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新漢朝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為餌,得世家北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為餌,得世家北去

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為餌,得世家北去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10日  作者:戰袍染血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戰袍染血 | 冠絕新漢朝 
提示:擔心找不到本站?在也可以直接

輸入小說名可以少字但不要錯字


“消息都傳播出去了,我也會適時出面,讓其他家族的人,找到時間去摘抄那兩本通典。≯雜≌志≌蟲≯”

太仆陳永的府中,蘇遼從外面回來,徑直前往了一座府中房間,進門就帶來了這么一個消息。

屋子里坐著一人,聞言就點頭道:“這樣便好,只要控制好時間,那么其他幾大家族,就都無法完整的抄寫兩本通典。”

這人不是旁人,正是陳梓。

陳梓與蘇遼,一個是陳家族人,一個則是太仆舊僚,如今為陳止的左膀右臂,居然都出現在了洛陽。

原來,那日陳梓護送第一批物資回代郡,陳止就說起了洛陽的事,并且提議讓他也來洛陽一趟。

后來一匹快馬直奔洛陽,而陳梓在第二天一早也再次上路,這一次他的目的地就在洛陽周圍,所以安排好了物資的運輸和籌集之后,這位陳家族人卻是直接來了洛陽。

這一進洛陽,就聽聞了佛評之事,更是知曉了陳止的通典一事,回想前事,不由感慨萬千,但在和蘇遼碰面、了解了大該的情況后,他就明白了,陳止之前對自己所說的話,到底有什么深意。

于是他立刻就被蘇遼安排起來,共同放出消息,讓城中的幾大家族,都認為再過幾日,通典就要被蘇遼收回,然后帶回代郡。

“現在這城里的人,都以為通典再過三四日,就要被收回來了,所以一個個摩拳擦掌,都想著討要過來,抄錄一番。”

蘇遼坐下來之后,拿出了一張紙,看了看上面的紀錄,笑著說:“尤其是東西王家,以及北方的幾大家族,已經是聞風而動了,那王家的王覽,更是直接找上門去,也不知道和王衍老先生說了什么。”

陳梓點點頭,跟著就問道:“南方的世家呢?”

“也有動靜了,”蘇遼放下那紙,抬頭看了對方一眼,“本來這些南方世家,自持身份并沒有太大的動靜,畢竟他們本就覺得自己比北方世家高一等,北方世家推崇的東西,都是他們引領的,包括這佛家之學,因此這次佛評的失利,其實南方世家的人,都是心有不滿的。”

陳梓則笑道:“這是正常的,南方之地如今引領士林風氣,莫說是這些個小事,就連許多大動靜,都是南方先鬧起來的,只不過這次佛評的變遷,也有佛論卷流出,這是切切實實的東西,我雖然沒有見過那兩本通典,但看了你這邊的總綱、道論卷、經論卷,就知道厲害了,也是太守他不提前讓我看一眼,否則我焉能懷疑他的謀劃?”

“不過,太守居然將你也派來了,著實是讓我意外,”蘇遼點點頭,話鋒一轉,“但這般一來,有你相助,此事方可萬無一失。”

“這個自然,我來這里,就是助你一臂之力的。”陳梓當然聽出了蘇遼的言外之意。

他們這兩個人,看起來都是陳止的幕僚,但來歷不同,彼此之間也有競爭關系,陳梓倒還好,畢竟是陳止的自家人,先天就有優勢,被信任和重視,但蘇遼就不同了,需要自己爭取和拼搏。

在代郡的時候,兩人就已經有了競爭的苗頭,現在各自負責一件事,結果陳梓卻突然跑過來,如果不事先說清楚,事后扯皮起來,反而傷了和氣,于是兩人就在談笑之間確定了主從,這洛陽的事,就是蘇遼負責,陳梓只是輔助。

蘇遼心滿意足之后,又道:“南方世家眼見入甕,到時候有他們相助,陳兄你那邊的事,也方便做了,說不定可以一口氣籌集大部分的物資。”

“不錯,這也是個法子,”陳梓點了點頭,“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先讓他們都多多少少的接觸到通典,如果我預計的不錯,隨著抄錄通典的家族增多,你手中余下的兩本,也無法幸免,會有人托關系、走后門過來。”

“嗯,這個我明白,我會拿捏一下之后,就選擇兩家給出,相信主上送來三本書,也有這樣的意思。”蘇遼點了點頭。

陳止一口氣拿出三本,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聽說了佛評的事,預料到或許趙遠會有動作,于是有針對性的寫了佛論、經論和道論這三本書。

陳梓便道:“對,佛論若是生亂,就需要有通典鎮壓才能挺過去,否則太守的名聲就毀了,他也是預料到這點,才會送來三冊,而這三冊書也有意義,佛論不用多說,畢竟當時正好派上了用場,但即便那樂起不提佛家,只是說學識,有經論和道論也就夠了,因為這是當今玄學的基礎,儒家之經學、道家之玄妙,乃為玄虛之道,比之佛學還要多出幾分意境和韻律。”

蘇遼笑著說:“但三本書送來,也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到通典,其實還要多謝那五位高僧,否則要讓主上的通典,被洛陽之人得知,還需要花費一些功夫,如今靠著一場佛評,一下子就全城皆知,個個議論,幾個世家爭相目睹,更是為了抄錄謄寫,爆發了幾次口水。”

陳梓點點頭說道:“現在,讓更多的家族接觸到通典,讓他們對通典的認知和概念,不再局限于口耳相傳,不再只是當成一時的風尚,而是切切實實的發現,通典的意義和珍貴,這樣才能真正激起他們苛求通典全本的欲、、望,讓太守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蘇遼跟著就道:“不錯,但要控制時間并不容易,必須讓他們抄錄的時間有限,又或者只能拿到贗品抄寫,如此一來,心中的遺憾和不滿,會促使他們派出家中的重要成員,前往代郡求書。”

“對,到了現在,太守整個計劃的面貌,已經清晰起來,”陳梓說話的同時,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露出了感慨的模樣,“本以為只是單純的販紙,籌集資金,同時擴大陳家在代郡的影響,但如今看來,這分明就是一個連環計,一環套一環,看似荒唐的洛陽販紙,其實也是應對北疆戰亂的手段,甚至是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啊!”

蘇遼也點了點頭:“這才是精妙之處,通典之紙為的財,而通典本身可以揚名,通典的珍貴又為魚餌,讓各大家族坐不住,從而引起追捧,一如當年左思的洛陽紙貴,不同的是,這次要追捧起來,就得前往代郡,那里才能第一時間得到后續的通典卷冊,為了表現誠意,他們還要派出家族中有足夠分量的人過去。”

陳梓捏了捏下巴上面的呼吸,低語道:“這群人一去,想來太守是不會讓他們短時間內就離開的,八成要留下很長的時間,過去我或許還會疑慮,太守用什么法子留人,但只是看著幾冊通典,就知道根本是杞人憂天了。”

兩人這邊還聊著,忽然就有人過來通報,說是江左的周家,派人過來拜訪,說是有事相求,要見蘇遼。

聽聞此事,蘇遼和陳梓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三四天之后,陳梓離開了洛陽,和河南等地籌備完好的物資隊伍匯合。

陳梓在洛陽期間,深居簡出,除了陳家的人之外,也就只有趙遠等寥寥數人知道他的到來,因此直到他離開,這洛陽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陳止的左右臂膀,都在這段時間抵達了洛陽。

不過,在陳梓離開之后的第二天,整個洛陽的風波并沒有平息,圍繞著通典幾冊而泛起的波瀾,越來越大,越傳越廣,更是有幾個家族中,有子弟乘著車馬,出城北去。

與此同時,在北邊的代郡,卻是展開了如火如荼的夏麥播種。

城外的不少村莊,都展開了耕種,但和往日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耕作邊上,多了許多身著青衣的男子,都是家丁模樣,在田間地頭站著,似乎只是在觀察。

尤其是靠近“陳莊”的一片田地,更是家丁聚集。

此時,在距離陳莊不愿的一座小土丘上,正有一名中年文士站在那里,看著田中勞作之人,以及那一名名青衣家丁,正和身邊的隨從低語著——

“這都過去了近十日了,也不見這位太守的紙坊,又有什么大動靜,反倒是這城里城外,不知道多少細作,想要潛入進去。”

“那紙坊能有多大影響?”那仆從微微一笑,“不久前,那陳止的心腹蘇遼,據說領著陳太守的命令,去往洛陽宣揚陳氏紙,但想來以洛陽人的眼光,是看不上北地出產的紙吧。”

“嗯,很有可能。”那中年文士點了點頭,隨后卻見到下面的田地中,有一名老農從地里出來,正在朝著田埂上的家丁走過去,他頓時來了精神,拔腿就走。

“有了有了,不知道這次能說出什么話來。”

中年文士的步伐很快,一邊走還一邊說著,他身邊的仆從也不含糊,趕緊就拿著紙筆跟了上去。

等這主仆兩人來到邊上,老農已經和一名家丁聊開了,只聽那家丁嘴里蹦出了幾句話來,隱約能聽到“八月上”、“中時”之類的。

“記下來,都記下來!”那中年文士卻是連忙吩咐著,但說話的時候頭也不回,全神貫注的看著那名家丁。

本網站提供的最新小說,電子書資源均系收集于網絡,本網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并不提供小資源存儲,也不參與上傳等服務。

Copyright20102016雜志蟲聯系我們:8888163


上一章  |  冠絕新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