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平侯的家底(下)】(第三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平侯的家底(下)】(第三更)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富平侯的家底(下)】(第三更)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2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快捷翻頁→鍵

第一百七十七章富平侯的家底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富平侯的家底下

熱門、、、、、、、、、

食邑五千戶,歲入五百萬,府中僮仆過千,并有各種作坊、商鋪長安城外,涇、渭兩岸,有良田數百頃,宅院數十在北地、在平原、在魏郡,更有田宅若干……林林總總加起來,富平侯府歲入依然超過千萬。

以上就是張放這段時間理出的大概家底看來減來減去,這國家財政收入的千分之一還是沒能減掉啊!

當然,事情不是這么算的。食邑五百萬,這是明面上的,大家都看得見。而田宅收入,作坊、商鋪利潤,這些是個人私產,屬隱性收入。除非抄家,否則誰也算不出。

皇帝打賞的食邑,你可以紅眼,但人家生財有道,你就沒法說什么,長安權貴誰不是這樣干?所以現在的富平侯,屬于“隱富”,不至于招來太明顯的猜忌與眼紅。

當然,收入高開支也大,別的不說,光是府中僮仆、工匠千人,每年所支付的錢谷怕不下百萬,還有各房族親、眷屬例錢,這開支亦不下百萬錢。至于維護侯府運轉的各項費用及人情往來支出,數目就更大了。

即便如此,每歲盈余依然有百萬錢之多。經過四代積累,加之上一代家主張臨崇尚節儉,連下葬都不要陪葬品,這積累下來的家財,幾乎達到一個天文數字。

看著那個數字,張放瞇眼笑了,很是滿意。看樣子,他的摘星城前期投資有著落了。

富平侯資產里最有價值的,莫過于涇水、渭水兩岸肥沃的上良田。但張放更感興趣的,是侯府名下的作坊與商鋪。

侯府的作坊,主要集中在西市、城郭莊園及杜陵老宅。所涉及的行業五花八門、包羅萬象。鍛造、紡織、洗染、木作、漆器、制陶、琢玉、蓄牧……生活所需一切,應有盡有,完全達到自給自足。

長安西市,主要集中各行各業的作坊區,多為官辦,而侯府幾乎都有涉及。

長安東市,多為商鋪,侯府所經營的鋪面就不下十幾家。自產的物品,除了部分自用,大部分都拿到這里販賣。其中最知名的,當屬斜文錦,“戚里斜文錦”,是僅次于蜀錦的上品錦緞。由于蜀錦的難得與昂貴,斜文錦一直是長安中上階層衣物的主流。

張放看得嘖嘖不已,這簡直就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產業鏈啊。

張放放下賬冊,向陵墓方向鄭重拱手,感謝歷代張氏祖先,留下如此豐厚一筆遺產。

又一日,張敬臣送來最后一批賬冊,并將之前的賬冊與經書押送回府。東西送到后,照例進草廬向家主問安。

這時張放突然問道:“我這幾日看到工坊名錄,幾乎稱得上百業皆有,唯獨沒有紙張工坊,這是何故?”

張敬臣不知家主為何問這個,但還是恭敬回答:“回家主的話,以前是有的,但經營數年后,獲利甚微,便轉賣了……”

張放細問之下,這才明白,此時漢代的紙張質量并不好,即便是“灞橋紙”這樣的京師名紙,也是易碎粗糙,色暗且厚,不宜書寫。一般是用來糊燈籠、窗子,以及藥鋪包藥所用。因為用途不廣,做出來也是薄利,前幾任富平侯自然看不上眼。

張放搖搖頭,這段時間以來,他看木簡看得頭都大了。別看張敬臣運了好幾車賬冊,少說上千斤,其實換成后世賬本的話,一車都不滿。

“是時候弄出好紙了。”張放拍拍案邊堆得高高的卷牘,木卷發出卡卡聲響。

于是張敬臣就接到家主首個命令:“給我在西市盤下一家紙坊,是否盈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經驗豐富的紙匠及完善的造紙設備。”張敬臣完全不明白為什么,但這種小事他是不會質疑家主的,恭敬應是。

如果說盤下個紙坊雖然有點奇怪,但多少還算靠譜的話,接下來家主的第二個指令,就令他徹底迷糊了。

“據坊冊所載,府下治業中,在渭城有一家藥鋪是吧?”

“是,是二房永興家在經營,盈利尚可……”

“我不管盈利,我只要囤貨。”

“囤……貨?”

“對,囤硫磺、火硝。可以直接從西域交河進貨,這條渠道我已經理順了。”

張敬臣對藥材多少懂一些,知道硫磺、火硝都可入藥,但量并不大,一般說來藥鋪不會壓貨,小心問道:“不知家主要囤多少?”

“萬斤。”

“啊?這……各五千斤是否太多?”

“你沒聽清楚,是各、萬、斤。”

張敬臣臉上的表情,只能用精彩來形容。

嗯,沒錯,張放要開始“黑科技”了。他不懂造紙,但基本常識是知道的,比如使用竹子做原材料,經過浸泡、椿搗、壓實、脫水等等。不過具體的東西,得看到紙坊實物,再與有經驗的造紙匠交流,才能找出問題,加以改進。張放相信,就造紙這項技術而言,應當不算太黑科技。因為就算他不做,再過不到百年,也會有人造出真正的適宜書寫的紙來。

至于火藥,那配方估計要進獻朝廷,不過在張放的印象里,漢朝晚期基本沒怎么打仗。新武器必須要有戰爭來檢驗,而戰爭也是推動武器與科技發展的原動力。張放很懷疑,沒有戰爭助推,這火藥最后是否會沿著原有的歷史軌跡再走一遍比如淪落為煙花……

最保守的估計,這火藥三五年內都不會成為管制軍器,所以張放放開手腳采購,將來研究開發軍用火藥的責任,還得靠自己,不能指望朝廷。

除此之外,還有一樣在后世很平常的東西,但張放來到漢朝那么久,從沒見過,他想試試能不能找到。

“家令。”

“啊,老奴在。”

“給我找一找,有沒有一種叫茶樹的樹種。”

張敬臣搜腸刮肚半天,也想不起有這種東西,只得先答應下來,等回府再慢慢找人問了。

這時又聽家主問道:“新到的仆衛可安頓好了?”

“新到的仆衛……”張敬臣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過來,定定神,恭順道,“共有二十二人,已經安排在府中住下,聽憑家主示下。”

“二十二人?”張放皺眉,“我記得不止這個數。”

“此事有個叫渠良的對老奴說了,他們原有三十余人,一部分故土難離,返回青溪故居一部分留在馬領,說離家近……”

張放默然,緩緩道:“這樣,也好。”

“有幾對少年男女屢次請求要與家主一同為老主人守制,被老奴勸阻了。”

張放點頭笑道:“知道了,讓他她們來吧。”

感謝鳳萌、菜豬、弦月痕、碧海孤帆、風起神666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