小。
呼廚泉率領的匈奴勇士,見魏軍殺的勇猛,士氣也是攀升到了極限。
白渠北岸的戰場,上演著一幕顛覆世人認知的場景。
人數眾多的匈奴人,在文鴦和呼廚泉率領的將士們圍攻下,居然開始往南岸撤退。
匈奴人搭建的浮橋并不是很寬。
他們從南岸過來的時候,魏軍和呼廚泉都沒有加以阻止,因此還算順利。
當匈奴人在北岸作戰不利,想要撤回南岸的時候,卻面臨著文鴦與呼廚泉的夾擊。
左谷蠡王所部匈奴人后撤,呼廚泉和文鴦卻沒打算輕易放他們離開。
面對兩支人馬的夾擊,往南岸撤走的匈奴人神色凄惶,都恨不能肩膀上長出一雙翅膀飛過白渠。
涌上浮橋的匈奴人相互推擠著,不少人被推到了水里。
白渠雖然名為渠,卻也要比一般的護城河還要寬些。
匈奴人常年生活在干燥的北方,很少有懂得水性的。
掉落在水中,很多匈奴人撲騰著想要爬上浮橋,卻因為完全不懂水性和過于慌亂,而嗆了不少水,最終沉默到水底。
岸邊上,一些沒能沖殺到最前面的匈奴勇士和魏軍將士,張開長弓朝著擠滿了匈奴人的浮橋發射箭矢。
要是在平時,箭矢能帶來的殺傷也是有限。
此時的匈奴人只想著怎樣盡快逃到對岸,根本也沒心思考慮如何御敵,幾乎每支箭矢都能射殺一名匈奴人。
岸邊箭如雨下,浮橋上的人相互推擠,水里則是有著不少從浮橋掉落的匈奴人撲騰起水花。
戰斗終于臨近尾聲,雖然勇武過人,文鴦還是累到喘息粗重。
駐馬望著浮橋上正在逃離的匈奴人,他嘴角浮起一抹淺淺的笑容。
呼廚泉來到他的身旁,拱手說道:“多謝文將軍出兵援助。要不是將軍出兵及時,我和麾下勇士怕是沒有幾個人能活著離開戰場。”
“大單于不必多禮。”文鴦朝他微微一笑:“太子派我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協助大單于。主要功勞是歸大單于的,可小功勞也得分一些給我和將士們。”
“要不是將軍,別說功勞,我怕是連性命都沒有了。”呼廚泉說道:“將軍看得上這些功勞,我一并奉送了也是應該。”
“功勞可不是指望別人送的。”文鴦回道:“該是大單于的,我一樣也不會討來。”
指向正在往南岸撤走的匈奴人,文鴦向呼廚泉問道:“左谷蠡王正在后撤,大單于認為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出征之前,太子曾與我說過。”呼廚泉回道:“只要把左谷蠡王擊退到南岸,就不用再理會他們,用不了多久,他不是選擇投降,就是選擇撤軍。一旦他撤走,我們再渡過白渠尾隨追擊,必定可把他們給全殲在成樂附近。”
同樣的話,其實曹恒也曾對文鴦說過。
詢問呼廚泉,文鴦無非是想知道他對曹恒下達的命令是怎樣的態度。
呼廚泉提到曹恒,神態十分恭敬。
文鴦當然也就不會再多說什么。
他只是點了點頭,對呼廚泉說道:“既然太子已經給大單于下了命令,那就依照太子的軍令去辦好了。”
渡過白渠,左谷蠡王本以為可以順理成章的向前推進,哪想到居然被呼廚泉和文鴦趕了回來。
倉促逃回南岸,他下令讓匈奴人守住岸邊,不得讓魏軍和呼廚泉率領的匈奴勇士找到機會攻過南岸。
后撤的途中,匈奴人損失可是不小。
退到南岸,遭受了巨大損失的匈奴人還是心有余悸,雖然分派了人馬守住岸邊,每一個才從鬼門關逃出來的匈奴人都還是心有余悸。
守在岸邊的匈奴人提心吊膽的望著北岸,生怕文鴦和呼廚泉率領人馬沖殺過來。
狼狽不堪的左谷蠡王在幾名匈奴頭領的陪同下來到白渠岸邊。
望著對岸的敵軍,他也是滿心的忐忑和不安。
“這么多人,居然還是被他們給趕了回來。”望著在對岸列陣的魏軍和匈奴勇士,左谷蠡王向身后跟著的部族頭領們說道:“平日里,你們一個個耀武揚威,都覺著自己多有能耐。如今人數將近魏軍十倍,居然還是被他們打的找不到南北,死了不知道多少族人。難道你們就不覺得半點愧疚?”
經歷了一場大敗,頭領們一個個低著頭哪敢吭聲。
左谷蠡王回頭瞪著他們,壓低了聲音喝問道:“難道你們就一點說法也不打算給我?”
他壓低了聲音,顯然是不想讓不遠處的匈奴部眾聽見。
頭領們也知道他是在給自己留臉面,卻還是沒有一個人敢接他的話茬。
“怎么?都啞吧了?”左谷蠡王眉頭緊緊的皺著,又追問了一句:“難道你們一點應對的法子都沒有?”
“敵軍扼守岸邊,勇士們也都疲憊不堪。”其中一個頭領怯怯的回道:“我們再想過去,怕是沒那么容易……”
“我是在問你們破敵的法子,不是要聽你們說這些喪氣話。”左谷蠡王說道:“都和我說說,要怎樣才能攻破對岸的魏軍和呼廚泉?”
頭領們一個個低著頭,都沒敢言語。
先前他們已經渡過白渠一次,可數量眾多的大軍,居然還是被人數遠遠少于他們的敵人給打到狼狽撤回南岸。
面對如此強悍的敵人,匈奴頭領們哪能想得到破敵的法子?
沒有人回應,左谷蠡王也沒想到破敵的辦法。
他緊鎖眉頭,過了片刻對眾頭領說道:“我也不為難你們,先在南岸駐扎,等找到了魏軍的破綻,我們再渡過白渠!”
左谷蠡王沒打算揪著不放,眾頭領都松了口氣。
只要不讓他們現在就渡過白渠和對岸的魏軍作戰,再怎樣責罵也是沒有關系。
左谷蠡王和頭領們正望著對岸,只見呼廚泉押解著那些沒能及時撤離,被他們俘獲的匈奴人到了岸邊。
被俘的匈奴人在呼廚泉麾下勇士的押送中紛紛跪在岸邊。
騎著駿馬,呼廚泉在幾名頭領的帶領下在匈奴俘虜的面前走了兩圈。
他高聲向俘虜喊道:“你們認不認得我?”
被俘的匈奴人當然知道他就是曾經的匈奴大單于,可是完全不知道命運將會如何的他們,又有誰敢回應呼廚泉的問題?
沒人回應,呼廚泉又問了一句:“究竟有沒有人認得我?”
再一次發問,他的語氣已是森冷了許多。
有個跪伏在地,看起來像是頭領模樣的人,顫巍巍的回道:“我們認得大單于……”
“既然認得是我,為什么還要跟著逆賊一同謀反?”呼廚泉怒聲喝問。
性命都在他的手里,跪伏在岸邊的匈奴人當然不敢再多言語。
“我也知道你們是受了去卑的蠱惑。”呼廚泉接下來把語氣放緩了一些說道:“離開河套多年,很多人對我不是特別了解。今天我就要告訴你們,作為匈奴單于,我也不是個沒胸襟的,只要肯離開去卑從此以后跟著我,我就會給你們留下一條活路。”
呼廚泉向身后的一個頭領使了個眼色。
頭領來到他側后,向俘虜喊道:“大魏軍隊多么強悍,你們也都是知道。如今大魏皇帝決心助大單于返回河套重掌匈奴,去卑敗亡只是早晚。跟著去卑早晚死是,不如今天就死在這里來的干脆。追隨大單于,則可以返回河套與家人團聚,是生是死,你們自己選擇。”
被俘的匈奴人跪在地上,一個個渾身哆嗦著,不少人已經動了投效呼廚泉的心思。
那個頭領接著喊道:“愿意追隨大單于誅殺去卑的,站起來到左邊列陣。想死的,就在原地跪著。”
喊聲剛落,立刻就有不少匈奴人站起來走向左邊。
跪在地上的匈奴人見有人起身,也都紛紛站了起來。
片刻之后,留在岸邊的匈奴人只剩下一兩百名,其余近萬人都站起來到了左邊列陣。
ps:前幾天錯發到《袁家庶子》的章節,稍后編輯會幫忙調整章節序號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