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粉碎機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歷史粉碎機 >>歷史粉碎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

第五十二章 大明第一期軍備計劃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1日  作者:木允鋒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木允鋒 | 歷史粉碎機 


原毓宗是范文程勸降的。

這個消息讓楊豐很是茫然了一下,他怎么也沒想到老范那張沒有鼻子沒有耳朵的光禿禿大臉居然這么有面子。

當然,主要是多爾袞開價高。

“原毓宗封公。”

黎玉田說道。

“韃子把當初用來勸降臣等的那個忠順公給了他,至于那些官員將領的職位一切不變,但額外還加了六個爵位,而對于那些士紳則一切都依照國朝舊例享受各種免稅。據臣所知韃子拉攏姜瓖和宣大一帶士紳的時候,也是這樣做的,姜瓖本人封了平西親王,以山西為其封地開府稱藩,就連他兄長姜讓和弟弟姜瑄都封了公侯,為韃子充當聯絡人的山西商人范永斗也被封了男爵,并且被封為偽皇商。”

緊接著他說道。

“范永斗?”

楊豐冷笑著說:“沒讓他們也學韃子留個尾巴?”

“呃,陛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能毀棄,他們若連剃發留辮子這種事情都做,那真得就一點廉恥也沒有了。”

黎玉田笑著說。

很顯然他沒看過原本歷史上衍圣公的那篇《上剃頭奏》。

“跳出來吧!都跳出來吧!傳旨給平西侯,大軍不要再往前進攻了,這幾個月將士們浴血奮戰也都辛苦了,也都好好歇歇吧,韃子不主動向咱們進攻咱們就不要管他們了,朕倒要看看究竟還有多少朕的好臣子會現出原形!”

楊豐說道。

“臣尊旨。”

黎玉田說道。

這件事就沒必要再管了,反正皇帝陛下對收復自己的土地沒什么興趣,這時候的明軍也不具備這種能力,實際上他連一支懷柔大戰時候順軍級別的軍隊都湊不出來。上次在玉田三千在山海關上堅守一個月的明軍主力,遭遇兩個牛錄的清軍后,照樣被后者打得潰敗,很顯然沒有他作為核心的明軍在野戰中遇上清軍還是白給的,這已經是好的了,要是換成那些南方增援來的還不知道得什么樣子呢。

他也不可能每戰都身先士卒啊。

說到底現在明軍也就能依靠城墻和大炮固守,野戰還是暫時省省吧!

還是種田要緊。

不對,應該是造槍造炮要緊。

“朕要的東西能造出來嗎?”

大明行在工部衙門,楊皇帝問他的工部侍郎文盛。

至于工部尚書是給宋應星準備的,但宋尚書估計還沒接到召他北上的圣旨呢,所以這里具體事務暫時由侍郎大人負責了,前明軍都司文大人現在正兢兢業業地給皇上造他需要的東西,此物據說是皇上某一天福至心靈,根據王公公那把據說前兵部侍郎畢大人贈送的自生火銃改進而來,然后畫了一張比較粗糙的圖紙交給工部讓他們造出來。

呃,那就是把褐貝斯。

“陛下,臣集那些工匠商議之后據其所說造是能造,就是里面的彈簧很麻煩,需要精鋼打造而且需要懂此物的老工匠進行處理才行,但這樣的老工匠要么在北京城里要么在南京,而他們都沒這本事。”

文盛說道。

“這個不用擔心,朕給他們做彈簧的精鋼。”

楊豐說道。

說話間他一揮手,身后的梁誠立刻拎著一個沉重的口袋放在文盛面前,打開后里面全是廢舊的鋼板,當然不是彈簧鋼,褐貝斯這種貨色哪需要什么彈簧鋼,稍微好一點的普通鋼就行。再說現代彈簧鋼那東西,這些工匠有沒有能力加工成那種壓板狀彈簧還很難說呢,普通中碳鋼還好加工,加工完了再熱處理一下就行,估計目前情況下僅僅制造出來不難,難得是大批量制造,那就需要大量技術工人了。

文盛趕緊把他這段時間搜羅的工匠都叫來。

“每人賜錦衣衛世職,若是能造出來,朕賞你們官職,不光是這種新式的鳥銃,還有這種刺刀你們也要配上,先都不要忙著謝恩,朕給你們賞賜,但也必須先告誡你們一下,造出來的鳥銃若是和以前那些一樣,最后搞出一堆炸膛的,那朕可是要治罪,說不定還要砍頭的。”

楊豐恩威并濟地教育了一下這些工匠,順便又告訴了一下他們熱處理的原理,就把這些家伙打發走了,至于他們到底能不能造出來……

那褐貝斯又不是什么高端大氣的東西,絕大多數零部件都是可以用鐵來鑄造,甚至就連槍管都一樣是熟鐵卷起來鍛打的,真正高端的也無非就是彈簧而已。褐貝斯是一七三零年的,亨茨曼的坩堝鋼是一七四零年的,也就是說早期褐貝斯的彈簧還是熟鐵鍛打出來的所謂鋼材,這還不如他呢,他這可是真正的現代優質鋼,哪怕亨茨曼拿石墨坩堝煉出來的,估計也達不到這些鋼材質量。然后剩下其他都是不需要開掛的,而且他這也不是大規模量產,他只不過是要造幾支樣槍而已,不要小看這時候的工匠,那些歐洲工匠能做出來的東西他們一樣能。

槍就這樣了。

然后還有就是彈。

這個改進一下火藥配方,達到現代最佳配方,另外還有就是顆粒化……

呃,這個不用,已經顆粒了!

還有硝提純……

呃,這個也不用了,目前技術水平下已經算提純了,剩下再純已經不現實了。

然后亞麻布浸油包裹彈丸這個之前已經做了,甚至連鹿皮包彈丸都做了,紙殼子彈也早就做了,只不過鳥銃太爛不敢用,這樣彈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然后就是大炮。

這個比較麻煩一些,紅夷大炮守城沒問題,也就是需要改進一下炮架,這個問題好辦,新式炮架已經在做,這東西無非就是些鐵鑄件外加木頭,有了設計其他都不難。但關鍵問題是這紅夷大炮野戰不合適,十八磅炮放到歐洲也不是野戰用的,十二磅才是野戰重炮,六磅才是野戰機動性最好的,但問題是野戰炮不能用鐵鑄,紅夷大炮的噸位已經相當恐怖了,連他都抱不動就不要指望什么機動性了。

野戰炮得用青銅。

但銅這東西是貨幣,他把銅都弄來鑄炮,那會造成貨幣不足的,這樣也就只有等鄭芝龍給他從倭國弄銅來了。

或者干脆……

“找個幾噸銅給我送來!”

他一邊坐在文盛的桌子前拿著鋼筆劃拉,一邊給小倩下達命令,他直到現在也還沒把毛筆字練好,更別說寫出與崇禎相同的筆跡了,所以很聰明地改用鋼筆來寫字了,反正他是皇上,誰也不敢逼他用毛筆寫字,而且他也不需要署名,誰見過皇帝在自己圣旨上簽名的?都是直接蓋玉璽的,而圣旨也不可能由他本人親自來書寫,這個都有專人負責。

“你要的玉米種子找到了。”

小倩說道。

“那就趕緊送來。”

楊豐說道。

“但數量很少,只有一百多千克。”

“呃,這就尷尬了。”

楊豐無語地說。

他沒想到找個非雜交非轉基因的玉米種子都這么難,一百千克能干什么?也就是用來當種子田使用,但指望它來供應自己治下老百姓是不可能了。

“那你就干脆再傳一些高產的雜交種子吧,先給老百姓生活問題解決了,至于那些非雜交的種子就單獨搞一塊育種基地。”

楊豐無奈地說。

這件事就交給她了,等弄來銅之后就造青銅炮。

這種老式前裝滑膛炮技術上沒什么先進性,無非就是青銅的材質,這個可以采用最佳配方,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炮膛的處理,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就是說鏜床,最少水力鏜床這種東西得搞。遼西走廊一帶河流眾多,找條河在上游建一座小水壩,然后建水力鏜床就可以了,本身水力鏜床這東西沒什么太大技術難度,也就是一個軸承算是得開掛,好在這個好解決,隨便讓小倩弄一批來就行,古老的木架簡易鏜床,配斯凱孚軸承想想這畫面也是很美的。

實際上不用軸承,用最簡單的銅套勤加油也能解決。

不過這里還有冬天結冰這個天然的缺陷沒法克服,這個是真沒有辦法,索性也就扔到一邊去吧!好歹一年也得有七八個月時間可以使用。

至于火炮選型當然是拿破侖六磅加農炮了,野戰使用還是這個好,下一步還可以制造十二磅的,不光是加農炮,小型的榴彈炮也得造,加農炮加榴彈炮才是王道啊,這個十二磅就行,就造M1841式十二磅山地榴彈炮,黃銅炮管很容易的,但這還不夠,還得需要攻城的臼炮,比如四十厘米青銅管子加松木底座的二十四磅臼炮就很好。

當然,榴彈炮和臼炮就得用開花彈加木管引信了。

這樣第一期軍備計劃確定。

青銅拿破侖六磅炮,這是步兵旅的制式裝備,至于軍一級再直轄十二磅拿破侖炮和十二磅榴彈炮,另外還有二十四磅臼炮,接下來楊豐就準備暫時先編一個軍再說,而步兵則是褐貝斯滑膛槍加沃邦式刺刀。

這就夠了。

打個韃子而已,沒必要太過于高端了,真把八旗當什么無敵雄師了?他們也就是這個比爛的時代里還算不爛的,換古二爺來都能虐他們。

不過他還需要鋼鐵工業。


上一章  |  歷史粉碎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