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要讓你們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要讓你們活】

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要讓你們活】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4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第二百六十三章我要讓你們活

第二百六十三章我要讓你們活

督郵,是郡守屬官,秩六百石,代表太守督察縣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設一督郵。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小說全文閱讀職權是宣達政令、傳達教令,督察屬吏,案驗刑獄,檢核非法等,可以說無所不管。

張放來時,對河東郡的官員情況曾做過摸底,其中一個人的資料引起他的特別注意,這個人并不是郡守或都尉這樣的一二把手,而是督郵曹掾茍參。

茍參是什么人?是魏郡人茍賓之子,茍家很普通,也就是尋常富貴人家。不尋常的是,他的生母李氏。這李氏是改嫁到茍家的,在此之前,李氏的丈夫叫王禁。這位王禁,就是當令天下最有權力的兩個人:皇太后王政君、大司馬王鳳的生父。

而李氏,也正是這二位的生母。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漢朝婚姻的自由,以及李氏的彪悍。不滿意就改嫁,爽,而且沒人不要——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當時王政君兄妹還小,根本談不上富貴,而王禁也沒因裙帶關系當上陽平侯。所以李氏改嫁,多半是“母嫌家貧”。

這關系一捋就清楚了:茍參,就是皇太后王政君的同母異父兄弟,這也是茍參能當上這個河東督郵曹掾的重要原因。另外,茍賓的腦袋沒被驢踢,他不會為兒子起個“狗生”這種自打嘴巴的名字。茍參的“參”,應讀為“can”,而不是“生”。很明顯,這是流民背地里對這個人的蔑稱。(棉、花‘糖’小‘說’)從這個令人捧腹的名稱,可以想見,此人官聲如何。

因為姓茍的很少,任職督郵的更只有一個,兩下一對,答案呼之而出。

就算是公孫覆這樣不茍言笑的人,聽到“肚油”與“狗生”,都憋不住。其他人更是不用說了,一時間笑聲此起彼伏,不知多少人笑出腹肌。

半個時辰之后,同樣的笑聲從官道數里外的河邊傳來,一簇簇的篝火邊,映紅張放一行人的笑臉。除了張放與他的扈從,更多的笑臉,來自一張張滿是污垢的流民。而公孫覆等二十賁士,則牽著馬于四周散開呈半圓,或飲馬、或喂食、或警戒,警惕的目光不時從這群流民身上掃過。

身為主官的公孫覆,一直按劍立于張放右后側,神情冷漠,雙目似閉非閉,與周遭笑語宴宴格格不入。此刻從他半瞇的眼里透出的目光,帶著一絲絲困惑——這真是出身豪門,世代富貴的富平侯?恐怕連個百石小吏都不會與這群流民混跡在一起,圍坐篝火談笑風生吧?

那邊廂,青琰與劉楓、羽希,一起捧著米面肉脯,挨個分發。這三人中青琰是女子,另兩人則同是河東少年,很容易就與流民打成一片。加上分發食物,所受歡迎與感激更不得了。前后不過半個時辰,張放與他的扈從們便完全贏得流民信賴,愿意傾心交談了。

這群流民約有五六十人,來自蒲反周邊三個邑聚,象他們這樣的成群流居野外的流民還有很多reads;。每天只能從蒲反縣城廓外的施粥點,領取少量維持生計的稀粥。這樣的日子他們已過了好幾個月,眼見天氣漸寒,卻始終未見朝廷有進一步的救濟,照這樣下去,只怕再過得一月,這些人多半不被餓死也要凍死。

“……那督郵茍參,不準任何災民進城,也不準我們離境,每日就分發少量米粥吊著。初時我們還能摘些樹葉、野果,打些兔鼠充饑,可眼下到了深秋,到處是枯枝敗葉,讓我們到哪弄吃的去?這個冬天,怕是熬不過了……”

說到悲愴處,流民中的耆老涕淚泗下,悲不能禁。

張放的扈從,除了彪解之處,都是窮苦出身,劉楓與羽希更是河東遺孤,對此感同身受。垂淚之余,想到若不是得主人收留,他們的下場只怕比這還慘,感恩之心更甚。

朝廷賑災救濟這塊,張放是知道的。從五府的紙面上看,各項賑災事宜那是井井有條,各種善后完備。但是任誰都知道,紙面上的東西是一回事,實際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再好的經碰到歪嘴和尚,也會念歪。

層層盤剝、上下其手、雁過拔毛……等等手段,不要說是兩千年前,就算放到如今昌明盛世,這種事也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水至清則無魚,張放能容忍貪污,但有個底限——不能死人!可以喝人血,但不能吞人命!

茍參這伙人,過了。

張放知道,之所以不讓流民離境,是怕這些人流躥到別的縣,會被當地官員彈劾。更怕流民渡過黃河,流躥三輔,驚動天子。這責任,沒人敢擔。但你不讓別人另找活路,你就得解決別人的活路。又想貪墨錢谷,又不許離境,又想治下百姓不至于死太多——這大概就是茍參一伙眼下的打算吧。只是嚴酷的冬天比貪吏更無情,如果蒲反寺衙沒有進一步且及時的救濟行動,這些流民,絕對熬不過今冬。

青琰分發完食物,坐回張放身邊,有些焦急道:“公子,是不是盡快遷徙……”

張放輕輕搖頭,很快就要入冬了,這絕不是遠途遷徙的好時機。最佳時機,應當是明春之后。而在此之前,流民,要盡可能活著,越多越好,這是他未來的人口資源。

張放沉默一會,對耆老道:“如果朝廷讓你們離境,遷到一處新地方,提供種子、農具,讓你們開荒。你們愿去嗎?”

耆老與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略為遲疑一下,而年輕人早已紛紛叫嚷:“自然愿去!”

“那里很遠,要走幾千里,而且周圍都是異族人,你們也愿去么?”

這下連年輕人都不叫嚷了,半晌,才有人囁嚅問道:“不知公子說的,是、是什么地方?”

“西域。”

全場鴉雀無聲。

張放緩緩站起,深吸一口氣:“我就是奉朝廷之令,前來循行的官員,也是將來提供你們遷徙所需,以及安置的國侯reads;。你們將來會生活在我的封國上,所有人都會是我的子民。所以,不管你們將來的決定如何,首先,我要讓你們活到明春!”

(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6/36185/index.html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