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召虎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召虎 >>漢末召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皋,虎牢!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1日  作者:秋風知了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秋風知了 | 漢末召虎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秋風知了本章:

二百里雒陽往東北的鞏縣、成皋一帶,原本平坦的地勢驟然崎嶇起來,洛水在這里與黃河交匯,嵩山在這里與邙山聚首。

這里是雒陽的東大門,七十年前,后漢一代才女班昭在晚年之時跟隨兒子曹成從雒陽前去陳留赴任,途中經歷鞏縣、成皋,留下了“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之嘆。

鞏縣崎嶇,而成皋縣位置更是高峻,是黃河南岸一段突出的山體,滔滔黃河向東奔流,至此而止,繞道向北,環繞成皋高地,又向南繞回,一路東去。

成皋之上,筑有城池,這里曾是周武王之弟虢仲的封地,稱東虢國,后來周穆王姬滿“柙虎”于此,因此成皋又有“虎牢”之稱!

秦時在這里設立關口,名為虎牢關,然而幾經毀壞,到靈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六年前,大將軍何進在此設旋門關,取班昭“看成皋之旋門”之意,然而附近的百姓還是稱這座關口為虎牢關。

而此時,東方旭日剛起,天色尤未全亮,張遼便站在虎牢雄關之上,觀察著地勢,不由心生感嘆。

難怪虎牢關赫赫有名,這座雄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關下山嶺交錯,谷道崎嶇,自成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消有三千兵馬在此,便可制守雒陽東大門,防范來自東面的兗、豫之敵。

從虎牢關往東數十里,就是汜水,東南是滎陽,西北是敖倉,再向東數十里又過汴水,便是一路坦途,歷經卷縣、原武、陽武、中牟三四百里,直至豫州邊界的酸棗縣,也就是關東諸侯東路十萬大軍駐扎的地方。

不過酸棗各路諸侯每日只在那里置酒高會,無心西來,十萬大軍徒耗糧草,禍害郡縣。

娘的,這幫諸侯自酸棗慷慨盟誓之后,轉眼就把誓言拋到腦后,十萬大軍滯留在酸棗縣,戰又不戰,退又不退,與虎牢相隔三四百里,連對峙也算不上,實在令人無言,索性大軍西來,一場大戰,分個勝負,也好過這般情景。

至于后世虎牢關赫赫有名的三英戰呂布傳說,怕也是虛談了。如今公孫瓚還在幽州與劉虞明爭暗斗,根本沒有參與討伐董卓之戰,而劉備應該還在四處奔波,沒去投奔公孫瓚,至于呂布,還在邙山之中辛勤挖掘帝陵呢。

“文遠在想什么?”張遼身邊一個中年大漢問道。

此人正是中郎將徐榮。

關東諸侯起兵之后,董卓便命中郎將徐榮領一萬騎兵、五千步卒鎮守成皋,拒關東諸侯于虎牢之外。徐榮到任后,將一萬五千士兵分作三批,五千鎮守虎牢關,其余一萬則出虎牢,五千向東南鎮守滎陽,五千向西北鎮守敖倉,互為犄角,拱衛虎牢。

聽聞徐榮詢問,張遼看向徐榮:“徐兄,小弟在想,是不是應當將兵力再向前布置,過汴水,駐守廣武山霸王故城,甚至可以再向前馳騁于卷縣、原武之間。否則關東賊兵一旦占據了霸王故城,隔汴水與我等對峙,則敖倉危矣,又成四百年前高祖與霸王對峙之勢,我等東出豫州亦難矣。”

四百年前,楚漢爭雄之時,高祖劉邦和霸王項羽便是在這里圍繞成皋、滎陽、敖倉與廣武山,二人各占據一半光霧山,隔著鴻溝也就是汴水,足足進行了兩年半的對峙拉鋸,雖然最終劉邦憑借關中地利優勢,從南北出擊,迂回攻擊項羽后方而占據上風,逼迫項羽簽下鴻溝之盟,但這一場對峙打得十分艱苦。

因而張遼想著徐榮可以將兵力越過汴水,駐扎另一半廣武山,則向東完全占據地利優勢。

徐榮嘆道:“奈何兵力不足,還要防范潁川。”

張遼點了點頭,徐榮的防守雖然有些保守,但不可謂不縝密,出了虎牢之后,從滎陽便分成兩路,向東是豫州,向南是潁川。潁川太守李旻和豫州刺史孔伷兩萬大軍在滎陽之南,不可不防。

徐榮贊嘆道:“文遠的練兵之法,著實令某心服。”

張遼笑道:“徐兄過譽了,徐兄麾下的精銳鐵騎,才令末將垂涎三尺哪。”

徐榮不由哈哈大笑。

說來張遼調至成皋協助徐榮駐守虎牢關,但他如今是猛虎都尉,與中郎將徐榮只差半格,并沒有直接從屬關系,只是受其節制,因此他在徐榮面前也放得開。

而徐榮是遼東人,跟隨董卓多年南征北討,功勛卓著,除了后來的呂布,他是董卓麾下唯一一個非嫡系中郎將,可見其能,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他在董卓麾下頗受涼州人的排擠,養成了冷酷寡言的性格,麾下將士平日里對他也頗是敬畏。

不過徐榮對張遼倒是一見如故,或許是二人在董卓麾下有著相同的境遇吧,幾天的相處,張遼的性格也與他很是相投,二人談笑無忌,倒令徐榮麾下那些將士大為驚奇。

二人談了幾句,天色便已是大亮。

張遼笑道:“徐兄,該去操練兵馬了。”

徐榮大笑道:“不錯,同去!”

精兵固然是打出來的,但平日里也必須操練不懈,不可有一日怠慢,二人顯然都明白這個道理。

下虎牢城關之時,張遼忍不住望了一眼東南。

數日前,他抵達虎牢后,先見了徐榮,然后便親自護送唐婉出虎牢關,過滎陽,直至潁川。

潁川那里有豫州刺史孔伷和潁川太守兩萬兵馬駐守,他卻是不能去了,但又相求古采英、左慈和蘇婳父女,加上張健帶了百數親衛,護送唐婉回家。

他并不想唐婉離開,但唐婉母親病重,他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反對,只是他心中也明白,唐婉這一回家,怕是輕易不能再回來了,甚至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這就是亂世,他還沒有地盤,連自己都是東征西討難以自顧,又哪能保護唐婉,或許她回家去也能安穩一些。而尹氏,他則托付給了師母張氏照看,離開小平津時,他在左慈的提醒下,派史阿刺殺了那個鬼鬼祟祟的平縣令丁平,那是董璜的走狗,他不可能留個禍患在那里。至于蘇婳,跟著左慈東行保護唐婉了,張遼也希望她能一直跟著唐婉身邊保她。

安頓好了一切,張遼也忽然明白了霍去病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意思,去年初見董卓時他說出這句話,不過是為了緩和氣氛,但如今卻感到了其中的另一番意味。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固然是一種豪氣與志氣,卻也是一種責任,身為將軍,連年在外征戰,便是有了家,也無暇顧及,更讓妻兒擔憂,反倒不如沒有,全無牽掛,一心立業。

摸著身上唐婉給自己縫制的衣服,腦海中拋去唐婉離開時哭泣的身影,他大步走回成皋。

他麾下四千多士兵全部帶來了,成皋以西已經是一片焦土,正適合大規模練兵,步兵騎兵配合,縱橫馳騁。

如今正當一心練兵,只有盡快具備實力,才能守護自己的一切。

而且如果他沒記錯的話,歷史上駐扎在酸棗縣的東路諸侯并不是全無行動,有一個人曾領兵西進,這個人就是曹操。

曹操不同于其他關東諸侯,他與孫堅一樣,多次帶兵,都有著豐富的用兵經驗,不可小覷。

張遼期待著能與曹操一戰,既然這亂世之中戰爭難以避免,那自己就主動迎上,與天下英雄一較長短,更在血與火中歷練出自己的精兵,迅速壯大實力,以施展胸中抱負。

而早在他護送唐婉離開時,就派出了楊漢和二百斥候兵,打探這三四百里方圓的一切情報。

張遼始終最重視的就是戰前情報,左慈遲早要離開,他便要迅速培養和用好這些斥候兵。好在這些斥候兵原本有不少人就是周邊諸縣的游俠,頗是熟悉,打探消息可謂事半功倍。

三日之后,斥候回報,有一支兩萬人的兵馬從酸棗縣出發,一路西行,旗幟為曹、鮑。(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漢末召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