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也煩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也煩惱】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也煩惱】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2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快捷翻頁→鍵

第一百八十二章太子也煩惱

第一百八十二章太子也煩惱

熱門、、、、、、、、、

(感謝鳳萌、菜豬、新淪落少年終成王*及諸位書友票賞支持,合十)

“少子,你這草廬看似破敗,卻內有乾坤啊!不錯,真不錯!”太子劉驁撫著草廬四壁,感受著與室外完全不同的溫暖,贊不絕口。

已經穿上布衣麻裙的張放,親自將葦席鋪好,請太子就坐,笑道:“這也是逼的,不想點法子,這寒冬臘月怎么熬得過去?”

劉驁瞪眼道:“那你還玩什么‘冬泳’?不怕凍死在河里?”

張放恭謹地面北而拜:“非如此,無以表孝敬之心也。”

古時守孝,有個奇葩的邏輯,孝子形貌越枯槁、越憔悴,越能顯示其誠孝。臥廬服喪、苫席枕塊、布衣麻裙、禁葷禁欲就體現了這一點。反正只要你可勁折騰自己,最好瘦成一把柴,別人看了,就越發稱贊你誠孝。

張放的氣色其實非常好,人雖然是瘦了一些,但筋骨更結實,就像一把寶劍,越磨礪越耀眼。冬泳于張放而言,雖然是一種鍛煉,但既然被太子發現了,那就不妨宣稱是為了表孝心而自尋苦楚,反正在漢朝這樣的事不少,反倒能在太子心目加分。

劉驁贊嘆不已,打量坑上的苫席土枕,再看看張放,搖搖頭:“季子曾對我說,都快認不出你了。我還道相貌或許變了一點,但人還是那個人……眼下看來,還真是。若非親眼所見,我都不敢相信,能斬衰一年,甚至赤身冬泳……這還是當年那蹭破一點皮就呼痛半天的張少子么?”

張放微笑道:“人總要變的,富平少侯變成富平侯肯定不一樣,太子變天子,也定然不一樣。”

劉驁左右看看,侍從都在草廬外,低聲笑罵:“出門廝混數年,膽子果然變大了,竟敢說這等話。”

張放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這不明擺著么。”

劉驁忽然嘆息一聲,無精打彩:“你守制經年,寸步不離,有些事怕是不知……便如今日,奉皇命前來祭祀的,除我之外,還有濟陽王。”

這是張放與劉驁第二次見面。第一次是劉驁代表天子,為姑母敬武公主送葬。其實張臨去世時,同樣也是劉驁代表天子吊唁,不過那會張放還沒回來,因此錯過。而劉驁今次出現,原因也簡單,他再次代表天子,于歲首拜祭祖陵——杜陵就是劉驁的祖父,漢中宗、孝宣皇帝劉詢之陵寢。

劉驁拜祭之后,想起張放就在附近,順道過來看看。

劉驁與張放,年歲相近,既是表親,也是發小,更是五人組中人,劉驁的排行,就是“伯長”。

張放自回歸以后,因為斬衰的關系,確實沒什么時間與劉驁來往,但對于這位未來的天子,以及周邊關系,列為首要重點。所以劉驁一說濟陽王,他就知道是什么人,以及什么情況。

濟陽王名劉康,乃劉驁的異母弟,生母為傅昭儀。“昭儀”這個比較知名的后妃尊號,就是漢元帝特地為她及另一寵妃馮嬡量身訂做的,并沿用千年。由于漢元帝并不喜歡皇后王政君(劉驁生母),連帶著也不是特別喜愛這個長子。

而劉康則不一樣,因為傅昭儀很受寵幸,漢元帝愛屋及烏,對這中子也頗為寵愛。及至劉康長大后,多才多藝,尤擅音律。按說皇子擅長音律也是很正常的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漢元帝本人,是一位超級音樂發燒友。

漢元帝曾展示過一手炫酷技能:他讓人將一排軍中用的鼙鼓擺在宮殿前的臺階下,自己站在走廊的欄桿旁,然后扔出小銅丸去擊打這些鼙鼓,竟能準確地打出相應的節奏。而當時在場的三位皇子,劉驁、劉康、劉興,只有劉康能以丸擊鼓,配合父皇的節奏,合奏一曲。其余兩位皇子,只能靠邊傻站。

這就是知音啊!可想而知,劉康會引得漢元帝何等歡喜,元帝因此經常在大臣面前夸獎劉康的才干。

侍中史丹覺得這個東西味道不對,就進言說:“才干應該是指是敏而好學,溫故知新,也就是像太子這樣的人。怎么能用演奏樂器的能力來衡量一個人的才干呢?要是這么說的話,陳惠、李微(后宮的樂工頭頭)的才干豈不是要比丞相匡衡高多了?干脆用他們倆代替匡衡輔政好了!”

史丹是外戚,一向很得元帝看重,所以說話挺直,不過還是比較有道理的。

元帝聽完史丹的話,作沉默不語思考狀,過了一會一笑而過。

這件事情算是揭過,之后元帝也確實比較少提劉康演奏樂器的才干,但是元帝對劉康的偏愛卻已經是人盡皆知。幸其母,寵其子,幾乎取代皇后太子。

這方面的資料,鄧展、青琰、韓駿幾乎不用費多大的勁就能弄來。所以張放一聽“濟陽王”三字,就知其中關竅,也明白了劉驁的感受,因此勸解道:“濟陽王也是先帝之孫,隨太子拜祭,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劉驁不忿道:“一同拜祭是理所當然,但禮儀如我,且與我并立而祭,這算什么?”

張放瞪大眼睛,豎指指天,眼里滿是問號。

劉驁點點頭,悶悶不語。

這是天子的意思,那就耐人尋味了。

張放有點擔心,會不會是自己這只“蝴蝶”扇動翅膀,改變了什么。但反復考慮,好像沒改變什么啊。嗯,希望如此。

正沉思間,驀聞劉驁嘆道:“下月我還要到中山國拜祭,唉!這一年到頭不知跑幾家了。”

“中山國?”張放訝道,“是誰?”

“說來你怕是不敢信,是‘孟長’去了。”

這下張放當真吃驚不小,孟長,是五人組的老二,名劉竟。但為什么不叫“仲子”,而叫“孟長”呢,因為這劉竟是當今天子元帝的幼弟。也就是說,他是劉驁的叔叔,但與劉驁同齡,自幼便在一起玩,與張放一樣,同屬發小。因為劉竟比劉驁還小兩個月,但輩份又是叔叔,所以便排行為“孟”,與劉驁并列。

劉竟在十六歲改封中山王,出京就國,沒想到剛過兩年就去世。這才十八歲啊!

張放在腦海里翻找這劉竟的影像,一個模糊的瘦弱多病的形象浮現眼前。唔,這就難怪了。

“替我多拜一拜。”張放環顧草廬一圈,露出一絲淡淡笑意,“等太子回來時,我的斬衰也將期滿,屆時希望我們四人能聚上一聚。”

劉驁愁容盡去,哈哈笑道:“正該如此。”(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