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粉碎機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歷史粉碎機 >>歷史粉碎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

第二十五章 先來一發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17日  作者:木允鋒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木允鋒 | 歷史粉碎機 
歷史軍事


上云臺閣什么的,倒還是比較飄渺的,但寧榆兩地這些官員將領也的確有了點精神支柱。

人嘛,就怕精神垮了。

沒個精神支柱是肯定不行的。

實際上算算,這時候比最初時候情況已經好多了,那時候一片混亂人心惶惶,現在糧食暫時不用考慮,和南方的聯系建立了起來,皇上還打了一連串勝仗,連最可怕的滿州鐵騎,都被皇上打得腦袋掛滿城墻,太祖還從天上賜下了糧食和神藥……

尤其是后一種。

這個對軍心影響巨大,以前哪怕受輕傷,也是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要送命的,如果做個手術截個肢,那基本上不說判死刑也差不多了,要知道哪怕到了十九世紀普法戰爭時候,一萬三千截肢的法國傷員,最后結果也是死了一萬的,但自從有了太祖的神藥之后,傷兵死亡率直線下降,最可怕的敗血基本消滅,過去十個傷兵能活下五個算好的,現在十個里面最多也就死兩三個。

可別小看這個。

這個比例的改變,讓士兵對戰斗的畏懼降到了最低,對于一支封建時代軍隊來說,士兵敢戰幾乎就可以和勝利畫等號了。

在這樣的時代,不要以為真有什么所向無敵的精銳,這其實就是一個比爛的時代,讓志愿軍換上大刀長矛一樣碾八旗,單純從士兵本身來講沒有誰對誰有壓倒性優勢,若論身體素質,那明軍和清軍的差距,能有志愿軍和美軍的差距大?八旗確實強,但也沒強到都拼命時候,一個八旗打幾個明軍的地步,實際上真拼命了兩個明軍干掉一個八旗毫無壓力,冷兵器時代,拼得就是士兵的勇氣和意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岳家軍,也并不比其他宋軍更強多少,都是重步兵,都是一樣的訓練一樣的人種,但岳家軍強的就是一個意志,這年頭扯什么都是虛的。

勇氣最重要。

而現在的明軍,至少寧遠這一萬人,真得已經不缺勇氣和意志了,這一點就連那些官員士紳也清楚。

也就是說寧遠能撐住。

要知道即便之前,清軍也從來沒有攻陷寧遠過,更別說現在這種情況了。

至于山海關……

想想倒霉的魏首輔。

那就是撐不住也得撐啊!

總之在確信無法把皇上哄走之后,整個行在的文臣武將在對李自成的恐懼,對皇上的那點信賴,對云臺閣的那點期待,對南方援軍的那點幻想,種種切實際或不切實際的支撐下,倒是也豁出去了,反正賭一把再說,所有文武官員全部橫下心來,全力以赴準備接下來的大戰。

當然,他們也沒有什么時間了!

四月二十日。

清軍主力到達寧遠。

“這是第幾批了!”

威遠門上,楊豐翹著二郎腿看著遠處走來的清軍說道。

“啟奏陛下,這已經是第十二批了,加上這一批,韃子到的已經超過三萬了。”

王承恩說道。

“哼!”

楊豐很隨意地哼了一聲,然后拿起面前桌上的小刀,在一個大銅盆里插了塊生肉,放在嘴里血淋淋地嚼著。

如今大戰在即,他的營養可是不能缺了,這是昨天他跑出去在附近獵的一頭老虎,可憐這頭東北虎在山林里那也算是稱王稱霸,結果被他硬生生一拳頭打得直接七竅流血而亡,然后一身虎肉成了他進補的好東西,至于說生吃的問題,這個,傳說中那些猛人不是都好這一口嘛!反正周圍士兵看著他桌子上那顆死不瞑目的老虎頭,再看看他面前一盆子生老虎肉,那就跟看偶像的腦殘粉一樣。

話說這叫氣勢!

這年頭吃得多那叫氣吞山河!

不像擱后世只能叫飯桶!

“那叫什么!”

楊豐指著清軍中一個高大的木頭架子說道。

“啟奏陛下,那是云梯,他們扛著的那是飛梯,前者是可以折疊豎起來,直接搭在城墻上讓人爬的,車上還可以站人,從護板后面向城墻射擊,這一次韃子是準備充足了,不想上次一樣草率而來。”

“那個呢!”

楊豐又指著另一個說道。

“那是沖車,撞城門用的,不停撞的話,也能將城墻撞塌,不過有了大炮之后,這東西就很少用了,韃子怕是也擔心陛下神炮毀掉他們的大炮,所以干脆帶這個來。”

“怎么沒投石機?”

楊豐緊接著說道。

“陛下說笑了,有紅衣大炮誰還用那個,再說那東西也就才打不到一里路,而且極其笨重,等把它推到戰場,都夠紅衣大炮把它轟碎好幾回了,自從有這大炮之后,過去古書上那些攻城武器基本上都不用了,哪怕就是呂公車之類東西,也不可能在紅衣大炮轟擊下推到城墻邊啊。”

“一堆垃圾!”

楊豐鄙夷地說。

當然,他也只能這么說了,無論清軍的攻城武器是否垃圾,寧遠周圍已經到達的那三萬大軍可是實實在在的,光看半空那一片仿佛無邊無際的旗幟,就帶著一種巨大的壓迫感。這次清軍因為有足夠的兵力,所以也沒跟他玩什么花哨的,直接堵了北和東兩面,三萬大軍帶著包括四十門紅衣大炮在內大量攻城武器,在寧遠一公里外列陣,至于南和西兩個方向都有寧遠河阻隔,河岸到城墻之間距離太短,沒法在這兩個方向列陣。

其中正對威遠門的是主要攻擊面,春和門方向也有一條小河的阻擋,雖然并不妨礙進攻,但大型的攻城器械很難行動,只有威遠門方向是最便于進攻的。

“那是多爾袞?”

楊豐看著首山方向說道。

在首山的一處山坡上,可以看到一面醒目的黃色曲柄蓋,很顯然這就是多爾袞了,雖然他不是皇帝,但好像出征時候他那也不知道是兒子還是侄子的,通常都會賜給他天子儀仗。

“陛下,請恕臣眼力不濟!”

好吧,那里距離三公里呢,他在這兒哪能看看。

“走,跟他打個招呼!”

楊豐興致勃勃地說道。

緊接著他站起身,上馬以最快速度直奔城東北角。

那里有一座類似棱堡的碉樓,上面有四門紅衣大炮,現在寧遠城里連繳獲的,再加上從黃蜚戰船上拆下來的總計三十二門大炮,其中算紅衣大炮的二十四門,剩下八門都相對小一些,除此之外還有三十門弗朗機炮,而且炮彈和火藥都很充足,這多虧了黃蜚的那些戰船,他把艦炮全拆了留下,所以從大炮這方面算寧遠也是相當強悍的。

“陛下,紅衣大炮夠不到那里!”

黎玉田氣喘吁吁地跟過去然后拿著一個不知道借誰的黃銅望遠鏡,看著至少五里外的那面黃曲柄蓋說道。

“夠是能夠到。”

旁邊一個都司說道:“但得陛下神炮親自瞄準才行。”

“朕的神炮沒問題,可架不住這東西誤差太大呀!”

楊豐趴在一門大炮上說道。

“這樣的距離,命中概率不會超過十分之一,這種老式滑膛炮的炮彈和炮管內壁間隙太大,而且內壁不夠光滑,炮彈本身鑄造的也不夠標準,在五百米內可以保證精度,再遠就已經不是瞄準可以解決的了,最大發射角的確可以打到兩千六百米,但炮彈會落到哪兒就只有天知道了。”

他腦子里小倩說道。

“那就集中大炮。”

楊豐說道。

除了這里的四門,在威遠門上還有六門,春和門上還有四門,這些大炮都有著可以機動的炮架,很快接到他命令后,這十門大炮全調了過來,連同原有的一共十四門大炮,全部指向了首山方向。然后楊豐開始趴在大炮上仔細瞄準,在他指揮下那些士兵迅速調整角度和仰角,順便楊豐也教他們這種現代的火炮瞄準辦法,當然,基本上就是雞同鴨講了,這些士兵連字都不認識怎么可能懂拋物線計算。

倒是黎玉田拿個小石頭在他后面劃來劃去狀如科學家。

十四門紅衣大炮的瞄準很快完成,所有炮口的圓心都精確地對準了多爾袞的黃曲柄蓋,至于那里是不是多爾袞……

楊豐的視力還沒那么強。

他能看到的,只是那里聚集了不少清軍官,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白色盔甲,哪怕不是多爾袞本人,那里也是戰場上清軍最高指揮部,他們的旌纛就在那里,正在不斷有令旗揮動,寧遠各面的三萬清軍,都在根據這些令旗傳遞出的命令列陣,而這面旌纛和下面的黃曲柄蓋也是戰場上所有清軍精神支柱,哪怕打不到多爾袞,打掉這東西,對于清軍士氣也是嚴重打擊。

“準備!”

楊豐吼道。

所有炮手全部拿起點火桿,將燃燒的火繩對準點火孔。

楊豐站在十四門大炮后面,凝視著遠處的旌纛和下面的黃曲柄蓋,緊接著一揮手吼道:“開火!”

十四根點火桿上燃燒的火繩,幾乎同時杵進十四個點火孔,驟然間十四門大炮帶著點火孔噴出的硝煙,就像十四頭怪獸般在驚天動地的巨響中,兇猛地向后倒退,與此同時熾烈的火焰從炮口噴射而出,十四枚炮彈帶著破空的呼嘯直撲目標。


上一章  |  歷史粉碎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