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三國第3680章燼冷照歸帆,云深蔽危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詭三國 >>詭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80章燼冷照歸帆,云深蔽危旌

第3680章燼冷照歸帆,云深蔽危旌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1日  作者:馬月猴年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馬月猴年 | 詭三國 
親,!


:18恢復默認

作者:馬月猴年

更新時間:25071022:47

諸葛亮站在船頭,看著蔡洲那似乎還有些余煙縈繞之地,面色平靜。

他身邊,是面如死灰、望著殘破家園,潸然淚下的蔡瑁。

諸葛亮看了蔡瑁一眼,蔡氏如今,可謂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蔡洲雖好,但也束縛了蔡氏向外探索步伐。如今蔡氏跳出了這彈丸之地,宛如脫出樊籠,而且將軍族人得以保全,此乃不幸中之萬幸。主公有言,前路漫漫,行且將至。這天下之大,蔡氏何處不可去?何處不可生根發芽?將軍,就宛如此滔滔漢水,滌盡舊塵,來日方長!

蔡瑁深深吸了一口酸漿面,縱然是有諸葛亮的寬慰雞湯,但是依舊心中酸苦。

漢水湯湯,不舍晝夜。

船只破開破開粼粼波光,載著劫后余生的人們,駛向未知卻也充滿各種可能性的新方向。

身后,則是破敗的蔡洲,或許就像是一個時代的挽歌。

蔡瑁收拾心情,忽然心中一動,目光在諸葛亮身上轉了兩圈,然后實在是忍不住,低聲問道:孔明,你……是不是到了蔡洲之后……就準備放這把火了?

諸葛亮目光一凝,旋即笑道,世叔真是說笑了!亮豈能是如此?時候不早,世叔還是早些歇息吧……

蔡瑁看著諸葛亮轉身回艙,雖說確實想要問個明白,但是他同樣也清楚,就算是問明白了,又能如何?

只要是在事后往前推,那么人人都可以成為諸葛亮。

蔡瑁也不例外。

他現在經歷蔡洲之事后,再一點點的往前推,才猛然發現,似乎每一步都有諸葛亮的身影……

蔡瑁似乎還記得諸葛亮在知道曹仁來了之后,說了一句什么饒命的話,現在想想,是不是意味著諸葛亮原本計劃是要將蔡洲就變成一個大火場,只不過是蔡氏族人動作太慢了些,導致來不及完全撤離,才臨時改變成為阻敵而不是……

畢竟當時的風向……

再往前推一推,諸葛亮是不是在接應他的時候,就想到了要在蔡洲設埋伏?

還有,諸葛亮是不是在他接到消息的時候,就開始謀劃這些了?

若是這樣的話,那么諸葛亮……

蔡洲蔡氏現在變成這般的模樣,是不是也在諸葛亮的計劃之中?

蔡瑁不由得打了一個冷戰。

因為蔡瑁也是搞過政治的!

什么樣的荊州對于驃騎來說是最好的?

自然是什么地頭蛇都沒有的荊州!

之前荊州士族錯綜復雜,大大小小的有十來家,但是現在么……

龐氏和黃氏,因為斐潛的關系,早些年就已經是大舉北遷,到了關中河東一帶,而曹操來了之后,馬氏和張氏等又是去了漢中川蜀,后來雖說蔡氏屹立不倒,但荊州另一大勢力蒯氏,卻在江陵之處被江東小刀拉屁股,開了大眼后一蹶不振。

現如今蔡氏蔡洲也化為飛灰……

那么可以說荊州當下,幾乎沒有了可以一言九鼎的地頭蛇,若是驃騎一來,借著龐氏和黃氏名頭,就可以直接在荊州廢墟上推行新田政了!

這……

蔡瑁瞪圓眼,盯著諸葛亮走進去的那個船艙,不由得渾身發寒,該死……該死啊……這,這不會是……也在其謀劃之中……

可是現在蔡瑁即便是猜測出來了一些事項,又能如何?

此役,蔡瑁手下的精銳蔡氏私兵,幾乎全軍覆沒,族中也有不少親屬戰死,他本人也狼狽不堪,威望掃地,想要再東山再起,少不得還要借驃騎之力……

所以還能如何?

蔡瑁低下頭,低聲嘆息了一聲,坐在船頭甲板上,久久不語。

襄陽城內外的暗戰,以曹仁小勝、蔡瑁慘敗而告一段落。

不過么,以荊州之地的牌局,依舊在持續。

曹仁雖然沒有能夠如愿的清剿蔡洲,斬殺蔡瑁,但是他從這一次的戰斗當中,得到了一個靈感!

必須要主動出擊,才能抓住一線生機!

就像是這次蔡瑁蔡洲之事,雖然說最后讓蔡瑁跑了,但是如果不是提前發動,布下誘餌,設下埋伏,而是等到蔡瑁找到時機,比如襄陽樊城北面的李典廖化攻城的時候突然潛進城中來……

曹仁目光重新盯上了襄陽周邊的地圖。

雖然說襄陽樊城周邊,現如今被驃騎軍各部重重圍困,但是曹仁也找到了其中一點契機!

那就是驃騎斐潛遠在河洛前線與丞相主力對峙,根本無暇親自到荊襄來指揮這戰局!

而圍攻襄陽的幾路驃騎部隊,龐山民、廖化、李典,還有江陵的徐晃、甘寧等,他們的雖然目標一致,但互不統屬!

司馬懿在嵩山一線,雖然可以算是驃騎心腹,但是資歷尚淺……

徐晃是早年就跟著驃騎的宿將,卻未必服氣龐山民這等士族子弟……

李典是降將,而廖化根基未穩,兩人之間未必就能那么親密無間!

曹仁斷定,其各部之間,必有間隙,甚至可能會有猜忌!

一樣米,可養百種人!

山東中原之地就是如此,難道驃騎之處就能完全避免這種弊病?!

此非鐵板一塊,乃群狼環伺!若能挑起其內斗,使其互相猜疑,甚至自相攻伐……

一個大膽到近乎瘋狂的計劃在曹仁心中迅速成型。

他需要一個突破口!

曹仁在地圖上巡游著,然后他看到了一個地方。

宛城。

這地方是曹軍的老朋友了。

之前龐山民利用早期的地道,一舉突破了曹軍城防,重新占領了宛城,但是反過來,曹軍占領宛城期間,難道就沒有給宛城小姐姐換條蕾絲漏點小褲褲?

而且曹仁相信,在這個黃忠、龐山民的大本營內,肯定囤積有一些糧草輜重!

若能狠狠打擊此地,不僅能緩解襄陽壓力,更能……

傳令!曹仁的聲音斬釘截鐵,立刻挑選軍中精銳死士,要熟悉巴蜀口音者……

夜,宛城。

作為原本定位商貿城市,并且在戰火當中一再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宛城,實在是沒有辦法如同襄陽一般的雄偉肅殺。

龐山民和黃忠的主力已南下參與對襄陽樊城的圍困,城內留守兵力不多。

誰能想到曹仁會在南北夾擊,重重圍困之下,依舊敢夜襲宛城?

尤其是在新野的韓浩撤離之后,宛城更是松了一口氣,覺得周邊已經沒有了曹軍的威脅,夜間巡邏也顯得有些松懈。

子夜時分,一隊約莫兩百人的潰兵狼狽地出現在宛城南門外。

他們衣衫襤褸,甲胄破損,身上帶著明顯的戰斗痕跡,操著濃重的巴蜀口音,為首者自稱是徐晃將軍麾下偏將,奉諸葛軍師之命押運一批重要器械前往襄陽前線,結果途中遭遇江東黃蓋水軍的截殺,損失慘重,不得不上岸,好不容易才突圍至此,又是難辨方向,誤走到了宛城之處,請求入城休整補給。

這種謊話說辭,在某些人耳朵里當然是荒謬無比,漏洞處處,但是對于宛城軍校來說,他既不認識徐晃,對于諸葛亮是不是擔任軍師也不清楚,只是見到這些人的裝束似乎也是驃騎模樣,又是狼狽不堪的樣子,口音聽起來也有些類似川蜀一帶的模樣……

想要驗證行文令箭,結果潰兵還真的出具了行文,以及磨損毀壞的令箭……

守城軍校這輩子都沒見過川蜀發過來的行文,更沒見過所謂的徐晃筆跡,所以他能看出什么真假來?

只是看一下行文的制式,是不是符合驃騎軍的規范而已,然后有沒有徐晃的印章。

蘿卜章么,有何難度?

至于原本應有的暗部細節,因為浸水導致模糊,再加上三更半夜光線不足……

至此,守城軍校已經基本上不疑有他,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沒下令開城門,只是讓這些人走過吊橋,在城下休息,然后從城門上吊下去一些吃食飲水,讓這些潰兵在城下等候,等到天明之后再行處理。

這隊潰兵到了城下之后,表現得異常安分,既沒有怨言,也沒有叫罵,只要求提供些食物飲水,在靠近城門的墻角下暫歇。

守城軍校這才松了一口氣,讓暗中準備的弓箭手什么的退下。畢竟這潰兵表現得如此通情達理,守城軍校再一直用刀槍弓箭指著,多少是有些說不過去……

然而,當更深露重,黎明時分,城內大部分的人都疲憊入睡,就連城墻上的值守兵卒也都昏昏沉沉之時,這些潰兵卻如同鬼魅一般行動起來!

同時,二三十名曹軍精銳通過之前暗中留下的密道,也潛進了城中,里應外合,幾乎是轉眼之間就占據了城門,擊殺了猝不及防的哨兵和巡邏隊。

這些人的目標非常明確,直奔城北的倉廩區域。

火油被潑灑,火把被擲入。

頃刻間,沖天的烈焰在宛城倉廩區騰空而起!

火借風勢,迅速蔓延,吞噬著堆積如山的糧秣和嶄新的軍械。

火光映紅了半邊夜空,濃煙滾滾,直沖云霄。

混亂的呼喊聲、救火聲、兵刃碰撞聲在宛城各處響起。

等到了守城軍校帶著兵卒急急趕到的時候,這些人已經趁亂逃離了,只留下了被火焰籠罩和吞噬的倉廩……

救火!守城軍校也是無奈,先救火!謹守四門!徹查城中奸細!給使君將軍傳信,宛城遇襲!

黃忠接到了宛城急報。

什么?倉廩被燒?!

老將皺起眉頭。

前來報信的宛城兵卒其實也不是非常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是知道是有人偷襲了宛城,似乎是什么川蜀口音的潰兵云云……

川蜀潰兵?黃忠一愣。

定然是曹軍假扮!龐山民也得知了此事,急急趕來,川蜀軍絕非敵軍,孔明更是相知多年,豈能做出此等不智之事?

黃忠點頭,他也認識諸葛亮。

確實相比較所謂的川蜀潰兵所為,黃忠也相信是曹軍趁機搞的破壞。

面對這樣的局面,黃忠自然是要帶兵回去救援的。

龐山民也想要回去,但是黃忠制止了。黃忠表示宛城即便是有曹軍侵襲,多半也是小部隊,不足為慮,而更危險的是在半道上,如果說半道上有曹軍伏兵,那么對于作為沒多少武藝的龐山民無疑是很危險的……

而且宛城之地,說實在的,倉廩之中確實是有一些物資糧草,但是現在燒都已經燒了,回去太多人反而會導致糧草不足,還不如黃忠就帶著本部人馬回旋,而龐山民帶著其他的人和李典廖化在一起,相對來說更加安全一些。

廖化也同意黃忠的分析,于是龐山民就只能同意留在廖化李典軍中,而黃忠點了本部三百兵卒,再加上三百輔兵,往宛城而歸。

黃忠沒有急行軍。

黃忠在歷史上的戰績,雖然沒有類似于其他五虎上將那么搶眼,但是定軍山一戰,卻奠定了其地位不可動搖!

定軍山戰役,劉備并不占據上風。

當時張飛被曹洪擊敗不久,哦,是張三爺加錦馬超都沒能打過曹洪……

這要是寫在小說里,八成又有什么人叫囂降智了……

當然,歷史上馬超投降劉備之后,一直都沒有多少兵,很多時候都是打醬油的。

劉備軍人心惶惶,士氣也談不上多高,是劉備親自帶兵進攻馬鳴閣道,然后找到了新突破口,然后又在定軍山,由黃忠抓住了夏侯淵分兵之后的虛弱間隙,不顧生死突襲夏侯淵本陣,斬殺夏侯淵,才一舉確定了漢中爭奪戰的優勢,為最終漢中爭奪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當時劉備已經二征錢糧了,要是三征還不能打下漢中,那么也許就永遠和漢中無緣,而一旦沒有漢中作為緩沖,川蜀就會直面曹軍多路的威脅,還有沒有后面的蜀漢,也就很難說了。

黃忠這種戰場上超出常人的直覺,讓他沒有被一時的憤怒沖昏頭腦,也沒有立刻快馬加鞭趕回宛城救火。

他敏銳地嗅到了陷阱的氣息。

這火,燒的不僅是糧草,更可能是想燒亂他黃漢升的方寸,將他這支機動兵力誘入某個預設的圈套!

若然,在他臨近宛城三十里的時候,發現了曹軍預設的埋伏。

曹仁見埋伏被黃忠識破,也就沒有多做糾纏,領兵而退。

黃忠帶領的兵馬并不多,因此見到了曹軍退去之后,也沒有狂追不舍的意思,而是徹底偵查一番之后,才進駐了宛城。

宛城之中的火勢已經被大體上撲滅了,但是損失已無可挽回。

城內一片狼藉,人心惶惶。而關于川蜀潰兵放火的說法,已經在驚魂未定的民眾中流傳開來,矛頭隱隱指向了諸葛亮和徐晃的部隊。

黃忠下令讓兵卒軍校去安穩城中百姓,并且糾正所謂川蜀潰兵放火的說法,但是顯然這些宛城民眾并不完全相信黃忠兵卒說的那些話,畢竟在當晚他們有些人確實聽到了見到了那些川蜀潰兵的所作所為……

看著被燒成焦炭的糧倉,黃忠的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雖然說黃忠不太明白曹軍為什么要假扮成為川蜀潰兵,但是黃忠感覺到了其中蘊含著陰謀的氣息。

曹仁的毒計,如同精心編織的蛛網,遠不止燒毀糧草、嫁禍川蜀那么簡單。

他的目標,是攪動整個荊北驃騎軍的布局,撕開更大的缺口!

就在黃忠在宛城撲滅余燼、在宛城重新布防的同時,一名身上傷痕累累,渾身上下甲胄染血的宛城兵卒,沖入了廖化、李典位于樊城北面附近的營寨。

和在溫縣修建的圍城營寨一樣,這種圍困整個城池,圍堵城門的大型攻城營寨,并不是揮揮手就能落成的。

廖化和李典在這里已經花了一定的時間,而且明顯還要再化一些時間,才能將這攻城營寨修建完畢。

攻城營寨,不僅是要面對城池方向有哨塔崗樓溝渠拒馬等工事,還要對于外部,也就是防備曹軍援軍的進攻可能性,否則像是什么黃巾圍北海,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結果被單騎沖出就搞笑了不是?

什么?火藥?

之前廖化和李典就遇到了大雨。大雨不僅會導致火藥受潮的問題,還會導致土地泥濘松軟,挖好的溝渠被沖毀等等的問題……

廖化李典,現在就是將丹江口的軍寨和物資,一點點的搬運到樊城之處,然后等圍城營寨修建完畢,就可以將樊城三面圍堵,進入攻城環節。

樊城雖然不如襄陽雄偉,但是也不是尋常小縣城,甕城馬墻,城垛城門樓,馬面墻投石臺,基本上都有……

李典廖化等人也沒想到,黃忠前腳剛回旋宛城不久,就來了這么一個宛城兵卒。聽聞消息之后,便是急急從修建營寨的前沿趕了回來,見這渾身上下傷痕累累的報信兵。

這染血的宛城兵卒,虛弱嘶吼出了黃將軍,虎跳澗,中伏,曹軍大軍,宛城危急等零碎字眼之后,還沒等廖化等人細細追問,也沒有來得及說出什么其他情況,便是忽然悶哼了一聲,頭一歪,死了……

營帳內,氣氛瞬間凝滯。

廖化,李典,以及留在這里的龐山民三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上一章  |  詭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