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新漢朝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

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5日  作者:戰袍染血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戰袍染血 | 冠絕新漢朝 


熱門、、、、、、、、、、、、、

高速文字

手機同步閱讀

噠噠噠!

馬蹄聲急,一起快馬來到洛陽城北,拿出了通關官文,遞交給了城門的守衛。

守衛看了幾眼,抬頭嘿嘿笑道:“你是從代郡過來的?這才幾天,來的也太快了點,是何目的?”

那騎手頗為識趣,從懷中取出一塊碎銀,就這么遞了過去,口中笑道:“是為太守送家的,咱們陳太守,您知道吧。”

“陳太守?知道,知道,那可是大能人啊,那洛陽諸評的名聲,誰個不知、哪個不曉?就是如今這佛評如此勢大,不也還是效仿的諸評么?行了,趕緊入城吧!”

“多謝兄弟了!”

那騎手致謝一聲,隨后牽馬進城,他沒有兵家軍令,是不可以在城中隨意策馬狂奔的,只是這一進去,卻還是腳步快急,直奔陳止在城中的屋舍而去。

當初陳止為洛陽官時,朝廷就分配了相應的府邸給他,現在還沒有撤銷,除此之外,還有一座院子,是陳永所贈,這騎手所去的,就是這么一處地方。

但他進去沒有多久,就一臉疑惑的重新出來,隨后直奔城門而去。

另一邊,首光寺外的佛評還在進行中。

在佛支佐提議之后,他先是讓人將齋飯奉上,因為預料到來的人不少,因此這齋飯準備的著實量大,但味道就不能奢求了。

等飯后,眾人的情緒重新平復下來,在明法僧的引導下,話題終于是轉到了佛評之上

“法潛啊,你的這個手筆,亦可賽過很多過往的佛經之鑒了。”

有了江都王的倡議,眾人也是從善如流,順勢就翻看了佛經,隨后一一對比,那王衍輕咳幾聲,就稱贊起來。

他現在也想明白了,到底是自己家族的后輩,不能真的拆臺,真想了解陳止的法論,完全可以等佛評之后,反正人又跑不了,現在不如給江都王一個面子。

況且,竺法潛的這個手記,確實是十分難得,如果不是出了法論這一檔子事,恐怕單是這本手記,就要鬧出不少的風波。

尤其是當眾人攤開筆記,按著上面的一些標注,去翻找佛經的時候,這種感觸就更為明顯。

“真是沒想到,連我這樣對佛經一知半解的人,看了這手記之后,再看佛經的時候,也有茅塞頓開之感!”

劉近翻看了一本佛經之后,居然露出了一絲虔誠的表情,他接著說道:“我感覺到了心靈的安寧,也察覺到了真正的追求,過去雖也聞佛,看過幾部佛經,但如今想來,都是望文生義,潦草理解,絲毫也沒有半點真正的領悟在其中啊。”

不只是劉近,其他的幾名大家看完之后,同樣是贊嘆連連。

這個說:“佛經之說,果是發乎于心,令人平靜。”

那個則言:“這一句佛經,我過去總以為只是勸人向善,現在才明白,其實有超脫之意,難怪過去再往下面看去,總覺得還缺了點什么,現在想來,是我的境界不夠啊!”

還有大家就總結道:“這也是這本手記的功勞,去偽存真,剝去層層迷霧,直至佛經之妙,否則我等焉能一下子就參悟通透?”

其實這事也不奇怪,如劉近這般的音律大家,又或者其他擅長丹青等的大家,本身就頗為感性,剛剛因為法論而心神激蕩,再借助竺法潛的手記,進一步領悟了佛法,自是覺得精神上有所升華,是以心情激蕩。

但這樣的評價,著實讓江都王他們松了一口氣,幾名僧人也是微微定下心來。

這諸多僧人,如佛圖澄、佛支佐、比丘首陀等,都是歷經考驗的,定力過人,就是年齡稍輕,背景不凡的竺法智和竺法潛,也是沉浸佛法多年,早就有了泰山崩于面前而心不動的定力。

只是今日的事,實在是關系到佛教的傳播,他們這群僧人,都有一種責任感和肩負感,涉及到弘揚佛法的事,他們就無法保持鎮定了。

陳止的法論一出,讓他們一個個都有些亂了陣腳,生怕今日的事虎頭蛇尾,為他人做嫁衣,如今見事情到正軌,終于放下心來。

“只希望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五僧對視一眼,有了這般念頭,他們算是知道陳止的厲害了,以前還不覺得什么,只覺得是一個有些名氣的名士,但年齡不大,所以有些自傲,當然了,這個自傲的觀感,其實是明法僧灌輸給他們的。

但正因為如此,在宣揚佛評的時候,明法僧明里暗里的對陳止貶低,他們才會視而不見,現在卻忍不住生出一縷悔意,不過,他們多少都放心了,畢竟想來陳止有一本法論,已經足夠驚奇了,后面該不會有什么意外能撼動佛經傳揚了。

有著同樣心情的,還有那江都王了。

佛評的誕生,除了僧人們弘揚佛法的念頭趨勢,還要靠著他這個當權郡王的推動,江都王參與其中,如何不知道明法僧的小動作,只是他與明法僧也是老相識了,明法僧的江水寺,就在江都王的封地邊上,兩邊常有往來。

明法僧對陳止的一點報復之舉,江都王本部放在心上,在他看來,陳止再怎么厲害,依舊是個年輕的士人,就算創立了諸評,但人在北疆,對洛陽的影響力,難道還能比得過他這個當權者。

萬萬沒想到啊,對方只是送了一本來,就把他苦心經營的局面,給攪得一塌糊涂。

“好在現在是歸正軌了,可不能在讓陳止的事,給攪和了”這位郡王心有余悸的看了不遠處的趙遠一眼。

趙遠今日可謂大出風頭,不光是揚了陳止的名望,還報了前面被反復駁斥的一箭之仇,如今見眾人的樣子,他也是心滿意足,不打算搞事,心里謀劃著的,無非就是怎么給陳止的白紙做廣告了,不然自己這么一搞,事后陳止問起來,別人只知法論,不知陳氏白紙,那可就尷尬了。

趙遠的心思,也讓他整個人顯得安穩許多,這讓盯著他觀察的江都王松了一口氣。

“既然趙遠沒了搗亂的心思,后面只要不再刺激他,相信就不會有什么事了,但話又說來了,陳止是厲害,本王過去小瞧了他,但以他的年紀,能做出一本法論,已經是邀天之幸了吧,估計也不會有什么后手了,否則以這趙遠的性子,也不會這么快就老實下來。”

江都王是怎么都不會想到,那本被眾人看重、推崇,乃至將會引起洛陽風暴的法論,其實只是一個大型廣告,陳止的真正目的,其實是要賣紙。

估計王衍等人如果知曉此事,胸口必然要堵上一口氣了。

但此時那蘇遼,看著當前的情況,就在焦急之中。

“怎么事?這就開始講佛法了?不說法論了?那紙呢?這么趙遠他鬧出了這么一出,最后也沒人說紙的事啊,這么好的機會,如果不利用起來,事后不知道要花費多大的功夫,我交差的時候,也要降低一個評價。”

帶著這樣的念頭,蘇遼就有些進退維谷了,有心上千提醒一下,但前行幾步,剛到臺邊,想到自己的身份,就有躊躇起來。

這他要是跑到前面,在這么莊重的地方,以世家幕僚的身份,提醒一位名士要想辦法販紙,那傳出去可不是什么好聽的事。

殊不知,他的這番動作,卻落入了一個有心人的眼睛里。

這個人,就是樂起。

樂起的情況非常不妙,別看佛評似乎歸了正軌,但他從被王衍斥責之后,就一直游離邊緣,以王衍的地位和威望,樂起可以想見佛評之后,自己的處境絕對不好。

再加上他有心針對陳止,結果陳止拿出了法論,隱隱和竺法潛的手記并駕齊驅,未來手記若是出名,法論就會隨之,自己今日所為,也會跟著流傳,若是兩傳世,那

“我豈非遺臭萬年?”

這個念頭一落到心里,樂起整個人都是一個激靈,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大恐懼,一種死都無法瞑目的恐懼壓在心頭,促使著他整個人,都在思索著要如何擺脫這種境遇。

現在,蘇遼的表情和舉動,落入了他的嚴重,頓時就讓樂起生出了猜測。

和江都王一樣,他也很清楚,以趙遠的性子,不該這么容易、這么迅速,而且一言不發、也不嘚瑟兩下,就歸于平靜。

“或許是陳止的法論,還有什么缺陷,或者背后有什么隱患,否則這個蘇遼,不至于這般模樣,欲言又止的,似乎有什么話要提醒趙遠,偏偏又不敢當著大庭廣眾之下,把話給說清楚!”

他自是認得蘇遼的,也知道此人是陳止的幕僚,這時一見那樣子,就有了猜測,隨后朝明法僧看了過去。

后者同樣在對他點頭。

好其他僧人不同,直接主導了對陳止的貶低,明法僧也有著和樂起一樣的擔憂和恐懼,因而他們的立場,已經和江都王、五僧等人有了偏差。

因此,在眾人都沉浸于竺法潛筆記和佛經的比對,氣氛轉而融洽,也沒了爭吵、漸漸安靜下來的時候。

明法僧卻若有若無的說了一句:“這佛經可以導人之思,使人明我,或許比之單純的論法,在境界上更高吧。”

眾人聞言,微微一愣。

而樂起則不失時機的道:“其實只看這筆記,其實更勝一籌,蓋因這筆記中所記錄的,其實還有翻譯佛經的方法,涉及更廣,那佛經成百上千,在身毒之地傳承無數年,涵蓋各方,嚴格論起來,其實遠遠超出了單一的學派領域啊!”

場面頓時更安靜了。

這話什么意思,稍微品味一下就能知道了。

連江都王都馬上明白過來。

你們這是還要搞事啊!

但不等有人開口,趙遠已經一躍而起,他的臉上閃爍著怒意,從懷中取出一本,直接砸在樂起的臉上。

那頁數雖然不多,但運用了新的造紙之法,是以格外堅韌,砸在臉上,立刻就讓樂起整個臉火辣辣的生疼。

他一把抓住東西,滿臉怒意的朝趙遠瞪了過去。

“你這是何意!”

“我都想息事寧人了,正打算過后再把陳兄的白紙,推薦給諸位大家,沒想到你卻不知好歹,也罷,也罷,你就好好看看吧!”趙遠一邊說,一邊走上前球,一巴掌打在樂起的手肘上,用明顯練過的手法,打酸了樂起的胳膊,將那拿來,臉上露出了心疼的表情,打量了一眼,又揚起來。

“不是說不局限于一家學派么?正好,我這還有一本陳兄的,諸位且觀!”

完美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搜索關鍵詞,各種任你觀看

新書、、、、、、、、、、、、


上一章  |  冠絕新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