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一百三十七章 【布 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布 局】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布 局】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第一百三十七章布局

類別:歷史軍事作者:寇十五郎書名:

感謝大盟、兄、1mj劉劉劉、同樂村落)

犀月王屠墨派來信使,邀請張放前往犀月部族地,楚河上游的弓月谷會晤。

距離有二百多里,不過一日夜行程,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但無論遠近,張放是一定要去的。

張放謝絕了甘延壽派軍隊護送的好意,只帶上他的扈從隊,莫看只有區區十多人,但其中一人,足可以一敵百,隱藏屬性極高。

人熊阿羆。

這巨漢非但生命力旺盛,愈合力也異于常人。他的傷勢對一般人而言,也算是重傷,起碼得躺個把月,還得心別讓箭創崩裂。阿羆卻不過七八日就好得七七八八,活動無礙。雖然這里面也有張放的縫合之功,但阿羆的自愈廉強大也可見一斑。

所有人都騎馬,但阿羆的體重,沒有一匹馬能承受,所以他只能乘騎橐駝。而他的巨型木棒與已經修補好的鎧甲,則打包由另一峰橐駝馱運∫駝度雖不如馬,但論長勁卻比馬強多了,走長途并不比馬差多少。

大伙對這位新同伴,初時都不太敢接近,只有張放與青琰除外。張放是主人,自然沒得說。青琰卻是因為替阿羆治了幾天傷,漸漸了解這個外貌兇惡的野蠻人,其實沒那么可怕,只要你對他釋放善意,他也會回報溫和。

而阿羆也對青琰格外友善,很愿意聽她的話,以至于大伙圈道:“青琰,不如你認他做哥得了。”

青琰則摸出飛刀做勢欲擊,說話的人趕緊跑開。

說來也怪,扈從多畏懼阿羆,而阿羆則好像有點害怕張放,而且明顯不是奴仆敬畏主人的那種害怕。他從來不敢正視張放的眼神,個中原因,或許只有二人心里明白。只是張放不說,阿羆不會說,別人看著雖奇怪,卻難明其故。

按信使所言,只需一日夜,第二天午后就能抵達。傍晚時分,信使帶張放一行來到一個小部帳休息。信使明顯與部帳領很熟,盡管沒有透露張放一行的身份,仍然得到熱情的歡迎。

入夜,安排好崗哨之后,陶晟得到通知,少主要見他。陶晟不敢怠慢,交接后即刻前往——只是他不知道,此次晉見,非比尋常。

陶晟進帳時,看到帳子里只有少主一人,正低頭看著案上擺放著的一幅帛圖。陶晟一路隨少主西行,不止一次看到過,少主用羊皮繪制地形,各種草圖積了滿滿一箱。而這幅帛圖,就是在整理了大量草圖的基礎上,匯總而成。

阿里穆曾有幸看過一眼這幅帛圖,對陶晟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幅帛圖,是我見過最好、最精良的西域北道地形圖。任何一位大商人,都會不吝高價購買。”

陶晟除了自豪,絲毫不覺奇怪,這一路行來,少主知識之淵博,早令他們習以為常。能把尋常之物變成天雷,測繪地圖算什么。

“陶護衛來了,坐吧。”張放抬起頭,肅手示意。

陶晟垂躬身:“在少主面前,豈有小人之位,小的還是站著好。”

張放笑了笑:“只是讓你提前適應一下而已,或許很快就有你的坐位了。”

這話有點奇怪啊,陶晟莫名抬起頭。

張放向帳角一個黑漆箱子一指:“知道那里面裝了什么嗎?”

陶晟隱約猜到一點,卻只能說:“小的不知。”

“還記得郅支城地宮里的情形吧?這箱子里裝的就是其中一部分。”

郅支城地宮?呃陶晟連忙移開目光,當日他也是進入地宮的人員之一,那里面的情景,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甚至夢里都曾多次出現過

“追逐財富,是人的本性,就連君子一樣愛財,只是犬有道而已。”張放正色道,“陶護衛,如果給你一個瘍,讓你在這里待三年,然后給你一箱財寶,你會如何瘍?”

陶晟愕然,一時不知所措,喃喃道:“這、這怎么會少主說笑了”

張放凝視著陶晟,安靜不語,待他消化得差不多了,才繼續道:“摘星城是甘都護與陳校尉應我的要求而保留的,我是這座城的主人,但我無法留在這里。所以需要派駐一人,代表我,與康居人合作,聯手打造一個新城。”

陶晟吃驚地瞪大眼睛:“少主我”

張放語很快,不斷放出新信息轟擊陶晟:“如果你愿意留下,只需三年時間,我敢保證,你可以積累下不亞于這一箱子財寶的財富——如果不夠,你可以找我補足差額。”

張放說完之后,就不再多言,讓陶晟慢慢消化。

陶晟離開的時候,腳底都是打漂的,與平日堅實的腳步完全不同。張放讓他考慮一個晚上,不用急著回答。

是的,張放無法在這里呆太久,他必需安排一個合適的代理人。在他的扈從里,從各方面考量,勉強只有一人合適,就是陶晟。

陶氏從父輩起,就是富平侯府家人,陶晟是家生子,在這個時代,屬于最忠誠可靠那一類。他們的命運,是與家主及家族共存亡的。從這一點上說,陶晟確實可以代表張放。而且在眾扈從里,陶晟也是為數不多幾個能寫會算之人,并且性格也沉穩,思維靈活,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張放要郅支城,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更有深遠的考量。

陳湯滅郅支,等同于霍去財龍城,都屬斬行動。雖斬,但肢猶在,匈奴并未滅亡,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東漢,在三國,在南北朝,匈奴人依然依然像牛皮糖一樣粘在中原王朝身上,伺機攪風攪雨,甚至給漢民族帶來深重災難。

歷史上這籌遠之戰,使漢家天軍威震西域,若能趁熱打鐵,以西域都護府為基地,以郅支城為支點,撬動整個西域甚至中亞,擠壓匈奴人的生存空間,很有希望將匈奴人徹底逐出漠北及西域。可惜當時的漢元帝無心外事,加上國力已開始走下坡路,白白放過這大好時機,未能將這扯征之戰利益最大化。而匈奴人經過數十年喘息之后,很快又復崛起,于東漢初年重新為患,至使絲路“三絕三通”。遂有鄧禹擊胡,耿恭孤守,竇固出征、班出使即便如此,幾百年下來,匈奴人依然頑強存在,最終成為五胡之亂之惡。

匈奴人就像蝗蟲,殺不絕就要驅逐,一點機會都不要給他們,稍有松懈,后患無窮。

所以,張放要以郅支城為支點,布局經營,將來時機成熟,他要將匈奴人徹底從西域趕出去。別在東方禍害,禍害西方去吧,反正你們早晚也要去的,晚去不如早去,咱助你一臂之力!(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