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空文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入“木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超星空文明 >>超星空文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入“木星”

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入“木星”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1日  作者:永恒熾天使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永恒熾天使 | 超星空文明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有一句話說得好:在適當的時機,用正確的方法,用合適的問題,問對了人,這就是通往每一個新現的跳板。

這里面時機、方法、問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幾者有機結合,才能順利地通向成功!

在接下來一直持續幾個月的觀察中,周晨他們終于摸索清楚了“木星”投影出現的規律。

它每隔二十八天出現一次,每次出現伴隨光幕展開六十分鐘,投影呈現二十五分鐘,光幕徹底消散五分鐘,合計九十分鐘時間。

在摸清楚了這些規律之后,周晨開始計劃對投影內部進行探測。在預計的投影還沒有出現之前,海神號就已經提前貼在光幕不遠的地方,等到光幕散去木星呈現的那一剎那,數百架小型探測器便從遙遠的地方沖刺而來,在投影剛剛呈現的下一秒,就以非常快的度一頭扎了進去。

地球艦隊的指揮大廳里,巨大的屏幕此刻被分割成數百個小的屏幕區塊,每一個區塊都顯現著一架探測飛行器的實時傳輸畫面。

其中有三個屏幕區塊特別大,那是本次行動最為核心的三架探測器。

由于“木星”投影的大小與真實木星幾乎一致,所以從兩極處進入要比從赤道線上進入距離中心點更近一些。它的兩極半徑為669oo千米,若要在二十五分鐘內抵達中心點,且不考慮撤離的話,每秒鐘至少需要達到446千米的度。

這個度非常快,只見探測器飛入木星投影之后,屏幕當中馬上出現了一片黃蒙蒙的模糊畫面,雖然沒有捕捉到任何有價值的影像,但指揮大廳中包括周晨在內的所有人卻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探測器在如此高下沒有立即燒毀,說明之前的猜測是正確的,這確確實實只是一個投影而已。

“匯報相關參數!”周晨目光盯在屏幕上,一邊下達著命令。

“探測器傳感器顯示,探測器表面溫度為零下四十度,溫度曲線未生變化……”

“海神號量子雷達顯示,各探測器飛行軌跡正常,當前度為每秒446千米,度曲線未變化……”

監控人員忠實地將探測器的各項飛行數據匯報過來。

周晨微微點頭,下達命令道:“啟動一號、二號、三號探測器的推動引擎,加至5o千米每秒,其余探測器保持原!”

“是!”監控人員迅向海神號那邊下達著指令,很快從海神號雷達構筑的三維球體中便看到了三個紅色的標記點開始加,其余數百個探測器則依舊保持著原來的度向中心點逼近。

二十分鐘后,三個沖在最前面的探測器距離中心點只剩下75oo千米,再過兩分半鐘,就將抵達中心點了。而其余數百個探測器距離中心點依舊有13ooo千米的距離。

這時候周晨又下達了指令:“讓剩下的探測器分出一半開始制動,另一半保持原繼續往中心點前進!”

兩分半鐘后,最先抵達中心點的三個探測器一陣晃蕩,從三維球體當中消失了。

又過了兩分半鐘,后續百來個抵達中心點的探測器也66續續從三維球體當中消失。

接下來整個木星投影開始收縮,五分鐘后投影完全消失,與此同時,那些在投影區域進行了制動的探測器因為沒有進入中心點,而且也沒能離開投影區域,所以在三維球體中顯示出了墜毀的信號。

如此,周晨等人很快就得出了幾個結論:

一、投影區域內可正常實行加或減,不受外部干擾!

二、木星投影開始收縮時,所有在收縮范圍內的飛行器全部墜毀,說明投影收縮階段對周圍造成擾動,伴隨高度風險!

三、順利從中心點消失的探測器,并未匯報墜毀信息,但卻從量子雷達中消失!說明量子雷達的糾纏量子在裸露下生了退相干,無法通過中心點!

四、一百多個探測器的消失,勾畫出了一個以中心點為球心半徑為3oo千米的半球體,這個半球體實際應當補全成一個球體,這個球體即通向未知領域的通道。

“立刻對探測器進行聯絡,看能不能與它們建立聯系!”周晨沒有任何遲疑,當即下達了命令。

如果彼此還能建立量子通訊鏈,那么后續工作便能有效展開,那自然是極好的,可是如果量子通訊鏈無法建立的話,那就麻煩了。這等于說與探測器失去了聯系,我們無法再知曉探測器在另一端生了什么!

不過周晨他們在這次試驗之前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每個探測器的內部都設置有相關的處理預案。如果通訊鏈無法建立,那么探測器就會根據預案對另一端進行探測記錄,并在下一次投影展開的時候回到入口處,再高沖回到海神號所在的位置。

由于另一端的情況完全未知,所以數百個探測器的預案各有差異,但總歸都是怎么探測、探測多遠的距離,以及怎么返回、何種度返回的差異,細節之處便不再贅述。

“量子通訊鏈建立成功!”

監控人員報出的結果瞬間令所有預案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這是所有設想當中最佳的結果,隨著海神號再次與探測器建立通訊鏈,整個指揮大廳立刻充滿歡樂,大家彼此交流,一時間熱鬧非凡。

“把探測器那邊的畫面切換過來!”周晨笑了笑,語氣非常輕松。

不多時,幾百個畫面便出現到了大屏幕中。

這是一個非常空曠的地方,中央處是一顆碩大的恒星,這顆恒星的大小大約是太陽的14倍,為這片區域提供著光明,而且從探測器返回的畫面來看,這顆恒星似乎還是這片區域唯一的一顆恒星!

沒有璀璨的星輝,更沒有密集繁華的銀河,周圍有的,只有數量還不好估計的行星反光,密密麻麻的行星反光昭示著這片區域有著許許多多行星。

“讓探測器組成密集陣,開啟量子雷達,我們要盡快拿到關于這片區域的第一手資料!”

這時候的周晨心情一片大好,目前的跡象顯示,這里應該是一片樂土,至少從行星如此密集來看,他有非常大的把握在這里找到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這對現在的地球艦隊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一百多個探測器聚集到一起,很快組成了一個簡易的球體量子雷達面,旋即數不盡的糾纏量子釋放了出去。

八分鐘后,糾纏量子行進了1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一個三維球體初步建成,共有七個行星天體進入到球體范圍內。

二十四分鐘后,探測范圍擴大到半徑3個天文單位,中央恒星進入球體范圍,同時現了行星天體三十六個。

一個小時后,探測范圍達到75個天文單位,共計一百五十六個行星天體納入探測范圍。

兩小時后,探測范圍達到15個天文單位,共計現行星天體九百六十個。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超星空文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