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新漢朝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后悔事【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后悔事【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后悔事【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6日  作者:戰袍染血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戰袍染血 | 冠絕新漢朝 
第三百四十一章世間多有后悔事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

第三百四十一章世間多有后悔事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

陳華是最近才抵達洛陽陳府的,這到來之后表現的非常低調,每日也是深居簡出,連其他陳家子弟的邀請,都一概推辭——

這陳華乃是下邳名士,在江左都有名氣,再加上又師從名師,在陳家之內的名氣極大,過去不管抵達哪里,只要有陳家子弟,都會對他發邀請,或者請教學問,或者吟詩作對,好不逍遙。

但這一次,他來到洛陽,卻這般蟄伏,其他陳家子弟心里都知道原因,因為先前《師說》一文的事,在場的眾人也都知道這前后的緣由,所以沒有人多言。

卻沒想到,等到這品評會之后,陳華卻突然活躍起來了,前后串聯,號召起了這一次的聚會。

和之前一樣,這一次,其他的陳家子弟,也都知道陳華所求為何,但沒有人敢隨便說破,因為陳止眼下乃是實權官僚,就算其他陳家子弟的心里再怎么有想法,也不會愚蠢的說破。

不過,被陳華直接針對的陳梓,卻是輕笑一聲,出聲道:“陳華,你召集我等過來,圖謀為何,諸位都是心知肚明的,那也不用說我什么,陳止的行事如何,你是最清楚的,難道還敢小瞧他?或者說,你又有什么資格小瞧他?他乃是征北將軍,又有實權,受族中重視,你也敢非議他?”

陳華被說的臉上難看,眉頭一皺,淡淡說道:“過去可沒看出來,你陳梓竟是個馬屁精,可惜你在這里說的話,陳止可都聽不見。而且,他很快就會自身難保了,這品評會之后,直接得罪了眾多的書院,下場堪憂。”

“哦?聽你這話的口氣,莫非是知道什么?”陳梓絲毫也不動氣,反倒笑了起來,“你若是知道什么,那就該給族祖說一說,他老人家可是早就說了,值此關頭,家中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陳華卻笑了起來:“笑話,這個難關,乃是他陳止自找的,與我等有何關系?為何要與他同心協力?”

陳梓搖搖頭,嘆息道:“你不愿與人同患難,莫非只想同富貴?世上焉有這般好事?我實話告訴你吧,陳止之前就派了人來,將自己的打算,給家中透露了些許,叔祖早就默認,這相助陳止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你與其在這里上下串聯,不如思量著如何輔佐,這樣一來有著同族情分,你過去和陳止的一點恩怨,能算什么?日后自有好處。”

陳華眉頭一皺還要再說,但陳梓則干脆起身,不愿意在待下去了,轉身就走。

他一邊走,還一邊說著:“本以為你蟄伏這些時日,是在反省,突然召集諸多兄弟,是要說什么感想,沒想到還是這般看不清形勢,真是令人令人失望,我也就不陪著你在這里了,否則傳了出去,讓陳止誤會了,那可就得不償失。”說話的時候,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沒有再說什么,徑直離開。

“膽小如鼠!竟然害怕陳止!陳止現在自身難保,難道還能將我等如何?”

看著陳梓遠去的背影,陳華的心中一陣惱怒,面龐更是漲得通紅,覺得被人小瞧了,便說了些硬氣話,想要找回場子。

但話音落下,卻又有幾人站了起來,猶猶豫豫的對陳華說道:“兄長,我等想到還有事要做,實在是對不住了。”言下之意,也是要離開。

“你們也要走?”陳華的臉色當即就變了,但那幾人也顧不上其他,又說了幾句,就匆匆而去。

看著幾人遠去的背影,陳華粗喘了幾口氣,臉色不愉。

但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隨后又有幾個人,零零散散的起來,找著各種借口,也一一離去,到了最后,竟然只有聊聊四人還陪在陳華身邊。

實際上,這并不奇怪,這聚集于此的陳家子弟,很多本來就不想得罪陳止,不過是礙于陳華的面子,不得不來,現在有陳梓帶頭,其他人抓住機會,哪能放過,自是先后離去了。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不少人是從眾,本就沒有什么主張,聽陳華說的有道理,再聽陳梓所說,也覺得極是,因此本著中庸的念頭,也趁勢離去。

“這群人,被眼前的局面迷惑,被陳梓的一番話亂了思緒,做事沒有遠見,不足與之為伍。”

那剩下的四人,就有人這般說著,安慰著陳華。

陳華濃烈的喘息著,好不容易平息了心中的不快,然后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對剩下的四人笑著,又說了起來,但眼前的情況,已經不允許他再有太多的選擇了,最后草草了事。

他們幾個并沒有注意到,就在自己等人交談的時候,在這不遠處的,一片被樹枝遮蔽的走廊上,太仆陳永正立于其中,朝這邊看著。

待這場聚會差不多三場了,陳永才搖搖頭,對身邊侍候的管事說道:“讓陳華那四個人都回去吧,以后也不用重用了。”

陳永說的輕巧,但聽在那管事的耳中,卻讓他心中一凜,忍不住道:“華少爺其實也是為家族著想,并非針對止少爺,而且他乃是咱們下邳陳氏的俊杰,這……”

“既是陳氏,那就不分彭城還是下邳,陳華所為,不管出于何等想法,但值此關頭,真以為陳止倒下,家族還能獨善其身?”

那管事聽到這里,徹底不敢開口了,只是點頭稱是,也知道自家這位老太爺,是鐵了心的硬撐陳止了,這心里不由有些疑惑,因為陳華所言,也并非一無是處,是有這種可能的,為何自家老爺,卻硬是要支持陳止。

他卻不知道,陳永考慮的更多。

“當初陳止斬殺了匈奴小王子,我就發現此子行事非同尋常,或許可成大器,但讓人看不出章法,也有可能讓陳家因此蒙受牽連,凡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是以才有讓他暫止的想法,但既然如今他已經登上了仕途,那情況就不一樣了,我相信張家也好、徐家也罷,就連那荀家,都不會單純想要給陳止難堪,陳止只是一個突破口,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以陳止為突破口,攻訐于我!”

畢竟是官場老兵,這個道理陳永如何看不出來,所以不管陳止所作所為,到底有沒有章法,至少是現階段而言,他陳永必須全力支持陳止。

陳華連這個都看不出來,留在洛陽也是個禍患,說不定反倒要被政敵利用,難道還留著他過節?當然是盡早打發回去,他召集子弟過來,是來幫襯的,不是來給自己找麻煩的。

不過,管事還沒把消息帶過去,就有人通報,說是陳止來了。

“來的正好,老夫也有話要問他,將人帶到正堂。”吩咐了一聲,陳永就轉身回去。

同樣的,陳華他們也得知了這個消息。

“我料想他也該來了。”陳華作勢,居然想要去面見陳止,還帶上了那跟隨自己的四個人,“不要覺得此舉冒失,現在去找陳止當面對峙,對整個家族都有好處,可以當面揭開他的謊言!”

其他四人雖然有些猶豫,但事已至此,也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也都同意下來。

但事情并不像他們想的那么順利,當陳華帶人過去的時候,甚至連正堂都接觸不到,就已經被管事帶人攔下來,隨后就接到了一個讓他有些難以接受的消息——

“什么?這是什么意思?不讓我過去?莫非他陳止和我們不一樣?他能做的事,我們連湊上去都不行?”

管事只是陪笑著,但心里卻很清楚,陳華確實是摸不清自己的斤兩,他豈能與陳止相提并論?

不過,這話他是不敢說出來的,甚至連陳永打發他五人離開的消息,暫時都沒有表露,否則就看陳華現在的樣子,指不定要弄出什么事來。

就在陳華被阻擋的時候,陳止已經在正堂見到了陳永,邊上還有陳梓相陪。

一刻鐘后,陳永點點頭,說道:“守一啊,你既然把打算都說清楚了,那家中自是全力相助,我這就派人出去,給外面的流言添一把火。”

“多謝叔祖。”

陳止致謝之后,陳永又問道:“那接下來這一個月,你就主要與大鴻臚那邊聯系?那我可要提醒你一句,那位大鴻臚趙珉不是好相與的人,你凡事得多注意一些,有什么事就多來找我商量。”

“守一謹記。”陳止點點頭,忽然話鋒一轉,“另外,還有一事要與叔祖講清,這一個月里,我會邀請洛陽的各路大家,琴棋書畫皆要涉獵,因此要提前做些準備。”

陳永微微一愣,跟著才道:“看來你真的是所圖不小,可是要老夫動用人脈,幫你聯絡?”

陳止搖搖頭,卻道:“并非如此,而是府中有諸多琴譜、樂譜,又有許多事物,我是想要來這里,時常練習。”

“什么?”陳永一臉錯愕,著實沒有想到,陳止會提出這么一個要求,“你是要在這里練習音律一類?這與邀請各方大家,有何聯系?”

陳止就道:“那些大家,可不是輕易就能服人的,再說了,這背后還有人在干涉,所以要做準備。”

時間流逝,轉眼七日時間已過。

洛陽,羅家,羅勛的屋舍外面,那外廊之上,正有兩名青衣小廝低聲交談。

“聽說了么,昨日那左廉家中,又有不少人拜訪,其中還有人大老遠從荊州遷來的,就是為了讓他品評文章的。”

“可不是么,這才幾天啊,聽說那左家門前,日日人流不息,不少人都是慕名遷來,想讓他給品評,真是不得了。”

“你說這事離奇不離奇?那左廉雖然也是洛陽名士,文章出名,但不少名望都是靠著祖上的余蔭,要是論文章的,哪里比得上咱家老爺啊,結果現在這些人就都認準他了,原本沒三兩天還有人來咱家,想讓老爺品評,現在倒好了,都一窩蜂的沖到其他家去了。”

“我聽說啊,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那個太樂署的品評會,這城中都傳了,說是這品評會能評出文章第一,五位大家乃是當世頂尖,連皇上都認可,有朝廷在背后撐腰,要是能得到他們五人任何一人品評,都可以身價倍增,得到的評語,更是無從質疑!”

“這個我也聽說了,其實我有件事沒說呢,之所以覺得離奇,還是左廉本來名氣就不如咱家老爺,但比起左廉,其余四位大家的家里,更是非同小可,那古優等大師的家門前,早就排起長長的隊伍了,一直排到巷口,勸都勸不走啊!”

“誰說不是呢,唉,真是可惜啊,當初要是咱家老爺接受了那太樂令的邀請,咱家現在也得威風了。”

這邊一個小廝還在嘀咕,猛然見到對面的同伴,朝著自己擠眉弄眼,這心里猛然一突,臉色當即就變了,一轉頭,看到臉色陰沉的羅勛站在身后。

“老爺!”

小廝的皮鼓下面好似裝了彈簧一樣,一下子就從座位上彈起來,然后趕緊就告罪起來,心中忐忑,這背后非議自家老爺,可是不小的罪名,真要是追究的話,足以讓他被發配到城外的田間,那和內宅仆從比起來,這待遇可就是天壤之別了。

他的這個擔心,并非杞人憂天,因為這府中里里外外,誰不知道自家老爺自從幾天以前,聽說了那五位大家的消息之后,心情就有了變化,任誰都能看出不快。

隨后,這府中的人,要是有人不小心提到了品評會、五位大家和兩家書院等名詞,都會惹得老爺不快,輕則只是眼神責備,重者甚至還有直接的斥責。

不過,這次的情況卻有好轉,在那小廝說的話被羅勛聽到,羅勛的眼神頓時更加兇惡,卻沒有多說什么,只是留下一句,將大少爺叫過來,隨后就一言不發的回屋了。

那小廝頓時長松一口氣,坐倒在外廊之上,但身邊的同伴就提示道:“還不趕緊去通知大少爺,你還想挨罵不成?”

“對對對!”


上一章  |  冠絕新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