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周瑞的話,甘寧的神色不由有些黯然。
他也為黃蓋感覺可惜。
但是他想不明白,黃蓋對主公一向忠心耿耿,為什么會說出投降的話。
要知道,黃蓋比他在東吳呆的時間還要長,對東吳的感情,比誰都深。
可以這么說,黃蓋跟誰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經歷的吳國的從無到有。
見證了吳國的建立。
要說投降,也是他們這些后來的人選擇投降,他們怎么也不敢相信黃蓋會選擇投降。
不僅甘寧不理解,其中絕大多數都不理解。
但是他們沒有詢問出來。
畢竟現在黃蓋還躺在床上,受不了刺激。
周瑞看到了甘寧臉上的疑惑,不由淡淡一笑。
“興霸,是不是心里感覺十分疑惑,為什么公覆將軍會投降”,周瑞知道甘寧是忠厚之人,而且,他與甘寧的關系十分好。
所以他打算對甘寧指點迷津。
“恩”,甘寧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難道博云你清楚”。
“當然”,周瑞一臉地胸有成竹。
“博云,快告訴我”,聽到周瑞的話,甘寧急忙問道。
“興霸,你只看到了我哥打公覆將軍,卻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計謀,所以,我可以勸一次,但是不能勸兩次,否則,這計謀就要進行不下去了”,周瑞笑著說道。
“什么?是計謀”,甘寧不由一驚。
“這是什么計謀?”甘寧就是一武人,對于計謀之類的,并不是多么的了解。
所以,并不明白周瑞什么意思。
“前段時間,我們在帥帳之中商議,決定用火攻對付曹操,但是想要讓火攻的計謀成功,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詐降,如果不用苦肉計,怎么能瞞過曹操,所以這苦肉計,必須實施。
而看今天的情況,詐降的人選已經有了,那就是黃公覆將軍”。
“哎呀”,聽到這里,甘寧恍然大悟。
情不自禁地拍了拍自己的額頭。
“原來是這樣啊”。
“你也看到了,在我們軍營里面,有蔡中和蔡和兩兄弟作為曹丞相的眼線,今令黃公覆去詐降,卻教蔡中、蔡和報知其事。
到時候曹操相信了公覆將軍投降的事情,必定不會太過防備,到時候令公覆將軍攜帶火船,順風而行,直接進入到曹軍陣營之中,必定大亂”。
甘寧聽完之后,眼睛不由一陣放光。
“哎呀,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沒有想到,這里面竟然有如此多的事情”,甘寧不知道說什么。
他心里充滿了震撼。
“興霸將軍,今日之事,你知我知,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也希望興霸將軍不要將今天的事情傳揚出去”,周瑞并不虛妄改變歷史。
“博云,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說漏嘴,而且,還會將戲,演下去”,解開了心中的迷惑,甘寧不由笑了起來。
“來,喝酒,喝什么茶啊”,甘寧直接走到一邊,拿起一壇酒。
三國時期的酒,不提也罷。
根本沒有多少濃度。
所以古時候的人,喝酒都用碗。
周瑞來到三國世界,還沒有喝過酒。
如今看到這里,舉起手里的酒杯,開始和甘寧對飲起來。
且說黃蓋臥于帳中,諸將皆來動問。
黃蓋不言不語,但卻不斷嘆氣。
就在這個時候,士兵忽然來報,參謀闞澤來問。
黃蓋讓人將其請入臥內,叱退左右。
闞澤看著黃蓋,不由詢問:“將軍是不是與周都督有仇?”
黃蓋搖了搖頭:“沒有。”
聽到這里,闞澤再次詢問:“既然沒有仇恨,卻受到周都督的如此重責,是不是在用苦肉計?”
黃蓋心里一驚,但是卻不動聲色,“為什么這么說?”
“今天我在旁邊觀察公瑾的舉動,已經猜到了八九分,但是不敢確定,所以特來一問”。
黃蓋沉思了片刻,不由嘆了一口氣,“我深受吳侯三世厚恩,無以為報,故獻此計,以破曹操。我雖然受苦,但是心里卻沒有仇恨,我遍觀軍中,無一人可為心腹者,只有你素有忠義之心,所以才敢以實情相告啊”。
闞澤看著黃蓋:“你這么告訴我,是不是想讓我幫你獻出降書”。
黃蓋有些不好意思,“確實有這個意思,但是卻不知道,你答不答應”。
闞澤欣然答應下來:“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那和草木有什么區別,公覆可以捐軀報主,我闞澤又豈會害怕生死!”
黃蓋聽到闞澤的話,掙扎著從床上下來,對著闞澤拜謝。
闞澤知道事情緊急,遲則生變。
所以想要離開行動。
這個時候,黃蓋將早就準備好的降書拿了出來。
可見,這一切都是計劃好的。
闞澤領了降書之后,當夜扮作一漁翁,駕小舟,往北岸而行。
當天晚上,星光璀璨,北風怒號。
軍旗在夜空之中,獵獵作響。
三更的時候,闞澤來到曹軍水寨,但是對方剛一上岸,就被巡江的軍士給拿住,然后連夜報知曹操。
曹操疑惑了,不由問道:“難道是奸細?”
軍士搖了搖頭:“是一個漁翁,自稱是東吳參謀闞澤,有機密事來見。”
曹操想著,這是自己的大營,對方還敢胡來不成。
于是便讓士兵將其引進來。
軍士引闞澤到軍帳里面,只見帳上燈燭輝煌,曹操正襟危坐,坐在主座上面。
曹操仔細打量著闞澤,詢問道:“你既是東吳參謀,來這里干什么?”
闞澤一臉笑容,“人們都說曹丞相求賢若渴,現在看來,傳言不合啊,看來黃公覆尋思錯了!”
曹操并不在意闞澤的話,詢問對方來此的目的。
這個時候,闞澤將早就想好的說辭說了出來。
其意思就是黃蓋因為被周瑜在眾將之前,無端毒打,不勝忿恨,想要投降曹操。
接著,闞澤將黃蓋早就寫好的降書拿了出來,呈交給曹操。
曹操聽到闞澤的話,接過書信,然后在燈光看了起來。
只見書信上面寫著:“蓋受孫氏厚恩,本不當懷二心。然以今日事勢論之:用江東六郡之卒,當中國百萬之師,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東吳將吏,無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兼之擅作威福,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系舊臣,無端為所摧辱,心實恨之!伏聞丞相誠心待物,虛懷納士,蓋愿率眾歸降,以圖建功雪恥。糧草軍仗,隨船獻納。泣血拜白,萬勿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