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絕新漢朝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冠絕新漢朝 >>冠絕新漢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

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7日  作者:戰袍染血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戰袍染血 | 冠絕新漢朝 


胡入中原固然可怕,可如果中原沒變成篩子,外族也無法輕易進來,更不要說站穩了。

“聽劉綱的描述,無論是蜀地李家,還是北方的匈奴劉淵,都沒造成原本的破壞性,依著原本的歷史,王彌在受挫之后投靠了劉淵,現在局勢不同,但終究是個隱患……”

想著想著,陳止忽然醒悟過來。

“如今不比過去,就算我知道王彌的危害性,也是人微言輕,一個普通的世家子弟,只不過書法過人,如果只說書法心得,或許能被他人重視,要是說起國家大事、軍事看法,根本沒人會買賬,必須……”

驀地,一個念頭蹦入腦海,讓他暗暗嘆了口氣。

“也罷,如果天下又亂了,我上哪逍遙去?看來得盡快提升名望了,等名望夠了,再出言才能有些作用。”

確定了想法,陳止卻覺得這個節奏不太對,不是說好了重生種地么?

但他終究還有放不下的事,不得不把目標向上稍微提高一點。

“不能不管,也不能摻合的太深,州郡聞名就差不多了,足以和一般的上品士族子弟結交,發揮一下影響力,配合一些手段,積蓄名望,可進可退,以防不測,畢竟現在的局面,比原本的歷史要好。”

想著想著,陳止和劉綱又聊了幾句,既然顯露了兵家造詣,他也就不再藏著掖著了。

陳止也看出這個劉家子弟志向不凡,有心在兵家一道上有所作為,自然欣賞——按經歷過的歲月來說,陳止可比劉綱可大多了,因此這個欣賞就有些長輩指點晚輩的意思了。

伴隨著劉綱求教的態度變化,陳止心中那枚銅錢表面,光暈也越來越多,慢慢變厚,不再是薄薄的一層。

這讓陳止很是在意,并且大致摸清了光暈增加的原因。

“傳授了一點兵法給劉綱,令銅錢表面聚集了光暈,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學問,是否也有效用?是只有劉綱、或特定的人才能引起銅錢變化么?另外,這光暈有何作用?這些都還沒搞清楚……”

陳止思考著,對面的劉綱卻神色亢奮,滿心欣喜,看向陳止的雙眼都隱隱泛光。

最開始的時候,劉綱對陳止的語氣還有些不習慣,可是不過寥寥幾句,就解了他的不少疑惑,這一番交談下來,更是獲益匪淺,自然喜不自勝。

等日頭西沉,傍晚將末,劉綱意識到時候不早,才不得不告辭。

“今日和世兄一談,獲益匪淺,世兄有大才,希望今后還能教我。”告辭的時候,劉綱恭恭敬敬的給陳止行了一禮,這才戀戀不舍的離開,看得小書童和門房一陣咋舌。

怎么這彭城有名的才子,來的時候還很瀟灑,走的時候面對七少爺,就跟個學生一樣恭敬了?這一下午,倆人在書閣里干了什么?

陳止送過劉綱,依舊回來,探查著心中銅錢的變化,推算原因和效用。

“等賭館那邊動手了,也就該抽簽了,銅錢既然與簽筒都在心中,那就到時候再看銅錢的變化,現在么,就先安穩讀書。”

陳止是安心下來了,可劉綱卻興奮無比,在回家的途中,品味陳止說的那些話,越是想、越是品味,越覺得簡單的話語中,隱藏著深刻道理,需要揣摩、推敲。

他這么想著漸漸沉迷進去,等回到劉府才回過神來,然后急不可耐的直奔屋子,拿起一疊兵家心得,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這些心得,有些是他憑空想象記錄下來,幻想著自己如果身為軍師,領兵打仗的時候,碰上了各種敵軍,要怎么對付,如何抵御。

除此之外,就是回憶的看過的兵書內容,加了些自己的見解記錄下來,但更多的還是疑問,那些想不通的地方,也都記了下來。

此時再看,那不少疑難竟然都迎刃而解了,頓時心情舒暢,根本安靜不下來,于是就拿著幾張紙離開屋子,在院子里漫步,一邊看,一邊笑,完全的沉浸進去,物我兩忘。

他的這幅模樣被劉緲看到了。

從劉綱回來,劉緲就注意到這個弟弟的情形不太對,先是神情恍惚的進門,然后直奔屋子,這會又拿著幾張紙在那看,一邊看還一邊傻笑。

“這情況不太對啊,我這兄弟難道遇到什么好事?”

劉緲正在疑惑著,殊不知身后,有兩個丫鬟也看到了劉綱的樣子,正竊竊私語、隱晦的指點著,不時輕笑,一副見過不少、了然于胸的樣子。

不過,丫鬟不敢過去問清楚、印證想法,劉緲這位兄長卻沒什么顧忌,見狀就走了過去,正要詢問,卻見一名男子從里院走出來,寬面大耳,留著八字胡,正眉頭緊皺,神色凝重。

一見這個人,劉緲、劉綱都放下手中的事,問候起來。

“四叔。”

“哦,是你們啊。”

這人一見劉氏兄弟,眉頭疏解開來一點,露出笑容。

此人名為劉仰,是劉太公的第四個兒子,是劉緲、劉綱的叔叔,身居彭城縣縣尉一職——東漢末年以來,世家壯大,三互法名存實亡,無法約束地方大族,本地人為官掌權的人逐漸增多。

“最近功課做的怎么樣了?”看著兩個杰出的侄子,劉仰壓下心頭煩惱,詢問起來,“篩選在即,我這兩天就忙著給幾位尊者送帖,請他們出來做考官。”

“哦?可是彭城的幾位名士?”劉緲眼中一亮,忍不住追問起來。

彭城為彭城郡的郡首,還是過去的徐州治所,聚集有不少家族、宗族,也有自己的名士,這兩三年災禍頻發、因治搬遷,因此受到影響,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自己的底蘊的。

劉仰撫了撫胡須,說道:“這個不方便給你們透露太多,不過你們也該知道了,青州的那位書癡也來了,按著上面的意思,估計也會邀請他。”

“青州書癡王奎?那可是飽學之士!”劉氏兄弟頗為驚喜,擔任篩選的考官越是有名,對他們這些參加的人就越有好處,一旦通過,就能傳揚名聲,成為品狀的根基,有助于中正官做出正面評判。

之前彭林與王家妹子相交,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至于能否通過篩選?

如果連劉氏兄弟都通不過,彭城郡估計能通過的也沒有幾人了。

劉仰又說道:“都是說不定的事呢,聽說與書癡同來的,還有位青州地界的貴公子,年齡不大,來歷不凡,書癡對他很是恭敬,縣中正在探查此人的來歷,你們也多留意些,最近幾天見到了年輕的貴公子,不要起矛盾,試著結交。”

“再富貴,能比得上抵達留縣的那一位?”劉緲卻不以為意,貴靜書院在等候貴人的消息,現在已經不算秘密了,隨著那人抵達留縣,他的身份也明朗起來——

諸葛嫡系,游學天下以養望。

諸葛家,乃上品大族,在某些方面的政治能量,比之皇室也不逞多讓。

“總之,小心無大錯。”劉仰也認可了劉緲的說法。

劉綱則問了起來:“四叔剛才眉頭緊鎖,就是憂愁這件事么?”

“哦,正要跟你們說這個事,”劉仰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讓你們最近行事收斂、謹慎一些還有個原因,就是最近縣中不怎么太平,有毛賊蠢蠢欲動,你們可得留心一些,遇事不要強出頭,要懂得明哲保身。”

劉緲點點頭,劉綱卻追問道:“四叔是憂愁怎么對付這些賊人?”

“正是,這兩天我就要調動人手了。”劉仰點點頭。

劉綱遲疑片刻,卻道:“那四叔一定要先調查清楚,不可貿然帶人,得先搜集情報,確定能平息賊寇,再調動人手,不然的話,四叔你親身犯險,實在讓人擔心。”


上一章  |  冠絕新漢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