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鷹傳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鷹傳書】

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鷹傳書】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7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正文第三百二十五章飛鷹傳書

烏孫人撤了?沒錯,真的撤了!在烏壘城外留下一地人與牲畜糞便,還有各種生活垃圾,跟來時一樣,匆匆忙忙離開,不帶走一片落葉。

防御勝利的烏壘人與屯兵們在歡慶之余,也不免納悶,這些烏孫人吃飽撐著?如此鞍馬勞頓,來回幾千里的折騰,也不怕累得慌?

普通牧民與底層士卒們可以這樣想,但都護府高層,包括西域諸國大人可不會想得如此簡單。

烏孫人白忙活一場么?表面看好像是,但實際上日貳卻達到了他的政治目的。

兵圍都護府,多少年沒人這么干過了。上一次發生類似的事,還是武帝時期,而且當時還不是圍都護府(西域都護府成立于宣帝年間),圍的是交河壁。屈指算算都不止一甲子了。

日貳干了一樁西域諸國想都不敢想的大事,雖然只包圍了短短十數日,發動的幾次攻擊連城墻都沒能登上去。隨后很快就撤圍走人,但政治影響卻遠超實際所得。此舉震動了都護府,震動了西域,震動漢朝,直達長安。漢朝天子、重臣、百僚,數議而不決——光憑這點,日貳此舉就賺回“路費”了。

日貳干了一這票,冒了巨大的戰爭風險,贏得了一筆不菲的政治紅利。對內,他在烏孫人的心目中一躍成為敢向漢國叫板的“英雄”;對外,原本區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烏孫小昆彌屬下的左大將,一朝為天下所知——真的是為天下所知,至少他的大名,在漢朝中樞掛了號。

西域地域廣大,大小邦國遍布其間。對這片土地的人們而言,最令人向往的不是國王(有些王所治不過一鎮大小),而是名聲,傳揚天山南北的名聲。

日貳,得到了名聲。不管這名聲是好是壞,總之,他已經是西域響當當的人物了。

如果說以上所言是長遠好處,那么,眼下有個最大、最能見效的好處,那就是——威懾赤谷城!

八月底,當日貳率數千“勝利之師”重新出現在赤谷城下時,萬騎齊嗷,歡聲雷動。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連赤谷城上,也有烏孫守兵高聲應和……

人心向背,堅城易摧。這一回,赤谷城危險了。

赤谷城,山頂王宮,議事宮。大樂又一次召開會議。

“龜茲國君派來使者,愿為我們調停,但是……沒有援兵。”

“大宛也派來使者,據說原是要進赤谷城的,但日貳兵圍都護府后,使者折向,轉入日貳營帳。”

“莎車倒是派來了援兵,但在黃石山一帶被日貳發兵所阻。莎車援兵不過三千,而日貳阻截之兵不過二千,雙方僵持數日。在日貳從烏壘城返回后,莎車援兵也引退了。”

“康居那邊還沒消息……不過,有消息可能也傳不過來,日貳派遣千余騎兵截斷通往昆扎山口的通道,眼下入這條路已完全中斷,消息無法傳遞。”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來,烏孫諸臣,個個愁眉不展。而先前贊同交人的一派,氣焰漸長。都護府令?連都護府都被日貳踐踏了,府令還算個蛋?只認實力,只服強權。西域,就是這么一個現實得令人無語的地方。

大樂現在再也樂不起來了。他最大的倚仗本是都護府,結果被日貳釜底抽薪。最大的希望是身處康居的那個人,結果又被日貳截斷。處處皆被日貳搶在前頭,處處皆被壓制。局勢再這樣惡化下去,大樂要變成大悲了。

“諸位有什么好建議?”大樂連問三遍,沒人接口。

北地翕侯悠悠站起,大樂一見,不用對方開口,就知道他要說啥。北地翕侯的草場與闐池臨近,他的部族與日貳交往甚密,在此次事件中,他最堅決力挺交人。

果然,北地翕侯一張口,依然是那股熟悉的味:“事已至此,依我看,就把安日、姑莫匿交出去吧……”

宮門外傳來一聲稟報:“漢國中郎班稚求見。”

被打斷的北地翕侯明顯不高興,皺眉道:“又是為了糧秣之事吧?都跟他說了,眼下是非常時期,全城被圍,口糧要重新調配……怎么還鬧到議事宮來呢?”

北地翕侯說的事,是前段時間配給漢民的后勤糧秣,先是大昆彌被圍,漢民無法啟程,再是赤谷城被圍,想走也走不脫。最后因為圍城的緣故,物價騰貴,糧草緊張。結果不少烏孫貴人紛紛想法把原本配給漢民的食物、柴薪、草料又克扣回去。此事引起公孫覆、班稚為首的漢民其大不滿,屢次與烏孫上層交涉。每次烏孫人都會擠一點出來,卻總是杯水車薪……

北地翕侯是被找得最多的,為這事都煩透了,所以一聽班稚之名,下意識就往這方面想。

大樂正煩著呢,也很不待見問道:“班中郎有說什么事?”

“班中郎說是有關漢使的消息。”

“漢使?!”

議事宮里所有人都為之一震,再一振!大伙現在正苦惱沒法與漢使聯系呢……只是,眼下交通斷絕,音訊難傳,他是怎么得到漢使的消息的?嗯,不管什么原因,趕緊召見是真。

“快請班中郎入見。”

樓煩班氏在西域還是相當有聲望的,所以班稚雖然官位不高,但烏孫上下,沒人敢輕視他。烏孫貴人們如北地翕侯這樣的,雖然私下里也會吐槽,但真見了面,該有的禮數,半點也不會缺。

班稚入見,與烏孫諸貴人一一見禮,不等大樂開口,華麗麗開腔,語出驚人:“大漢使節、富平侯張君放,有明令傳與諸君。”

“慢著慢著,請問中郎,明令從何而來。”大樂忙問究竟。也怪不得他,這事不問清楚,他根本不會往下聽——誰知道這“明令”真是漢使所傳,還是你這小小中郎泡制的?

班稚淡然一笑,從袖里取出一卷巴掌大小的素色帛書,雙手敬奉呈上:“使者傳書,快馬驛遞,于昆扎東山谷口為日貳騎兵所阻,未能通行。遂以飛鷹傳書,橫越千里,克期送抵。這就是君侯親筆所書,請左大將親覽。”

眾人皆相顧,驚喜之余亦是無語。

飛鷹傳書,這也可以?!(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