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 奸 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 奸 細】

第三百五十五章 【有 奸 細】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6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正文第三百五十五章有奸細

六月,張放奉天子令,在一百三十多期門士(掌執兵送從,等級高于羽林)護送下,持節出使夜郎。同樣的是出使,張放這次跟上回的張匡又大不一樣。張匡的倚仗就只有一根節杖,而張放,卻有一支即將動員起來的強兵。

早在一個月前,金城郡假司馬萬年,就率領一千二百多麾下勁卒,抵達牂柯郡,就任牂柯都尉。與此同時,敦煌、武威、張掖等郡各聚兵千余,取道關隴,進駐巴蜀,與牂柯駐軍形成東西合擊之勢。而數以千計的船載糧秣,正源源不斷輸往兩郡。秣馬厲兵,戰云四合,直指西南——牂柯、犍為。

五月中,這支五千河西勁卒所組成的大軍總指揮,新任牂柯太守走馬上任——他就是原金城郡軍司馬,陳立。

陳立,益州臨邛人,先后任連然縣長、不韋縣令、魚復水關都尉、金城郡軍司馬。陳立以前任不韋縣令時,就有剛毅果斷之風,當時土著皆畏之。金城郡是大漢與先零羌最前沿接觸地,百余年來,漢羌之間發生過多起戰爭,規模之大,戰斗之激烈,僅次于漢匈之戰。西漢名將趙充國,就是因漢羌之戰而名垂青史。他提出的屯兵之策,更是直接催生了西域都護府。

在這片鐵與血的土地上擔任軍事主官,最錘煉人的能力。對有能力者而言,這是最好晉升福地;對沒能力者而言,這里死無葬身之地。

陳立出任金城軍司馬兩年來,平定過多起羌人動亂,發動過中小規模戰爭四次,每次皆勝,屢獲朝廷申令嘉獎。準備等他三年任職期滿后,調任北軍校尉。

而當初推薦陳立出任金城郡軍司馬的人,就是張放。

張放見過陳立兩次,一次是在陳湯宅第,當時還有王莽在場,確切的說,就是陳立帶王莽來的。另一次是張放推薦陳立出任金城郡軍司馬后,陳立登門拜謝。

對這個人,張放有兩個印象。一是軍事能力可以,這點得到甘延壽的完全認同。二是為人剛直,不諂媚。王家那么多有權有勢的子弟他不去攀附,卻跟王莽這個有清名卻清貧的王氏子弟中的異類來往。

由于只有過兩面之緣,加上張放當時也只是隨手而為,并沒把這事放心上,兩年后也忘得差不多了。以至于真要用人時,一時竟想不起。當杜欽無意說起甘延壽、陳湯時,張放腦海里突然跳過某個人影,呼之欲出。這時阿離送來的資料,卷首大大的寫著一個名字:陳立。

不謀而合!

陳立,是目前狀況下,唯一符合所有條件的人,稍弱的方面就是張放跟他不太熟。但有連續兩次舉薦之恩,這在官場上絕對是大恩惠,加上張放對自己識人很有信心,這一點也完全可以放心。

這一次,張放重新坐上馬車。從長安到牂柯郡治且蘭(今貴州黃平),這一路山高水長,得走好幾個月。張放當然不會閑著,他車里堆滿著的不是珍玩美食,而是有關夜郎、牂柯的所有資料,他要好好把這段歷史捋一捋。

中原王朝最早與西南夷產生聯系的歷史要追溯到春秋,此后秦、漢都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開拓。

漢朝最早知曉夜郎并與之建立外交關系,是在建元六年(前135)時,漢武帝遣唐蒙入夜郎,招撫竹王多同。這位竹王多同,就是那個問漢郎中將唐蒙“漢孰與我大”,以致傳流下“夜郎自大”這個成語的家伙。

唐蒙優厚地賞賜了多同,同時把利害關系告訴了他,相約給夜郎委派官吏,并讓他的兒子擔任相當于縣令的職務。多同貪圖漢朝絲綢,認為漢朝軍隊來這里的道路艱險,無法真正占領這片土地,用名義上的臣服換取利益很劃算,于是接受了同唐蒙的盟約。

唐蒙回奏朝廷,便把夜郎及其周邊小國居住的地區作為犍為郡,以南部都尉管轄。漢對西南夷的經營從此開始。

元光六年(前129),漢在西南夷地區設置驛站,以便交通。同年,司馬相如等又奉使宣撫。元鼎五年(前112),武帝征南越,因夜郎等不聽調遣,乃于翌年發兵平定西南夷之大半,在其地設牂柯郡與夜郎等十余縣,同時暫存夜郎國號,以王爵授夜郎王,諸部族豪酋亦受冊封。

建立中央政權后,接下來自然要開拓便捷能道,以加強中央控制。但經過幾年,路沒有通,開路的士卒饑餓疲乏,煙瘴瘟疫,亡不可數。加之西南夷又多次發生叛亂,調兵進擊,耗費財力而收效甚微。

武帝時的御史大夫公孫弘認為開通西南夷有害無益,認為暫且可以停止,以便集中精力對付匈奴。武帝依允了他的建議,撤銷了委派在西夷的官吏,只在南夷設置兩縣、一都尉,讓犍為郡自己保全逐漸完成其郡縣建制。也正是這一退卻政策,削弱了漢朝中央對西南夷的控制力,引發后來一系列叛亂。

南越反叛,發犍為南夷兵。且蘭君恐遠行,旁國擄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乃發巴蜀罪人隨八校尉擊破之,以故且蘭為牂柯郡治。

漢昭帝元年(前86),益州廉頭、姑繒地方的土民反叛,殺死長吏。牂柯、談指、同并等二十四個城邑,共三萬多人響應反叛。朝廷派遣水衡都尉征調蜀郡、犍為郡的郡兵一萬多人進剿,平定叛亂。

三年后,姑繒、葉榆地區又反叛,朝廷再派遣水衡都尉呂辟胡率領郡兵平叛。但呂辟胡貽誤戰機,令西夷亂軍殺死了益州太守,乘勝與漢軍作戰,因作戰和溺死的士兵達四千多人。

如此恥辱的結果,漢王朝當然不能接受。第二年,再派遣軍正王平與大鴻臚田廣明等一起進攻,大勝益州夷民,斬首、俘虜五萬多人,獲得家畜禽獸十多萬。

在這一戰中,被誘降的句町侯亡波率領他所屬的邑聚長帥反攻叛軍,斬首、俘虜有功,被封為句町王。

然而僅隔了一年,武都氐人又叛,漢朝再派遣執金吾馬適建、龍額侯韓增與大鴻臚田廣明帶兵平叛……

張放看到這里,只有搖頭。這地方,還真有幾分后世“巴爾干”的味道,動輒起火,朝廷滅火疲于奔命。這一次,自己既然來了,就要盡一切努力,把火患的源頭徹底掐滅……

正出神時,車外傳來韓重的聲音,報告了一個爆炸性消息:“公子,有人混入期門士隊伍……”

張放大訝:“是什么人?有何目的?”

韓重的反應有些奇怪,期期艾艾半天,才說:“公子,你自個看吧……”

張放好奇心大起,掀開車簾,果然看到韓重身旁垂頭瑟縮著一個穿著期門士服飾的瘦弱少年。

雖然沒看清對方的臉,但張放心頭油然生起一種熟悉的感覺。

“你,抬起頭來。”

少年渾身一抖,遲疑一下,似乎咬咬牙,慢慢抬起頭來。

目光所及,張放的表情只能用驚呆來形容:“是……你!”(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