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新漢朝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

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0日  作者:戰袍染血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戰袍染血 | 冠絕新漢朝 


烈日當空,王侃迎著烈日,流著滿頭大汗,在院子里打拳,這一拳一腳,頗有氣勢,偶爾生風,讓在旁觀看的趙瑩嘖嘖稱。.

待得王侃一輪拳打罷,趙瑩從旁邊的椅子拿起一條毛巾,走了過去,遞給王侃,嘴里說著:“王同學,你那幾個狐朋狗友說你會武術,原來不是胡說,而是真的,我剛才看你打拳,速度不快,但好像很有力氣。”

王侃接過毛巾,擦了擦臉,笑道:“我說班長,你還是有眼力的,我剛才那套拳也是有來頭的,叫做陳式拳,專練長短勁兒,長勁存腳底,短勁崩下腹,運之于拳,如滔滔江河,勁力不絕,傳聞是大燕朝的開國之君所創,流傳到現在,少說也得一千七八百年了吧,都是國粹。”

“說你胖還喘了,真會扯淡。”趙瑩沒有半點女孩子的矜持,雪白的臉蛋忽然繃了起來,“行了,說正經事,我今天過來是要問問你,徐方來找過你嗎?”

“怎么,他次沒挨夠,還來找我想吃兩拳頭?”王侃放下毛巾,一聽到那個名字,露出了不快之色。

趙瑩眉頭一皺:“瞧你這樣子,次打架沒給你記過已經算是便宜你了,還想再揍人?這你幾天是怎么在家反省的,還想不想學了?”

“其實我真不想,要不是我爸媽逼著,老早找個沒人的山林練功夫去了。”王侃小聲嘀咕著。

趙瑩瞪了他一眼,然后又問道:“你可跟我說實話,真沒見著徐方?”

“真沒見著,怎么,他失蹤了?”王侃也好起來。

“那你別問了,真是的,這么點事,還得等你半天,浪費時間。”趙瑩拿手扇了扇風,看了一眼太陽,“行,那你繼續反省吧,我回去了。”

“讓你等了一午,怪不好意思的,其實是我功夫不到家,打拳的時候不敢說話,不然這一口氣泄了,白練了。”王侃撓了撓頭,“這樣吧,我請你吃飯,作賠罪,怎么樣?”

“這還差不多。”趙瑩說著,要往院子外面走,“去哪家?你們這附近有好吃的館子么?”

“別出去了,這附近的飯菜我都吃遍了,也一般,我親自下廚吧。”

王侃他們家住在城村,據說再過一年兩年的,要拆遷了,周圍的住戶人心思動,各種加蓋,原來租出去的店面也收得七七八八,確實沒什么像樣的飯店。

趙瑩這么一想,點點頭。

王侃先趕回屋子稍微收拾了一下,看著趙瑩進屋了,笑道:“你先坐會,我去廚房,我爸媽午不回家,這午飯早做習慣了,快得很。”

“沒想到你還有這么一個技能,讓我刮目相看啊。”趙瑩坐了下來,順勢朝周圍掃了一眼,入眼的都是普通擺設。

她家前兩年搬進了住宅樓,但以前都是住平房院子的,對王侃家的環境并不陌生。

水泥地、木制桌椅、大背頭電視機,以及通透的茶機子,面擺著茶盤,六個玻璃杯倒扣著,最面蓋著白布。

要說什么不同的話,是那幾個用來做間隔、隔開了幾個房間的工藝架了,面擺滿了一冊一冊的書。

“書香門第啊你,失敬失敬。”她忍不住說著。

“嗨,都是我爸的,他一民史學家,整天也不好好建設社會主義,想著回家看書。”王侃圍著一個圍裙,從廚房里走出來,看了一眼掛鐘,來到電視機前面,伸手一按,打開了電視,然后拿起遙控器,“滴滴滴”的換到華頻十臺。

里面正放著幾個小朋友,在舞臺進行鷹語朗誦。

“沒想到你這么好學,午還看潘多拉鷹語。”趙瑩很是意外,她知道這個節目每周有六天播放,都是午十二點以后。

“我對這些嘰里呱啦的鳥語可沒興趣,唯一較熟悉的是鴿子語,咕咕咕,”王侃一邊表演,一邊把聲音開大,然后將遙控器扔給了趙瑩,“我們家屋頂養了一籠子鴿子,原來都是我喂的,現在因為忙著練拳,也沒時間了,鴿了有幾個月了,現在是我爸負責,所幸還沒餓死。”

“你可真會扯淡!”趙瑩接住遙控器,正要換臺,被王侃攔住了。

“別換,聲音開大點,我主要是聽等會的瞎幾把講壇,四十五分開始演。”

趙瑩放下遙控器,笑道:“什么呀,原來是看諸子講壇啊,那也挺好學的,怎么說的這么難聽,這話在女生面前說可不合適。”

“女生?哪呢?”王侃作勢尋找,等一個白眼反饋過來,笑著說道:“我也最近看看,其他時間是不聽他們在那一本正經的扯淡的,都什么啊,說得跟自己在邊圍觀似的,哪是講壇,都是講故事,但最近的故事我愛聽。”他轉身走回廚房。

“什么故事?”趙瑩問了一句,但廚房里傳出了油煙機的呼呼聲,并沒有回答。

“切,還賣關子!”趙瑩撇了撇嘴,正好看到潘多拉鷹語開始播放結尾字幕,“這不開始了……”

很快,屏幕閃過諸多人影,伴隨著古色古香的背景音樂,講壇開始了。

不算大的演播廳,觀眾們端坐整齊,鼓掌歡迎一個穿著山裝的年男人走了來。

下方的字幕給出了介紹:著名陳學專家、華陳學理事會理事長、帝都永定附屬學院教師,閻括丈。

隨后畫面一轉,一個3d動畫出現了,首先出現的是原地圖,伴隨著的是醇厚的畫外音:季漢末年,天災不斷,由此帶來了各地不斷的起義和叛亂,讓季漢朝廷走到了一個歷史反的分水嶺。

見那張原地圖,四方邊角開始浮現火焰,慢慢朝著間匯聚。

“朝堂之,因為接連經歷了后宮干政和宦官專權,士族集團通過剪除權閹,逐漸坐大,形成了臣強君弱的格局,皇權受到壓制;”

“不過,在士族官僚的內部,南北之間的矛盾并沒有彌合,雙方之間的權力斗爭逐漸白熱化,使得季漢的政局逐漸混亂;”

“與此同時,各地流民軍逐漸成長,不斷削弱著央對地方的控制,也讓各地的封疆大吏漸生異心,整個天下逐漸步入了一個混沌的局面……”

伴隨著畫外音的結束,屏幕再次轉變成了演播室,那位閻教授正在講臺邊微笑。

“各位觀眾,大家好,昨天我們講到了,因為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北方的幾州天災不斷,人民流離失所,這人民一沒有吃的,也沒有住的,還看不到明天,那怎么辦呢?我看到有的朋友笑了,看來是知道咱們的傳統的,那肯定是要造反了。”

他微微點頭,表情逐漸嚴肅起來:“但是造反這個事,是要掉腦袋的,而且也不是單純的體力活,怎么造反,往那去,這些怎么處理,其實都是學問,你沒有一定的經營能力、背景、人望,是干不成的,咱們前幾期說過,季漢這個朝代,是建立在妥協的,立國的時候,很多事干的不徹底,這留下了隱患,最后發展下來,學問武功固然受人尊敬,但更重要的確實品級和人望,連造反也是這么回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季漢末年,最后能成氣候的,幾乎都有出身,連造反也不例外。”

他頓了頓,屏幕出現了一個人的半身像,這是一幅藝術照。

“大家看這個人,”教授指著身后屏幕,“他叫王彌。”

隨后屏幕出現幾行字,羅列此人身份背景。

王彌,東萊(今山東萊州)人,汝南太守王頎之孫……

“這個人,是當時的大匪,恐怖分子,他干過什么事呢?309年,夏天,北方幾個州,青州、徐州、兗州、豫州等遭遇大旱,他帶著人攻城略地,燒殺搶掠,把不少官員和吏員抓起來,剝皮、凌遲,百般折磨,還經常留書挑釁,說這些人是貪官污吏,死不足惜,如果有機會,還會殺人全家,恐不恐怖?”

觀眾有人點頭。

“因為他,北方幾州不寧,朝廷愁白了頭,反復幾次圍剿,能擊敗王彌的兵馬,但抓不著人,你抓不住人,有后患,還不是一般的大,剛才提到了,王彌是有出身的,他其實算是世家子,統治階級,前幾期我也講到了,這世家、士族當時壟斷知識,普通人只能愚昧無知,字都不認識,能分左右,好了,這是個聰明人,而世家子弟學習武,這怎么?”

“這其實是維護統治的方法,但問題是,這升通道、升官發財的路徑沒設置好,統治集團內部不滿意,發生分化,自己要打自己,王彌是這么個人,史書說他能識斷,通兵法,這一通兵法可不得了,你打不死他,他過陣子重新糾結一批人,給你添麻煩,還不是蠻干,史書說他‘胸有謀略’,打仗用腦子……”

這時候有人舉手,然后問道:“朝廷那么多兵馬,還能怕他重新聚集人手。”

“問得好,”教授點點頭,“朝廷的兵馬不少,問題是,這兵馬時時刻刻要花錢,吃穿用度一刻都不能少,要調動起來更加麻煩,而且王彌在什么地方?幾州的交界處,打得是一個你相互統屬不清,今天我打兗州,青徐的軍隊看笑話,明天打徐州,原的軍不說話,你說相互之間協調一下,但誰主誰次?不好辦啊,最后反而讓王彌越打越打,最后怎么著?他死了!”

這一下來的太突然,眾人一時之間回不過神來。

連電視前的趙瑩都是一愣,冒出了和電視機里觀眾一樣的疑問來。

“死了?怎么死的?”

這時候王侃端著兩盤子菜出來了,一邊走一邊說:“真會繞圈子,王彌怎么死的?還不是被崇圣帝罵死的!”


上一章  |  冠絕新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