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三百二十三章 【誰最有發言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三章 【誰最有發言權?】

第三百二十三章 【誰最有發言權?】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15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第三百二十三章誰最有發言權?

第三百二十三章誰最有發言權?

小說:、、、、、、、、、

未央宮,宣室殿,丞相匡衡,大將軍王鳳、左將軍王商、御史大夫張譚等幾位頭號人物都在坐。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如同一個模子印出來,面沉如水,冷硬如鐵——連同天子劉驁,都是如此。

整個大殿,沉悶得連空氣都似凝滯了。

御案上擺著西域都護府八百里驛馬急遞的公文。托富平侯的福,現在公文普遍采用紙張,輕便易攜,不但驛馬傳遞方便,就算是擺到御案上,也比之前一卷卷木牘養眼得多。

不過,平日里養眼的紗羅紙張,此刻在大漢君臣眼里,卻刺眼得很。

當然,刺眼的不是紙張,而是其上的內容。

“……烏孫內亂,南北相攻,大小昆彌兵戎相見。左大將日2,殺其君謀其位,王子遣人刺之,潛藏于赤谷城。日2兵圍赤谷索之。臣以府令阻之,令其撤兵,待陛下遣使調解之。然日2性蠻,不納良言,竟兵圍烏壘。臣西域都護段會宗,以驛騎上書,愿諸城郭、敦煌兵以自救……”

公文內容不長,但字字驚心。這份公文已經抵達長安三日了,未央前殿連續三天就在討論這份公文,但三天過去,誰也拿不出個好主意。

其實要說沒主意,也著實冤枉這些漢朝精英們了。主意是有,也算得上好,但問題是,好主意得要被采納才能變現啊。退一萬步說,都不用朝臣們想什么轍,人家段會宗已經說了,只要給他征調詔令,都不用你們操o心。合諸國兵,最多加上敦煌兵馬,就能把事情妥妥解決了。

這事放在宣帝與霍光時期,治國以霸道雜王道,廢話不多說一句,詔令下去,打他娘的。

這事放在元帝與許嘉時期,以儒治國,唯不缺文膽,廢話會說很多,但結果也差不多,詔令下去,先禮后兵。

而這事放在劉驁與王鳳時期……嗯,或許若干年后會有所不同,但眼下皇帝是新帝,大將軍是剛來。一個初治天下,軍國大事,心里沒底;一個驟登高位,剛嘗到甜頭突然來了一把辣的,也不知要不要嘗——這一口下去,也許會爽得飛起,也許會噴吐跪地。

王鳳,猶豫了。大將軍猶豫,天子自然也猶疑。

所以,三日議而不決。

宣室殿里,天子與幾個重臣如木雕泥偶,大眼瞪小眼,只聞喘氣不聞出聲。

好半晌,張譚還是忍不住問道:“散朝時大將軍要求至宣室再議。眼下陛下諸君皆已靜坐良久,大將軍有何良策,何妨道來。”

王鳳凌厲的鳳目一掃,一撫頜下長髯,自有一股大將風范,淡淡道:“某無良策,但有一人有。”

張譚立即問道:“是誰?”

張譚身為帝師,一向氣度儼然,談吐從容,本不會那樣毛躁的。只是他深悉天子性情,知道自己不趕緊問的話,天子必定急于開口,有損天子形象。身為帝師,有責任為曾經是弟子的天子分憂,所以出頭當天子的傳聲筒了。

王鳳瞇了瞇眼,吐出一個名字:“武庫令杜子夏。”

“快快!大將軍有召,宣室面君,莫要遲到。”

杜府中,那邊杜家娘子在大呼小叫,這邊杜欽卻慢條斯理,端端正戴好他那頂樣式奇怪的小冠——這可是他的身份標識,用以區別另一位重名人物的特征。

隨后,杜欽才在貼身護衛左凌的搭臂引領下,出府登車,駛向未央宮。

就在軺車啟動的一刻,從府門右邊巷子奔出一個女子,一手握著一樣東西,一手揮動:“哎——”

杜欽是半盲人,耳力特別好,立即對車右的左凌道:“誰在后面叫喚?”

左凌回頭看了一眼,躬身道:“是上回主人解圍的那個盲眼女子,似乎眼睛好了。”

杜欽默默點頭,抬抬手:“面君要緊,有什么事,回來再說。”

軺車遠去,淡淡煙塵中,阿離呆呆站著。良久,黯然垂,望著手里的東西——一個盛著蛇膽酒的瓷瓶,還有一樣,很奇怪,像是一件嬰兒的襁褓錦帛。錦帛已經很舊,甚至有些褪色了,但其上有金線繡著三個小字,在陽光映照下依然熠熠生輝。

這三個小字是——杜子夏!

此刻,渾然不覺的杜欽,正在內監的引領下,步入宣室殿。

杜欽剛剛長揖一禮,直起身,劉驁就張口問道:“杜君,西域之事,大將軍推介,說杜君必有良策,不知然否?”

這幾日朝廷上下都在討論這個事,杜欽當然不需要介紹。事實上在他奉召而來之時,就猜到要找他何事,遂從容應對:“臣亦無良策。”

如果漢朝有眼鏡賣的話,此時必已跌碎一地鏡片。

劉驁一臉失望。

匡衡只翻了翻眼皮,不作一聲。

王商臉色還是沉沉的,似乎沒有表情,又似乎就應該是這表情。

張譚捋須呵呵一笑,笑聲挺正常,只有注意到他的眼睛,才能現一閃而逝的輕篾。

只有王鳳神色如常,只是眼里掠過一抹奇怪之色。以他所知,這樣的應對,可不符合這位智囊的一貫表現啊。

杜欽神色不變,他雖雙目如盲,但眾人的表情,卻如鏡映心里,微微一笑,道:“臣無良策,但有一人肯定有。”

這是什么節奏,你推我我推他?

諸臣面露苦笑,天子無精打采,懶懶道:“不知杜欽所說何人?”

杜欽合袖一揖:“庶人陳子公。”

陳湯?!

一聽這話,眾人面面相覷,而匡衡的臉色則變了變。

為什么變?無他,昔日的射聲校尉,堂堂關內侯,名震西域的陳湯,眼下變成了庶人,全因匡衡彈劾所至。

就在年初,匡衡上奏:“湯以吏二千石奉使,顓命蠻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盜所收康居財物,戒官屬曰絕域事不復校。雖在赦前,不宜處位。”

丞相親自彈劾,這個面子天子不能不給,何況匡衡說的也是事實。于是,陳湯被免職奪爵,斥為庶人。

可憐的湯哥,兜兜轉轉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據說陳湯聞詔之后,只長嘆一聲:“朝中無人吶!”

其實,陳湯朝中還是有人的,只是,此時貴人尚在萬里之外。(未完待續。)8

瀏覽閱讀地址:/fangxiaodahan/3157569.html

閩ICP備16018243號1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