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華夏文圣第九百一十章 甲骨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華夏文圣 >>重生之華夏文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一十章 甲骨文?

第九百一十章 甲骨文?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8日  作者:射手座李不二  分類: 都市 | 職場 | 娛樂明星 | 射手座李不二 | 重生之華夏文圣 


射手座李不二:、、、、、、、、、

蘇懷這個故事說完,華夏文聯眾人都是微微笑了起來,這個故事明顯是在諷刺,剛才費馬挑出的三個例子,都是像是“鳩”的解釋一樣,純屬硬掰啊

費馬頓時心里是又驚又怒,驚訝的是,蘇懷隨口說一個故事,里面竟然有多漢字象形的極深的探討,怒的是,這小子指桑罵槐,完全不畏懼他這位聯合國理事。

難道他就不打算屈服,和蘇富比集團交涉關于華夏文物的事宜?雙方撕破臉可對誰都沒好處……

想到這里,費馬不由怒目望向蘇懷,冷聲道:

“蘇先生,你故事說完了,你到底想說什么?”

蘇懷笑道:“我想說的很簡單,那就是蘇軾為什么拿這本書跟王安石開涮?就是因為王安石跟開頭的文章和費顧問你犯了同樣的錯誤,用歷史上出現、定型較晚的楷書字形來解釋漢字的本意……”

費馬剛想爭辯,卻聽蘇懷解釋道:

“漢字在演進過程中,經歷過象形化、線條化、筆畫化三個階段,我們現在看到的最早成體系的漢字是甲骨文和金文演化而出的,金文的象形程度比甲骨文高。

甲骨文、金文、籀文被稱為大篆。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把大篆改造成小篆,底層官吏在書寫小篆時又加以簡化,形成隸書。隸書在使用中又演化出草、行、楷三種字體。楷書的標準到唐朝才定立,是五種字體中最晚的。漢朝的人是以篆書為基礎來解釋字義,尚有許多訛誤,更何況貴方團隊以楷書為藍本了……”

這一下子,費馬臉上的輕蔑和嘲諷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種警惕和驚訝。

怎么回事?

這蘇懷怎么知道金文、籀文,這些專有名詞?

明孝陵出土的文物中,應該是沒有相關記載的吧?

而且這金文、籀文他們的蘇富比集團的文物中是有些記載的,可這個甲骨文是什么?

費馬都沒有聽說過,難道說蘇懷虛構的……?

不可能……蘇懷既然能說出金文、籀文,就證明他絕不是在信口胡謅。

費馬好奇中,沉聲問道:“那就請蘇先生解釋了。”

蘇懷在桌子上,畫出了兩非常奇特的文字符號,好像是一個文字的演變,然后在最后寫出了“牛”和“半”兩個字,對著上面解釋道:

“你們看,這就是最早的甲骨文的‘牛’和‘半’。

‘半’字從八從牛,“八”是分的意思,比如“分”字,從八從刀,就是一刀將東西分為兩半。

所以“半”字從牛。這些古文字形經過線條化和筆畫化的學演變,已經很難看出最初的字理了,這樣的字僅從今文字形是無法分析的……”

蘇懷說其實極為晦澀難懂,但是依照他畫出的甲骨文字符,金文、籀文的演變過程,在場的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出,‘牛’‘半’兩個字的最初來歷。

費馬望向了哈佛歷史學院的兩位院長,兩人滿臉震驚,都恨不得把連湊到紙上去研究了。

蘇懷繼續邊畫那些奇特的符號,邊解釋道:

“‘方’字的情況與‘牛’、‘半’相類,都是古今字形演變造成的差異。

‘方’字的甲文象耒形,徐中舒《金文詁林》認為當訓為‘一曰臿土謂之坺’的‘坺(垡)’,即耕地翻土之義。

如唐·韓愈《送文暢師北游》:余期報恩后,謝病老耕垡。

至于它后來有了方形、方向的意思,則是同音假借的緣故。

‘圓’的演變過程略有些復雜,最初形體作“○”表示圓形的意思,后來在其下方加了一個鼎形,因為絕大多數的鼎都是圓形的,意為鼎口的圓形,繼而“鼎”形類化為“貝”形,即為現在的‘員’,再后來在‘員’字之上加了一個‘囗’,就成來現在的‘圓’……”

蘇懷這番解釋,引經據典,《金文詁林》《送文暢師北游》卻并非是明孝陵中的資料,范主席和華夏文聯眾人,心里都暗叫不好。

現在可是編匯官方字典,可是不能用民間資料來引用的啊!?

如果費馬提出質疑,這該怎么收場?

范主席等人都不約而同地望向費馬,卻發現費馬不單單是沒有抓住機會出聲刁難,反而眼神出露出震驚的神色,仿佛像是聽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

不光是范主席等人,就連范龍佩理事心中都很疑惑,費馬怎么會是這個反應?

可馬上!他們就想到了一個可能性!那就是蘇懷提到的《金文詁林》,很可能在蘇富比的文物中就有記載!

所以,費馬才會如此吃驚!

蘇懷繼續,畫著甲骨文解釋著:

“這‘出’字甲文從止從凵,‘止’象腳之形,其本義是腳;‘凵’即是‘坎’,地下陷也。

人類早期曾以地**為居,這個‘凵’很可能就是居住的地**,‘止’的腳形是朝外的,所以‘出’就是象從坎**中走出之形,隸變以后,類化為兩山相疊的字形。

‘重’的早期字形從人從東,‘東’象橐形,是一個兩端扎起的大口袋,所以‘重’字象人負重之形,義即為重。

后來將‘東’的一豎與‘人’字表示腿的豎劃合并,再在下邊加上兩橫,或為飾筆,或為羨劃,與字義無關。

‘重’字到小篆都看不出所謂‘千里’的樣子,朝鮮方面的資料是依小篆字形將其析為‘從壬東聲’,雖不正確,總還算是靠點譜。

所謂的‘千里’重,也是隸變時類化的產物……”

蘇懷一番解釋完,心里也是感嘆,還好,他別的古漢字不行,可這甲骨文卻是必修課,教材他是學過,現在能用得上了。

他沒注意到,費馬看著他的表情已經徹底的變了,不光是費馬,范龍佩等理事也是一樣。

因為,所有人都在想同一個事情。

蘇懷能掌握這些他不該擁有的知識,是不是華夏國內又發掘了新的古代皇陵,發掘了就連蘇富比集團都沒有掌握的古代珍貴文物……?

難道這世界,又要迎來華夏文化新一輪的飆風……!?

相關、、、、、、、、、


上一章  |  重生之華夏文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