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北辰海書名:
這些士兵看到將軍都死了,紛紛逃跑。
他們可不會想著為將軍報仇。
看這樣子,這將軍也不是很得軍心。
否則,這些士兵早就奮不顧身地沖上來了。
周瑞拖掉將軍的衣服,然后迅速和朱允炆會和。
在院子里面有三匹馬。
是周瑞在皇宮里面牽出來的。
三個人換好衣服,向著城門奔跑而去。
在周瑞三個人離開沒多久。
一個將軍帶著士兵再次前來。
看著地上的尸體,這一位將軍臉上充滿了憤怒之情。
“混蛋,找,一定要把人給我找出來,另外,全城戒嚴,一個人都不能放出去”,將軍立刻吩咐道。
“是,將軍”,聽到對方的話,士兵紛紛行動。
搜查的搜查,傳令的傳令。
也就在這個時候,周瑞帶著朱允炆和青龍來到了城門口。
“什么人”,士兵紛紛圍住。
“混賬,老子有要緊事情需要出城,趕緊給我滾開”,周瑞大怒。
“沒有令牌,誰也不準出城”,領頭的士兵,立刻拒絕。
“媽的,看看這是什么,延誤了軍機,我要砍了你的腦袋”,周瑞直接將手里的“燕王令牌”扔給對方。
領頭的士兵接過燕王的令牌,仔細查看起來。
這個時候,青龍和朱允炆都不由緊張起來。
害怕,真的害怕。
他們以為周瑞拿的是假的。
但事實上,卻是真的。
“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將軍,請”,看到令牌之后,這領頭的士兵心里不由一個機靈。
他還真怕被看了腦袋。
急忙將令牌奉上。
“哼,開門”,周瑞面目表情。
這個時候就是考驗演技的時候了。
千萬不能虛。
一旦你虛了,對方就強硬起來。
你越是有恃無恐,對方心里越膽怯。
很快,障礙物直接被清理。
三個人一馬當先,直接出城。
周瑞三個人前腳剛走,后面傳達命令的士兵便來了。
“將軍有令,不準任何人出城”。
“是”。
“之前沒有人出城吧”,士兵詢問道。
“呃”守城的士兵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敢隱瞞。
“剛才有三個人,拿著大王的令牌,出城了”,因為朱棣還沒有成為皇帝,所以眾人都稱呼對方為大王。
“什么?”傳令士兵的臉色不由一變。
“糟了”,傳令士兵急忙離開,匯報給將軍。
周瑞和朱允炆三人除了城池之外,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皇上,你想上什么地方去”,周瑞不由詢問道。
“不知道”,朱允炆想了想,搖了搖頭。
“如果實在沒有去處,那就去東明寺吧”,周瑞突然想到了一個典故。
那就是“朱允炆”下落之謎。
第一種說法,當然就是被“火”燒死了。
這一個顯然不成立。
因為朱允炆就在他身邊,而被燒死的人。
另有其人。
第二種就是——出家為僧。
而且這一種說法,被接受的似乎更多。
而且關于朱允炆活著的消息,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版本。
比如說,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
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墻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
后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
在全國多處出現的建文帝‘下落說’中,有的是傳說,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新田縣有相關碑刻。
該說主要的證據有:
第一,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峯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圣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鑒”等。
第二,大觀堡遺址。
第三,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第四,《史氏族譜》記載。
還有一個就是東明寺說。
這是一個流傳最廣的說法,很多人都猜測,朱允炆在東明寺出家當和尚。
萬歷《錢塘縣志·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
“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后,方知為帝。今范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
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新華夏成立后,余杭縣史志辦張炳林先生從圖書館發現《東明寺志》,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東明寺志敘“五個大字。《東明寺志》(三卷)清釋湛潛篡,清康熙十二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記載:“迨壬午金川變作,啟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運數巳定,乃僧服出遜,由吳興至錢塘遁棲東明山,親灸旵祖座下,凡六載,跡漸彰乃辭去”。
由此可見,朱允炆到東明寺出家為僧不是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人其事。
當年眾僧們皆尊稱朱允炆為“應能問道老佛”,寺志中還特地將“應能問道老佛”排列在祖師堂的第二位置,僅次于東明禪寺的開法祖師慧旵,明白無疑確定了東明禪寺與朱允炆之間的密切。
其中還披露了二個重要信息:所謂“靜室”。
一是當年東明寺開法禪師慧旵禪師的閉關之處,二是朱允炆在東明禪寺出家為僧的居所,這是初聞。
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朱允炆親手植之桂花,經過日寇焚燒,僅剩樹干。但大難不死,第二年又綻新枝,現枝高葉茂,秋季花開,香溢四野,且金銀雙色各半,傳為奇談佳話。
孟將殿,原有座小廟現已毀,民間稱之“罵將殿”。
相傳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當朝時的武狀元出身將軍追殺朱允炆。
追至東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紂為虐。
他進退兩難:遜帝有恩,今上難違。回京又無顏復命,終而自殺。因該將軍姓孟,后人建孟將軍廟以資紀念。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版本,比如說入道等等。
周瑞提出這個地方,也是為了讓歷史回歸到原本的軌跡。
既然已經成迷,那就按迷繼續走下去吧。
PS:感謝“明王凰尊”朋友500起點幣的打賞支持,感謝“高唱凱歌SSS”朋友100起點幣的打賞支持,謝謝大家,今天家里出了一些事,大姑在地里干農活,突然倒下了,老北今天各種忙前忙后,當司機,腦血栓,哎,希望大姑早點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