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新漢朝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

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06日  作者:戰袍染血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戰袍染血 | 冠絕新漢朝 


精心準備的棋局,被人迅速破開,別人聽聞了,可不會想里面的緣由,第一感覺就是布下棋局的這個人,實在是能力不行,才會讓人這么快就破開了。

以這樣的水準,去挑戰外族高手,無論是誰心里都會低估,這氣勢無形中就衰減了許多,而且也會成為姜義的負擔,當他增加額外的壓力。

所以最好的選擇,無疑是再次退避,至少要等到陳止抵達了臨沂,再做決定。

姜義聽到此言,沉默片刻,然后搖了搖頭,說道:“既然已經上路了,自然沒有退縮的道理,何況我這次北上,還是得了求援書的,若是畏懼不往,那成什么人了?”

姜虎聽了,已經明白了自家少爺的打算,心里暗暗嘆息,應了下來。

就這樣,車隊向北。

時間流逝,待得傍晚降臨,陳止他們的車隊在一座村鎮落腳。

“在此鎮休歇一晚,明日午時之前,就能抵達臨沂了。”左清第一時間做了介紹,然后車隊眾人分散下來。

這個村鎮不大,不過離著官道不遠,來往旅人、行腳商人不知凡幾,所以客棧倒是不缺,乃至很多民戶將自家加蓋和騰出幾間房,專門在每年來往之人最多的時候,拿出來給人住宿,以賺些錢貨。

最近因為杏壇論道、王家文會等等的緣故,這南來北往之人眾多,以至于這個小鎮早已經人滿為患,陳止他們抵達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空著的客房了。

只是,一聽陳止等人自報家門,就有不少人主動讓出來房間,陳止等人自是不能太過厚顏,一番交涉后,就拿了兩間房,打算幾個同睡一間,將就一晚后,就再次上路。

隨后,就是絡繹不絕的拜訪,等應酬完了,夜已經深了。

“這名聲太大還真不是什么好事,陳兄,我總算是明白,為何你在出發之前,就勤練武技、打熬身子,原來就是為了應付這樣的場面啊。”

當回到房間,劉綱長舒一口氣,癱坐在坐席上,若是讓劉家長輩看到了,免不了對他一番數落,說他毫無儀態。

不過,此時的劉綱真的是累的不行了,因為那些過來拜訪的人,比起開陽縣來說,更加混亂,著實要耗費不少的精力。

“劉兄,你怎么說也只是附帶,陳兄才正主,你看他還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你卻成了這般,我看你真的挑個時間,好好打熬筋骨了。”陸映微微搖頭,一邊說著,一邊跪坐下來,姿態標準,只是若有人站在他的身后,就能看到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濕。

陳止與其他人這個時候也坐了下來,幾個人準備說些話,就各自安眠了,新加入的左清、周延、魯靖并不在此。

只是這邊還未開口,就有急促的敲門聲傳來。

然后不等陳止等人反應過來,那門就被推開,跟著就有一人進來。

眾人循聲看過去,都認出是趙興的一名家仆,隨即都疑惑起來,因為此人過去都頗為穩重,如今不僅冒失推門,臉上更有一絲慌亂之色,來到屋子里,甚至顧不上問候,就來到趙興身邊,低了一張紙條過去。

趙興一臉疑惑的接過來,取開一看,這臉色登時就變了,甚至那額頭上有汗水流下來。

其他人看著他的樣子,都是疑惑莫名,平日里趙興可都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此時因為一張紙條就神色劇變,其中內容讓人好奇。

不過,趙興不說,其他人倒是不好追問。

好在趙興沒有隱瞞的意思,直接將直跳遞給陳止,然后神色凝重的看重人,低語道:“諸位,東海王去金墉城了。”

“什么金墉城?”劉綱聞言先是一愣,跟著心中一凜,隨后瞪大了眼睛,最后倒吸了一口涼氣,整個人愣在原地。

其他的人的反應沒有他這么強烈,但也都是神色大變,就連陳止看完了紙條上的內容,都是眉頭緊鎖,半晌說不出來。

金墉城,乃是帝都洛陽的一角小城,本來也沒什么特殊的,但如今但凡是失勢的皇族,卻多數都會被遷移到里面住下,而今里面還住著幾位嬪妃、太后,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位廢太子劉岐。

這位廢太子乃是先帝長子,后來被廢,改封為河間王,但從來沒有回到過封地,一直居住在金墉城里。

所以,這個金墉城乃是皇室的冷宮。

東海王身為宣武之子,自然是根正苗紅的皇族,他進入了金墉城,這其中的政治意義,不問可知。

陶涯從驚訝中回過神來,壓低聲音,小聲問道:“這怎么突然之間,東海王會進金墉城?未免有些太不對勁了,他東海王可是權傾朝野啊!這個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趙興搖搖頭道:“我這里也只有這么一張條子,乃是離京之時,和家中約定,一旦有什么大事,就會第一時間送來消息,但是詳細的內容肯定不會寫在上面,防止節外生枝,從心中的標記來看,不是假的。”

“這樣的消息,足以震撼朝堂,不知道代表了什么。”連陸映這樣并無多少心思在仕途上的,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都露出了擔憂之色。

陶涯皺眉說道:“這段時間種種消息,可謂風起云涌,先是武鄉侯領軍北上,然后突然被撤職,隨后武鄉侯就回朝,現在北邊的兵事不知如何了,結果朝堂先爆出了這樣的消息,還是這樣的事,唉……”

劉綱卻突然說道:“既然是武鄉侯回朝之后,東海王突然入了金墉城,那這兩件事之間是不是有什么聯系?趙兄,不知道你這消息里面,可有和武鄉侯有關的消息?”

他這話一說,眾人都是一愣,隨后神色各有變化,目光都落到趙興身上,后者只能是搖頭苦笑,說道:“這些都只是猜測,要說有什么頭緒,著實說不上來,當下也只能繼續等消息了。”

陳止這個時候問道:“那趙兄,你這是要回去?”

趙興搖搖頭,苦笑道:“這事只是通知我知曉,讓我在這里注意一點,我去不去,對大局真的是毫無影響,自是不用回去。”

陳止笑道:“那不就是了,這朝堂之事遠在天邊,與我等的關系不大,諸位就不要放在心上了,還是想一想即將到來的文會吧,這個才是當務之急啊。”

他是看到幾人愁眉不展,所以出言安慰。

“其實,我最近了解了一些情況,在東海王之前,不是也有兩位王爺曾經當權,如今一個回了封地,一個也在金墉城中,但朝堂變化,我在彭城之中并無察覺,可見這朝廷的變遷,對并不會影響到地方。”

陳止話中提及的王爺,并非杜撰,其他人一聽,略微放下心來。

不過,說出這些話的陳止,其本人的心里卻并不輕松。

“眼下的變遷,還只能算是政、變,表面上影響不到地方,但朝堂變化必然帶來政策的反復,這種影響不會立即浮現,但肯定最終會波及政權各處。”

等眾人睡下,吹熄了燈火,陳止還在思量著此事。

“況且,從我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最近幾年之內,已經有了幾次政局變化,這可不是什么好勢頭,如今還只是政治顛覆,若是日后發展成了軍事爭奪,那可就不是什么好玩的事了。”

帶著這樣的念頭,他沉沉睡去。

等到了第二天,車隊在鎮中之人的送行中,重新啟程,這車上眾人的興致都減退了幾分,氣氛有些沉悶。

周延、魯靖不明所以,有心詢問,但因為關系不夠,不敢貿然開口。

在這種氣氛中,車隊終于駛入了臨沂進內。

一入此地,沿途的村鎮就顯得秩序井然起來,就連在田中耕作的農夫都顯得比其他地方的從容。

“不愧是王家根基之地,已經有了幾分江南氣息。”

看到了這樣的景象,車上的凝重氣氛轉淡幾分,陸映更是品評起來。

在往前走,人群也密集起來,比之開陽縣猶有過之,但卻沒有那種熱鬧的味道,反而多了些許淡然,那行人更是不慌不忙。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一看就是練過功夫的人在街上行走。

“這些人怕是游俠之流吧?墨家分支的傳人。”劉綱注意到的,就是這些練過的,因為在開陽縣,幾乎看不到這種人物,此處卻聚集了許多。

邊上左清就解釋起來:“王家多有倡導,所以境內風氣寬松,因此這類游俠也常來,如今又有文會之事,他們當然不會錯過。”

“有意思,這下又能開眼界了。”劉綱聞言,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來。

結果這邊車隊還沒走入臨沂城,車隊后面忽然一陣騷動,就見一群人蜂擁而來,邊走便喊道:“敗了!敗了!那位一言公子姜義,兩局連敗,如今已經擋不住匈奴小王子的路,讓開了道了,那小王子已經走了!”

這群人有如狂風一樣涌來,轉眼掠過,那呼喊的話語傳入城中,讓陶涯等人面面相覷。


上一章  |  冠絕新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