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小說書庫,最快更新!
聽了鄧禹的建議后,劉秀覺得非常有道理,楚軍剛得交州,勢力還并不穩固,確實不宜在出動太多兵力與秦一戰。
畢竟,秦軍可不是一般的硬骨頭,那可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啊。
劉秀和秦軍交過那么多次手,就沒有一次是占國便宜的,所以他卻才會謹慎的要出動十五萬大軍。
占據了交州之后的楚軍,確實是能出動十五萬大軍,但最終無論是贏是輸,對于楚軍來說卻都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真出動那么多大軍,也不一定能順利奪取荊北。
就算最終成功的虎口拔牙了,楚軍也必定會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而將來也必將面臨秦軍的反撲。
所以,荊北對于劉秀而言,不但不是一塊肥肉,反而還是燙手的山芋。
與其這樣,還不如放棄爭奪荊北,轉而去攻打秦昊堅實的狗腿子,黃祖。
拿下江夏的好處,對于劉秀來說,并不比荊北差多少。
首先,江夏軍的戰力弱,所以江夏更好打。
其次,拿下江夏之后,楚國將會在整體戰略上,對吳國呈現壓制之勢。
最后,劉秀得江夏,劉季占荊北,之后秦昊就算報復,也不會找他劉秀,而是回去找劉季。
劉秀準備讓劉季在前面替他擋著,充當楚國與秦國之間的屏障,這樣楚國才能安心的發展壯大。
敲定主意之后,劉秀一面響應劉季的出兵,但派出的軍隊卻只有五萬,而且進攻的放心也不是南郡,而是江夏。
如今楚國全國兵力有十八萬,而這還不是極限,等消化了交州,以及徹底收復百越之后,全國兵力將會突破二十五萬。
劉秀坐擁十八萬大軍,卻只派出五萬大軍伐秦,留下的十三萬大軍鞏固后方,消化戰果,同時征討還未歸附的士壹。
劉秀親領五萬大軍攻打江夏響應劉季伐秦,同時派鄧禹領軍十萬坐鎮交州、整頓太平降軍、戒備江東孫堅,并且又派岑彭領軍兩萬征討士壹。
交州有鄧禹領十萬大軍坐鎮,自然是萬無一失,孫堅見找不到絲毫可乘之機,于是也就主動撤兵停戰了。
至于占據了九真和日南兩郡的士壹,并不似劉秀口中說那么不堪。
面對岑彭來跟你玩大軍的討伐,士壹足足堅持了半年,打的彈盡糧絕,這才最終選擇了開城投降。
劉秀是第一個響應劉季出兵,并出兵五萬攻打和江夏,而第二個響應的則是李世民。
李世民如今面臨的情況很尷尬,無論益州還是涼州都不適合攻打,唯一的擴張方向反而只有東方的秦國,可是秦國的實力又太強,唐國單打獨斗又根本不是對手。
所以,當劉季的討秦檄文傳來后,李世民幾乎沒怎么考慮就答應了下來,因為這或許是李唐唯一一次搶回司州的機會。
李世民伐秦的力度和劉秀可不一樣,唐國坐擁雍州、漢中、涼州部分,以及兩百里羌地,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富裕之地,所以李唐全國總兵力多達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