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圖書館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定諤那只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黑科技圖書館 >>黑科技圖書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定諤那只貓

第一百八十三章 薛定諤那只貓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1日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吾誰與歸 | 黑科技圖書館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在燈火輝煌的智能科學學院里終于傳出了歡呼聲,聲音之大,就是其他三個分院和交通樞紐都能聽得到他們的歡呼聲。

這是怎么了?這是聽到那些歡呼聲的不明吃瓜群眾們的的心理活動,這種歡呼聲,實在是讓他們不明所以,而朱誠選擇將這個消息悶在肚子里,悶聲發大財。

他的單原子捕捉計劃完美成功,這讓他停滯了這么久的量子科學終于可以前進一步,這一步的意義,是讓量子計算機的基礎難題化為了烏有,只要再解決幾個問題,量子計算機的問世,將不再是紙上的東西。

這個東西如此困難的原因,涉及到了太多太多東西,人類從一開始研究物理的時候就在問,光是什么?物質又是什么?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長達5000年之久,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解決。

朱誠到現在也被一個問題困擾所困惑,那就是他捕捉到的單原子足夠多,而且可以幫助他建立以“薛定諤貓”態系統高容錯的量子計算機核心,量子cpu,我們可以單純的理解這個cpu等價與上十萬億硅片cpu的計算能力。

薛定諤貓,是物理學到現在懸而未決的一個命題,無數人為此提出了假設,雖然在波爾和海森堡的努力下,配合德國的數學家馬克斯玻恩,提出的幾個猜想算是勉強解釋了薛定諤那只貓的猜想,但是它依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命題。

而且很長時間籠罩在所有物理學家的心頭。

玻爾曾經這樣形容量子學和量子力學:“如果任何一個人在聽到量子理論的時候,沒有任何困惑,那么他一定沒有聽懂。”

薛定諤,這名奧地利的物理學家留下的一個外號,名為虐貓人。

而他試圖闡述的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態原理。

在一個密閉的容器里有一只貓、有一個毒氣桶、有一堆放射性物質,還有一個控制毒氣桶開合的蓋亞計數器,這個計數器可以測定放射性物質發射的的粒子。

放射性物質有50的幾率發射一個粒子,有50的幾率不發射粒子。當蓋亞計數器測出粒子的時候,它就會打開毒氣桶,然后把貓毒死。

當然這只貓很有可能是極其幸運的,放射性物質沒有發射粒子,這只可憐的貓就會幸存下來。

那么問題來了,這只貓在人們沒有打開盒子的時候,這只貓是活的還是死的?

當觀察者打開蓋子的一瞬間,就可以觀察出這個貓的死活,波函數alive(存活)活貓函數,波函數dead(死亡)死貓函數,如果貓死了,觀察者的動作,殺死了這只貓。

但是在我們沒有打開蓋子的時候,放射性物質處于一種衰變或者不衰變的疊加態,而這個貓就是一種生或死疊加態。

一只貓同時是死的又是活的?它處于不死不活的狀態?未免與常識的沖突太大,同時從生物學上看,這也是咄咄怪事,如果我們的貓會說話,它又能講述處何其離奇的生死疊加態呢?

而薛定諤這個偶爾間的思考也激起了人們的討論,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變成了宏觀粒子的不確定性。誕生了大名鼎鼎的不確定原理。

這個理論讓數學這個人們科學的攻堅利器失去了他的作用,讓物理大廈轟然倒塌。

他的表述非常簡單,只有一句話,我們不能同時觀測到一個量子的位置或者他的速度,如果我們想要觀察一個量子的位置,我們就必須用最短的波長的電磁波去測量,但是無法測量他的速度。

如果我們想要觀察量子的速度,就必須用足夠長的波。這樣我們就不能測量他的位置。

而一個具體的物體,有了位置沒有速度,有了速度沒有位置,何其可笑!

不確定理論,同樣也困擾了朱誠,他現在的量子計算機的核心,“薛定諤貓”態系統高容錯的量子計算機的cpu非常重要。

他不是憂心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而是現在他完成了光子的“薛定諤貓”態,完成了原子的“薛定諤貓”態,如果他接下來完成他的cpu——分子狀態的“薛定諤貓”態。

那下一步是什么?病毒的、單細胞、多細胞組織以至于人類的“薛定諤貓”態?

確認位置,就不能確認速度,確認速度,就不能觀測位置,在主觀世界既存在也不存在,但是又確切存在的人嗎?

他現在面臨的就是他現在掌握了一大堆單原子。

現在他們的速度足夠低,那么他就無法觀測他的“量子”的位置,如果他將冷凍結束,那么他的就可以觀察“量子”的位置,但是速度過快,“量子”就會掙脫他的陷阱逃逸。

這并不是加固牢籠就能解決的問題,牢籠本身也是多個原子構成,如果冷凍結束,那么這個牢籠就會散開。

所以,他很困惑,他應該怎么找到他的原子的位置呢?如果沒有原子的位置,量子計算機的cpu,根本沒辦法誕生,這才是重中之重的問題。

他摸了摸頭上的頭發,知道如果無法解決這個的問題,那么他的量子計算機根本不可能存在。

在研究量子計算機的時候,他首先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冷凍原子,這個問題在朱棣文的液氮加激光的光學糖漿中解決,第二個問題,是有效的捕捉單原子,這個問題在智能科學院完美解決。

現在面臨第三個攔路虎,他的“量子”如同幽靈一樣,如果升溫,加快原子的運動速度,那他之前做的事情,就是毫無意義。

他現在有兩個工具可以借鑒,第一個是一個古老的學派,名為哥本哈根詮釋。這個工具,是建立在一個佯謬上,佯謬是看起來錯誤,但其實是一種在科學界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佯謬不是悖論那種邏輯矛盾的命題。

哥本哈根詮釋:物理學中的任何實驗,不管它是關于日常生活現象的,或是有關原子事件的,都是用經典物理學的術語來描述的。不管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都可以、都是可以用經典力學來解釋和描述。

例如現在朱誠對他的牢籠里的單原子非常感興趣,并且用某種方法觀測到了單個原子的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置,雖然這個測定,根據不確定原理是不準確的。

但是這個不準確在一個有限的范圍之內,用數學工具幾率函數,將可能存在的誤差表示出來,他就可以“大概”測量出他的單原子的速度和位置。

這樣“大概”的使用單原子的方法,是大名鼎鼎的量子計算機“dwave”采用的方法,名為退火算法。

這個計算機相當強大,擁有512個量子位的編碼,但是退火算法的計算結果,有概率正確,有概率錯誤。

這對于較真的科學家來說,是完全不能忍受的事情!同樣,朱誠也不能忍受!

第二個工具,名為分形宇宙,在這個位面貓是死的,在另外一個位面,貓是活的。

休·埃弗萊特提出一個名為“多世界詮釋”,這個詮釋對應的是哥本哈根詮釋。

指出兩只貓都是真實的。有一只活貓,有一只死貓,它們位于不同的世界中。

當我們向盒子里看時,整個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兩個位面。這兩個版本在其余的各個方面都是完全相同。

唯一的區別在于其中一個位面中,原子衰變了,蓋亞計數器測量到了放射性粒子,放出了毒氣,把貓死了;而在另一個位面中,原子沒有衰變,蓋亞計數器沒有反應,貓還活著。

如果愛因斯坦還活著,他一定會非常贊賞這個論點,并且加大力度的支持,因為他曾經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至今影響著物理學的發展。

但是設想一下,我們因為光子、電子、原子、分子的這種不確定,我們真的需要將這個宇宙分形嗎?

每一個電子的跳躍,每一個光子的衍射,在鍵盤上敲打的每一個字符,都可以創造一個宇宙?

那么,自大爆炸以來,究竟有多少個宇宙被創造出來了?宇宙的數量每秒鐘都在以駭人聽聞的速度增長?

這個理論似乎是要為了解釋一個小小的電子的衍射而興師動眾的創造一個龐大的宇宙?

宇宙這個蒼天大樹的主干上,到底有多少分支,長出了多少個分形宇宙來?

朱誠忽然覺得自己的頭發會又稀薄幾分,如果使用第一種工具,哥本哈根詮釋,他就必須要“差不多”、“大概”、“可能”、“似乎”這樣的去做實驗,這樣對于他這個有科學素養的人來說,完全不能忍受。

如果要用第二個“多世界詮釋”的工具,那好了,那整個宇宙呈現一種幾何速度的膨脹,我們每進行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創造一個宇宙出來,何其可怕!

而實驗室所有的人都準備慶祝的時候,看到朱誠滿臉愁容,聲音慢慢的小了下來,一個大膽的助理,弱弱的上前,問道:“老大,我們試驗成功了,你為什么不高興?難道是實驗有誤?”

“我們已經通過了原子干涉儀,讓單原子干涉條紋浮現,但是我們又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啊!”(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黑科技圖書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