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件張楠與農博升都十分熟悉的越越窯青瓷小碗,其中一個已經破成好幾瓣。
這里是非洲紅土區,而紅土恰恰是對瓷器保存最不友好的酸性土壤!兩件小碗表面都坑坑洼洼,被腐蝕得夠嗆,乍一看都快成陶碗。
張楠取過完整的那只仔細看了看,放回后又拿起一片殘片瞅了瞅,這才道:“還能看出點蓮花刻紋,不是小窯口的廉價品,能算當時的高檔貨。
用的是肧體盛匣缽里與火分離燒造法,肧胎薄,胎質也細,殘留的這些釉色看著還晶瑩,標準的唐代中期上林湖窯口特征。
姐夫,我沒看錯吧?”
表姐夫的表姐夫,喊姐夫沒錯。
上輩子那會就懂越窯,前些年掃蕩甬城展覽館那次,還向農博升好好請教了各時代越窯的特點、區別,所以這會有這一問。
“沒錯,標準的唐代中期越窯精品,有錢人,估計還得是有錢又有那么點權力的人才會買的上等瓷器。”
農博升早就研究過了。
余下還有一柄銹蝕得不成樣子的鐵刀,款式倒是唐代前期流行款,帶有環首,環首下還套著個銅箍。
是橫刀。
酸性土,真是文物的死對頭!
這個銅箍倒并不是刀格,因為這刀壓根沒真正意義上的刀格。
唐代前期的橫刀很多還帶著漢環首刀的遺風,根本就沒刀格什么事,最多就是在刀柄前段箍上一道小銅圈做固定。
沒刀格,不怕被對手削了手指?
對此張楠沒去研究過真實的歷史原因,但有自己的見解:后來小鬼子的刀都有刀鐔,也就是刀格,因為人家鬧的是村戰,一對一的時候估計不少。
漢唐雄風,打起來就是真正的大戰!
勇猛上前,配合鉤鑲、盾牌,環首刀、橫刀是簡簡單單的刺、砍就行了,哪有多少機會一對一大戰幾回合的,你以為拍三國呢!
盾牌、鉤鑲與鐵甲才是防護,環首刀、橫刀壓根不需要承擔什么防守的功能,完全的進攻型武器,要刀格何用?
沒刀格,那大力刺擊時,手會不會因為握持不夠緊,又沒刀格阻擋,結果順到刀刃上去了?
不會!
因為環首刀為了節省工時,又不影響刺擊,所以有了那個環首!
通過系麻繩、手放麻繩里,然后手腕轉一圈勒住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刺擊時繩子就會勒住手腕不超過柄,刀也不容易脫手。
至于眼前這柄出土橫刀上的那個銅圈,位置挨著環首,根本就不是刀柄前的那個固定圈,農博升說這是已經腐蝕消失的刀鞘口上的銅箍。
“和我們在蒙古高原上發現的那幾柄漢環首刀一樣,連刀柄都塞在刀鞘里邊。”
張楠也認得,因為自己有。
這邊跟著的兩個女人,查莉不僅見過哥哥的收藏,當初還是在蒙古高原上一道挖的匈奴單于墓區,見過同樣特別裝具的環首刀,所以不奇怪。
甄筱春腦子里就覺得有些奇怪了,順口問了句:“刀柄都塞刀鞘里,這怎么拔出來?”
張楠一聽,笑著道:“有環首啊,刀鞘最后一段是平滑的,握上一順,拔刀一點不比后世刀裝麻煩。”
今天無心寫作,這個是今早寫的,其實才半章。
下午老婆上班的廠子突然封廠,全員核酸檢測,起因是有個業務員去看病,陽。
雞飛狗跳,還好最后那位再次檢測是陰性,全廠緊急檢測似乎也沒問題,虛驚一場,但那家廠很晚才解封回家。
還以為咱也得隔離了,一堆的準備工作,工作上的、生活上的,還好最后虛驚一場。
吃不消了,睡覺,明天繼續更新。
(本章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