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推薦票:
話說姜子牙在在馬家莊,天天被馬氏凌辱,身形頓時消瘦下來,不出半年,便瘦骨嶙峋。馬氏見子牙身形日漸消瘦,害怕他突然暴斃,自己守活寡,便不敢過分的要求姜子牙房事,甚至每天都買人參、鹿茸等大補之物給子牙進補。
這日,馬氏與子牙完事后,少見的關心道:“夫君為何每日愁眉苦臉?”
姜子牙的身體在馬氏的精心照顧下,已漸漸的恢復過來,但精神卻一直萎靡不振。
“只要你放吾離開,吾便開心已。”
當然這話姜子牙當然不敢和馬氏說,只是在心里說說。
“若夫君覺得煩悶,不若我帶你去朝歌逛逛?”馬氏見子牙不說話,便猜測子牙心思。
“不必了。”姜子牙見馬氏要帶他出去,便立馬拒絕,他可不想在外被人指指點點。
“吾活至今已有三百載,卻一事無成,唯恐死后無顏去見姜家的列祖列宗。”
姜子牙見馬氏不依不饒,害怕她在追問,便隨口敷衍馬氏。
“夫君此事易耳。”馬氏摟著姜子牙打包票。
馬氏與她父親談話事,順嘴提了一下姜子牙的事。
馬莊主對于姜子牙十分滿意,姜子牙來到馬家莊,整日躲在后院,從不插手馬家莊的事物,馬莊主看來這是在避嫌。
“此事我應下了,你且去喚他來。”馬莊主立馬就答應下來。
馬氏見父親答應后,立馬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姜子牙,姜子牙聽后臉上一僵,他本來只是敷衍之語,沒成想到馬氏居然當真,他如今每天應付馬氏房事,便精疲力竭了,那還有心思做生意。
“見過爹爹!”姜子牙最后還是決定來見馬莊主。
馬莊主問道:“子牙,你生意曾失敗過幾次,如今想東山再起,不知有何打算?”
顯然馬莊主了解姜子牙的事跡,為了確保姜子牙不在重蹈覆轍,馬莊主準備親自把關。
姜子牙思量一番后,開口答道:“我曾學過面相與風水之術,不知可否?”馬莊主聽了姜子牙的回答后,沉思一會,便同意道:“可,我南門且有一套空房,今日便勻與你。”
姜子牙沒想到馬莊主居然會答應,他只好道謝:“多謝爹爹!”
“不必了,你以后好好對暮兒即可。”馬莊主說道。
“謹遵爹爹教誨。”姜子牙袖中緊握雙拳應道。
姜子牙選吉日開館,命館貼著幾副對聯:左邊是“只言玄妙一團理”,右邊是“不說尋常半句虛”。里邊又有一對聯云:“一張鐵嘴,識破人間兇與吉;兩只怪眼,善觀世上敗和興。”上席又一幅云:“袖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姜子牙開館后,馬氏在內堂看著他,他在外堂招攬生意,或許是天天不用和馬氏面對面的原因,姜子牙的精神日漸恢復。不覺光陰捻指,四、五個月來算卦的人寥寥無幾。
姜子牙對此不甚在意,馬氏卻生氣了,姜子牙不甚在意的摸樣,加上街坊的閑言碎語,讓馬氏怒火中燒,這幾日她在房事上,狠狠的鞭撻姜子牙。馬氏卻不知如今人道之力彌漫,他這等修為,十分能看出兩三分便是天大的造化了。
馬莊主見馬氏最近脾氣有些暴躁,便找她來談話。
“幕兒為何如此暴躁?”馬莊主開門見山的問道。
“爹爹有所不知,那子牙……”馬氏將一切告訴馬莊主。
馬氏說完后,氣憤的罵道:“這姜子牙還想光宗耀祖,簡直是爛泥扶不上墻。”
馬莊主了解一切后,并沒有向馬氏那樣生氣,反而替姜子牙開脫道:“如今子牙事業剛開始,不可操之過急,這樣我與你一個辦法,保管教那命館紅火起來。”
“何辦法?”馬氏連忙問道。
馬莊主附到馬氏耳邊,將這樣的主意說了出來。馬氏聽了馬莊主的辦法后,臉上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姜子牙正在命館里小息時,只見門外來了一樵子,姓劉名乾,挑著一擔柴來到子牙命館前,歇下柴擔,念對聯:“袖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劉乾念完后,走進命館來,看見子牙伏案而臥,劉乾把桌子一拍。子牙一驚,揉眉擦眼,看時,那一人身長丈五,眼露兇光。
姜子牙連忙問道:“客人可是要算命?”劉乾道:“先生上姓?”姜子牙道:“在下姓姜,名尚,字子牙,別號飛熊。”劉乾道:“且問先生‘袖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這對聯怎么講?”
姜子牙道:“‘袖里乾坤大’乃知過去未來,包羅萬象;‘壺中日月長’有長生不死之術。”劉乾道:“先生口出大言,既知過去未來,想課是極準的了。你與我起一課,如準,二十文青蚨;如不準……”劉乾這一番咋呼,周圍的人便圍了過來。
劉乾見人圍過來后,便大聲道:“打幾拳頭,且不許你在此開館。”
周圍的人聽了后,紛紛叫好。姜子牙反而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反正他也不在意這命館。
姜子牙道:“你取下一封帖來。”
劉乾取了一個卦帖兒,遞與姜子牙。姜子牙道:“此卦要你依我才準。”劉乾道:“必定依你。”姜子牙道:“待我寫……”子牙說道這,突然頓住,他發現掛貼上早已有字,在他愣神時,劉乾一把奪過掛貼,大聲嚷嚷道:“你且等著,若是不準,我必定砸你命館。”因劉乾身體寬大,擋住眾人視線,眾人不知子牙沒動筆,都以為子牙寫好批言。
劉乾自顧自的說完,不等子牙回神,便離開了。周圍之人,有人跟著那劉乾而去,有人在此地等候。不出多久,便見那劉乾拿著扁擔朝命館趕來。
眾人見劉乾這模樣,便勸子牙道:“姜先生,這劉大不是好惹的;卦如果不準,你去罷。”子牙剛想離開,突然想到正在后堂的馬氏,便安穩下來,他一副胸有成竹的道:“不妨。”不一時,只見劉乾如飛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