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輛小車互相追尾后,車上大部分人員下車查看,并相互爭執起來。
就在這時候,一輛同樣在超車道上高速行駛的白色凱第拉克連續兩次變道,導致另一個車道上的大貨車不得不緊急剎車避讓。
而在超車道上行駛的另一輛大貨車,被并行剎車的這輛大貨車攔住無法變道,同時因為載貨過多剎不住車,徑直撞向了前方的四輛小車,并輾過從小車上下來的十多名司機、乘客。
“高速路上出現事故,如果需要停車,一定要150米,做好警示標志人不要在車里或機動車道停留到相對安全地帶等候。”
“重點在出事了,就別在高速上逗留,趕緊離開啊!”
“第一時間不應該是放三腳架,這是在高速公路!”
“在這種三車道的高速公路上,大貨車應該是不能走最左邊的車道吧?”
“三車道大貨車可以進入快車道行駛,明明大貨車違規啦!”
看到視頻的網友們紛紛彈幕評論。
“這個慘劇本可以避免嗎?是幾名轎車司機處理不當?是貨車司機不該駛入快車道?”汪謙繼續了他的主持。
“從此次事故來看,其中至少有以下幾點致命的錯誤。”
“致命錯誤一:車距太近;高速上車速快,車輛之間應保持足夠安全車距。但從視頻上看,連環追尾的四輛轎車之間的車距顯然過近,這是第一輛車撞狗并剎車之后,后面三輛車未能及時躲避的直接原因。”
“致命錯誤二:人員下車;追尾之后,四車駕駛人及乘員全都下車,從視頻來看,應該是查看車損、商量如何解決,但卻犯了‘高速公路上人員逗留在事故現場’的‘大忌’!”
“發生交通事故后,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無論車輛是否能夠移動,車上所有人員都應盡快撤離到高速公路路肩、護欄外等安全地帶,其他從此經過的車輛及人員同樣禁止停留或為了拍照而減速。”
“最近在另外一條高速公路上同樣發生了一起貨車追尾事故,造成道路擁堵,不少經過現場的車輛減速拍照、看熱鬧。為了避免影響通行和發生二次事故,高速交警向停車拍照的車輛怒吼:事故現場不是景點!”
“致命錯誤三:未開雙閃;這起事故的第三個致命錯誤是:追尾發生后,四輛小車均未打開雙閃。雙閃最大的作用是警示,是為了讓其他車輛發現前方存在危險,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二次事故。而根據視頻來看,四輛車均未開啟雙閃,這很可能是后方大貨車未能及時躲避的原因之一。”
“開雙閃不一定能避免事故發生,但希望大家千萬要記住的是:不開雙閃,發生更嚴重事故的可能性一定劇增。”
“致命錯誤四:肇事大貨車視線被遮擋;視線被遮擋,其實歸根結底也是跟車過近。這里單獨提出來,是想告訴大家這么一條駕駛經驗:跟車行駛時,如果前車忽然變道,不要猶豫,自己也要跟著變道。”
“這條經驗看起來簡單,但卻非常實用,尤其是在跟隨大車行駛時,后方車輛視線完全被擋,無法判斷前方路況,如果大車忽然變道,一定是它的駕駛人發前方有突發情況。如果此時后車不采取跟隨策略,很可能發生意外。從視頻看,此次事故中的肇事大貨車顯然犯了這個錯誤。”
“致命錯誤五:大車占用快速車道;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三項規定:在道路同方向劃有兩條以上機動車道的,左側為快速車道,右側為慢速車道。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小型載客汽車最高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120公里,其他機動車不得超過每小時100公里,摩托車不得超過每小時80公里。”
“同方向有2條車道的,左側車道的最低車速為每小時100公里;同方向有3條以上車道的,最左側車道的最低車速為每小時110公里,中間車道的最低車速為每小時90公里。這三項規定交叉印證,可以得出結論:大型車輛包括大客車、大貨車等在高速公路上不得占用快速車道行駛,超車情況除外。”
“然而從此次事故視頻中可以清楚看到,肇事大貨車及其前方切換回中間車道的大車,在事故發生前并沒有超車行為,但卻一直行駛在快速車道上。”
“而這次事故后果如此慘烈的主要原因應該是兩個,一是人員下車逗留在高速道路上,這是遇難者在關鍵時刻不可挽回的錯誤。一旦在高速上發生事故,車上所有人員應該盡快撤離到道路外或隔離帶中,以防止二次事故傷害。”
“二是大貨車的違章問題。大貨車違章行駛在快車道上大家都知道,另一個非常重要卻被忽略的,是大貨車存在嚴重超載、超速的情況,導致剎不住車。”
“每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一般都不是單一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包含人、車、路等綜合導致,這起事故無疑就是一個典型。而二次事故無疑是此次事故中最值得所有駕駛人關注并引以為鑒的教訓,希望這起事故能引起所有人的關注!”
“對于高速上竄出動物,交警之前就有過提醒:事故如不嚴重,應先將車停到右側路邊;如事故嚴重,開雙閃,150米外放置三角牌,人員迅速轉移。如果突然出現的動物,要先點剎,等速度降到70公里每小時以內,才能閃避。”
“面對突然出現的動物,急剎變線有風險的話,那就只能握緊方向,選擇徑直過去。相比發生翻車和追尾事故,動物死亡和車輛損壞的損失,一般是要小得多的,這也符合法律上的緊急避險規定。這起事故里如果第一輛小轎車不剎停在原地,而是選擇撞過去,那么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
“三千多萬司機駕齡不到一年的汽車社會里,第一代華國家庭司機正在趟雷。交通事故短視頻是現在各種群里受歡迎的熱門內容,很重要原因就是汽車在飛速走入家庭,人人都關心這些每天發生在身邊的刺激。”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目前華國汽車保有量已達到兩億輛,實現歷史性跨越,四十九個城市汽車保有量超過百萬輛。”
“華國正用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跑步進入汽車社會,這是一場劇烈而深刻的變革。這一代為自己和家庭開車的華國司機的涌現異常的迅猛。他們駕齡短暫,但他們的汽車知識和駕駛經驗卻沒有辦法從長輩、同齡人那里學到更多,他們很多人實質就是在從零開始自己趟雷,有些人不得不為經驗意識的缺乏而付出代價。”
“這起事故反映了當前國內汽車社會初級階段特征。試想,如果出現在事故現場的幾名司機能掌握行車緊急情況的處置,清楚知道高速路停留的危險,對追尾事故的善后處理心中有數,如果藍色貨車司機老老實實走在最右低速匝道內,那么重大的傷亡完全可能避免。”
“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汽車夢,各種汽車展會上人頭攢動預示了一個汽車時代的來臨,但關注汽車文明的人遠遠比想實現汽車夢的人少得多。如果每個人都不關心汽車文明,汽車夢的實現就將是一場災難。”
“今天這個汽車夢已經實現,如果不希望汽車夢成為千萬個家庭的災難和負擔,那就應該立即為這些華國駕駛者補上汽車經驗、意識和文明這一課。”
“新聞插播到此結束,廣告之后我們回到節目里。”汪謙結束了他的新聞評論。
“不是鄙視大貨車司機,明明前面停了幾輛車,還這樣飛馳而來又沒有一點剎車的跡象,難道是這個貨車司機眼瞎了嗎?”
“雖然我沒有開過車,但我也知道在高速公路上可能撞到一只狗或者是一只別的什么動物。剎車都不要打,更加不能急停,直接撞過去繼續跑才對!我只能說,第一臺車的司機害死了后面的幾個司機!”
“上次一條新聞,女子高速路上把狗撞進車頭了,很多人罵這女的沒道德愛心,為什么不停車在應急車道把狗弄出來,非要頂著狗跑走后在服務區報警。說她是肇事逃逸!怎么解釋都解釋不通。我說狗沒牽引,跑上高速車主無責,但有人居然說小孩子沒牽引撞了,車主有沒責來打比方,我也是醉了!”
“不得不說這是為了考證而考證弊端的顯現,但說到底還是這些在路上亂躥動物主人責任最大,只聽到不小心輾到在路上亂躥的狗要賠大錢,卻從沒聽過要追究這些造成極大安全隱患無良主人的責任,希望這些無辜枉死的生命能推動這塊法規的完善,讓我們的道路更安全!”
“現在的駕校也在開始追求多快好省的模式,考駕照的時候沒有一個系統的駕駛安全知識教育,當考完駕照開車上路基本上就是殺手出山了!很多新手司機簡直了都是技術不行膽量來湊!”
“這種情況下應該果斷撞死狗,打雙閃,提示后面車輛有狀況,然后觀察后方來車,確認安全的情況下逐漸變道到應急車道報警,設置提示,然后根據警方要求再說。”
“繳費上的高速,必須保障路權。高速公路的管理嚴重失職,隔離網的缺失導,致狗這樣的大動物都上了高速是這起事故的誘因,也該承擔部分責任!
“前方車是有責任,但最關鍵的是大貨車走內側車道。”
“現在的貨車基本都超載,治超屢禁不絕是有原因的,牽扯到眾多的利益鏈條,超載超速僅僅只是扣分罰款,而不是直接吊銷駕駛證拘留等行政處罰,把超載超速的高危車輛當成兒戲一般處理。”
“很多貨車司機就認識不到嚴重性,反正罰款什么的可以直接找老板報銷,對他們沒損失,而且超載一般都是老板要求的,所以出事老板也會出面幫忙解決一下或者招呼一下從輕處罰。這就是貨車司機造成慘絕人寰的事故屢屢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沒有一個安全的意識,沒有一個讓其強制遵守規定的有效措施,事故遲早還得繼續發生。
網友們在廣告期間紛紛彈幕進行了評論。
“各位,現在談什么高速路車禍啊?別被汪胖子引跑題了,這期《真相》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對啊!這期《真相》的結局是什么?楚云嫙跳了樓,然后就活過來了嗎?”
一些頭腦比較清醒的網友很快意識到他們不是在看什么交通事故教育片,而是在看汪胖子扯淡的《真相》!
汪胖子的《真相》如果不扯淡了,那還是《真相》嗎?
鏡頭回到了楚云嫙所經歷的現場。
“從陰陽界中離開才能回到人世間!這是我們唯一的生路!而且,我們現在也沒有別的選擇了!”楚云嫙指了指身后追上來的兩名混混。
“真的要跳嗎?”劉小星的媽媽很是猶豫,劉小星也一臉害怕的表情。
“我先跳吧!”楚云嫙向欄桿翻了過去。
就在楚云嫙即將翻上欄桿的時候,四面八方突然出現了大量的白光,把樓頂平臺和整棟樓周圍照得非常亮,亮得楚云嫙一時之間都有些睜不開眼睛了。
眼睛適應之后,楚云嫙才發現,這些白光是不遠處的探照燈射過來的。
在她正前方幾十米外的地方,還亮起了一個巨大的霓虹燈牌,上面寫著‘匡甘影視基地歡迎您’的字樣。
劉小美、她的司機小張、醫生、大卡車司機胡子男、光頭司機、劉小星的爸爸等人全都出現在了樓下面的院子里,正抬著頭一臉微笑地向上方張望著。
楚云嫙身邊的劉小星和劉小星的媽媽則向樓下的眾人揮手致意,所有人都是一臉的笑意。
“我還沒跳呢,這就進天堂了?”楚云嫙一時之間很有些發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