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三百八十一章 【信我者,得重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一章 【信我者,得重生】

第三百八十一章 【信我者,得重生】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5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寇十五郎本章:

地面之上,木屋廣堂,此時又是另一番景象。

高臺之上,群魔亂舞。大鼎烈焰熊熊,四周鼓排聲聲,戴著鬼怪面具的夷人,繞臺狂舞亂跳直如抽風,嘴里更發出“吼吼!呼呼!喝哈!”各種怪叫聲。而戴著青面獠牙青銅面具的翁指,則立于臺中。周圍群夷環繞,如眾星拱月。

如果說伴舞的夷人是極動,翁指就是極靜。鼎爐騰起的一股股青煙,撩繞他周身,人在臺上,如在云中。這原本是飄飄如仙的境界,卻因他那陰森恐怖的青銅面具,無端變成修羅場,令人無法直視。

不過,翁指要的,或許就是這效果。

翁指在臺上形如木偶,但他嘴里卻發出各種意義難明的咒唱,嘎啞的聲音,經面具過濾后,更為沉悶暗啞。然而奇怪的是,廣堂雖闊,但每一個人都能聽清這咒唱。這奇異現象,更增添了耶朗的神秘感。

如果張放在場,自然會明白,這廣堂的構建格局必有聚音效果,而且是一流的聚音。夜郎傳承千年的文明,自有可觀之處。

高臺之下,黑壓壓一片,不分身份高低,人人均跪地。因為在此刻,翁指就是竹王,竹王就是翁指。

臺下跪滿一片,人人面容虔誠,嘴皮頻動,其中不乏匍匐在地者。那情形,如果諸邑君長齊聲誦念“焚我殘軀,熊熊烈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憐我世人,憂患實多……”嗯,妥妥的光明教眾即視感。

臺上的翁指在裝神弄鬼,臺下最前排首位的夜郎王務邪最為配合——貌似說配合并不恰當,因為他的內心比任何人都虔誠。

然而,這虔誠在聽到一個畏畏縮縮的隨從悄聲稟報后,頓時破壞殆盡。

“有人沒到場,有人中途離場。”

“什么人沒到?什么人中途離開?”

“鞠季沒到。漏臥侯、句町王、進乘侯、西隨侯四人中途離開……”

“什么原因?”務邪濃眉豎起,殺意森然。

隨從擦汗,聲音微顫:“去鞠季的府上敦請了……”

“我不問這個。鞠季不來,后果他自己兜著。那些本已來的人,為什么又走了?”務邪顯得十分惱怒。

隨從湊得更近,聲音愈輕:“同并侯原本也是要走的,但到了門口猶豫一陣又退回來。小的問了他,據他說,是漢使隨從,那個叫韓重的,勸他們離開。”

務邪腮幫子鼓起幾道棱,捏了捏拳頭,仿佛漢使那張令人嫉妒的面龐就在眼前。

“那個韓重用什么理由勸的?”務邪這話是從牙縫里擠出。

隨從的表情很奇怪,想說又不好說的樣子。被務邪兇狠的眼睛一盯,脫口而出:“信我者,得重生。”

“什么什么?”務邪兇狠的表情一下變懵逼。

隨從的表情比務邪更懵逼,苦著臉道:“小的也不知啥意思,就是這六字,再問也問不出別的來……”

務邪擰巴著臉,想半天也不知是啥意思。他當然知道那個漢使的扈從絕不止講這么六個字,但人家肯對一個身份低微的隨從透露這信息,算是看在他這夜郎王的面子上了,想再多問自然不可能。也罷,等儀式結束后,把所有跟漢使扈從對過話的長帥們全找到過一遍,不信問不出名堂。

“漢使那邊情況怎樣了?伴使有沒有傳消息過來?”

“沒有,要不……我派人去看看?”

務邪頷首,不知怎地,一想起漢使,他心里就有點惴惴不安。也不知能否讓他中招,如果不是儀式正處關鍵時刻,他真想親自看個究竟。

“看住大門,從現在起,許進不許出。”務邪最終還是按捺住焦躁,臉上恢復虔誠,“沒有緊要事不要再打擾我,打斷祈愿是對竹王的不敬。”

隨從喏喏退下。

當東寨地上地下各自動作時,西寨那邊也已行動起來。

期門郎都是漢軍精銳,其中不乏長安勛貴家中的庶子庶孫,堪稱大漢文化素質最高的部隊。不但體質好,技能過硬,紀律性更是不用說。想也知道,地位尚在羽林郎之上的期門郎,作為戍衛皇宮的中堅力量,相當于現在的中央警衛團。別的不說,紀律一項,比技能更過硬。

而夜間行軍,最重要的,就是紀律。

趙書海按富平侯的要求,張放一行剛離開,就立即召集下面的隊率、什長集合,告之突圍之事。等隊率什長們都消化得差不多后,開始分派任務。

有布置草人燈火迷惑山頂監視的,有將輜重糧秣澆上火油的,有督促期門士整裝待發的,有先行為大部隊探道的,有率力士撲殺西寨夷人衛士的……

在布置任務的整個過程中,期門隊官目光頻頻打量站在一旁的一個人。

趙書海布置完后,才為隊官們引見:“這位是鞠季義士,今次能否順利脫身,全仗義士相助。”

鞠季忙行禮道:“在下不過區區一介商賈,豈敢當義士高名?趙給事謬贊了、謬贊了……”

趙書海早已得富平侯吩咐,要善待此人,突圍中要盡量配合對方。加上又是有求于人,自然客客氣氣,言行禮敬有加。

天色完全暗下來后,王府那邊傳來消息,漢使離開廣堂,到別院歇息——這是約定行動的時刻。而此前所有準備及行動都已圓滿完成,漢軍精銳,執行力果然不凡。

是時候了。

漢使居所前的平場上,一百三十余期門士,三十余役夫,加上全部馬匹(俱為從長安隨行漢人,包括馭手、庖丁、腳夫等)整裝待發。至于還有數十頭牛、騾,只能棄之。此外尚有一百多從牂牁調來的役夫,俱是是夷人,便將他們全部趕到別院里關起來。縱使日后夜郎人發現人去寨空,想來也不會遷怒同族并下手吧。

鞠季安排了幾個忠心仆人(夷人),分別守在寨門、輜重及使節居所,密切關注東寨動靜。一旦東寨有所察覺或接到鞠季的信號,立即點燃輜重糧秣。既可擾敵,又可避免資敵,一舉兩得。

趙書海借著寥寥幾根火把,望著黑壓壓的人群,沒有做更多動員,聲色俱厲說了簡單三句話:“人銜草,馬銜枚,沒有火把引路,后面的人拉著前面的人。掉隊者生死由命,無令發聲者斬立決。出發!”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