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張老二聽沈安矢口否認征收糧食的事情,就急了。
“這怎么會是假消息呢,明明那些。。。”張老二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喬大郎給攔住了。
徐師爺覺察到有異,追問道。“那些什么?”
喬大郎解釋道,“我這位同鄉的意思是那些老人家應該不會騙我們的,不過畢竟也是七老八十的年紀了,有時候記錯了也是正常的。”
張老二極為不滿的瞪了喬大郎一眼,自己明明不是這個意思,可是喬大郎這個孬種卻要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
“這件事情確實非同小可,不過念在都是些老人家本官也就不追究了。你們都起來吧!”沈安看著跪了一地的人道。
徐師爺的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情肯定不會這么簡單的,要真是村里的老人說的,這些人怎么不會特意跑到欲雙飛這樣的額地方來問他們。可是大人已經做了決定的事情,自己倒確實不好多說什么。
“回去告訴你們村里的老人,這樣的謠言今后可不能隨意亂說,否則要是被旁人知道了,定要抓起來的。”徐師爺只能警告這些人一番。不過他心里已經有了打算,那就是不管這些人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自己都要去瞧一瞧。黃良村,他記住了。
喬大郎唯唯的應道,“小人回去之后一定會好好告誡他們絕對不會將這些謠言傳出來的。”
“你們還有其他事情嗎?”沈安問道。
喬大郎搖頭,“沒有。”
“既然沒有那你們就快回去吧,這都快過年了。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好好陪在自己家人身邊才是。”說著沈安就哈哈大笑起來。
徐師爺是了解沈安的人,陪著笑了兩聲。
“大人的意思你們應該都明白了吧!”
“小人這就回去陪家里人。”喬大郎道。
而在屋外偷聽的兩人也緩緩的退了出去。
顧寧聽到手下向自己報告完消息之后,皺著眉頭道。“這事你看?”
“朝廷每年的苛捐雜稅已經不少,如今這幾人還敢這么明晃晃的跑來問,是不是要征收糧食,多半是有事發生了。”
顧寧點頭,“我也是這個意思,你派人跟著他們幾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回去的路上,喬大郎等人竟然絲毫都沒有發現自己被人給跟蹤了。
“喬大郎,我還沒有找你算賬呢。”張老二說翻臉就翻臉。
莫名其妙被張老二打了一拳的喬大郎心里頭也很是不爽,“張老二你干什么?”
其余幾人見兩人打了起來,連忙拉架。“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有什么話不能好好說?”
“好好說?”張老二指著喬大郎的鼻子道,“你們說說看喬大郎今天辦得這叫個什么事兒?咱們村子里的村民可都還在等著救命呢,可是他喬大郎呢,他倒好竟然一句實話都不敢告訴知縣大人。”
喬大郎心里早已經憋了一肚子的火氣,如今張老二算是徹底把這一肚子的火氣給點燃了。
“張老二,你個不長腦子的蠢貨。”
“你竟然敢罵我是不長腦子的蠢貨。”張老二急了,這個喬大郎跟自己一向不對盤,自己一定要好好收拾了他,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才行。
張老二就是拳頭硬,兩個壯漢都幾乎拉他不住。
“老二,你也別著急,先聽聽看大郎是怎么說的,要是大郎真的做了對不起咱們的事情,咱們這些人肯定不會放過他的。”其中一人道。
尾隨他們而來的人,被喬大郎跟張老二突然的舉動給弄得是莫名其妙的。這些人怎么好端端的打起來了?
“好啊,我倒是要聽聽看,他喬大郎是不是能說出朵花兒來。”
喬大郎正色道,“你們認為咱們的知縣大人是個什么樣的父母官兒?”
眾人想了想道,“從前我們沒有見過當官的,這個沈大人對人倒是挺和氣的。”起碼不像是戲文里面的那些貪官一樣動不動就要將人拉下去打板子。
喬大郎知道的比他們要更多,對于沈安的這個人也不能說多了解,但是卻絕對沈安絕對不會是像他們今日見到的這個樣子。
“那駐守在我們村里的那些官兵又怎么樣呢?”喬大郎問道。
喬大郎的這個問題倒是將他們給問到了,那些官兵自從駐守到他們村里之后,除了讓他們交糧食之外,沒有任何村民跟那幫官差打過交道。不過看那群人的樣子也知道肯定是不好相處的。
“那你的意思是?”其中一人小心翼翼的問道。
“張老二,你覺得咱們這位和氣的知縣大人會不會為了我們黃良村跟現在駐守在咱們村里的官兵對上?”喬大郎問道。
張老二一愣,他那里想過這么多。
“我。。”
“不會,整個縣衙的衙差加起來也沒有五十個人,你說知縣大人會跟一群上百人的官兵對上嗎?”喬大郎擲地有聲的問道。
眾人皆是一驚,“那你的意思是,咱們就這么白白的把糧食交給這群人?”
喬大郎突然就頭疼起來了,“他什么時候變成了這件事情的主事人了?”
“要不要將糧食交給這群人還是要怎么辦,咱們的回去了問村長應該怎么辦。”喬大郎道。
喬大郎等人一離開就是一天一夜,晚上的時候,那位領頭的將軍又把村長叫去問話了。
將軍南征北戰的身上自然帶著股殺氣,對付村長這樣的百姓,只要稍微釋放出一點點殺氣就能將人給嚇暈過去。
村長跪在將軍面前,“這位將軍,我們村里確實拿不出這么多的糧食出來。”村長多怕將軍腰間懸掛著的那把寶劍會因為自己說的話直接朝著自己的脖子來了。
將軍冷哼一聲,“你們這個村子一共有三千多畝的耕地,怎么可能會連區區三千擔的糧食都交不出來?你們真當本將軍是好糊弄的嗎?”
村長哪里會想到這個將軍竟然會知道他們這整個村子的耕地有多少。
“我們村里的耕地確實不少,可是我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家中確實沒有這么多的余糧,我們也知道您在外打仗辛苦,您看我們為你們湊足兩千擔糧食如何?”這是村長在喬大郎等人離開之后又跟村里其他人商量出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