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一百二十章 【文 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章 【文 斗】

第一百二十章 【文 斗】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第一百二十章文斗

“”看最快更新

(感謝大盟、小胖、nico88、余下一人支持!)

都賴水畔,連營十里,旄旗如林,人馬如蟻。

一眼望去,平日里風吹草低只現牛羊的廣闊草原,此時盡現一座座氈包,如同白色的蘑菇,鋪滿草原。

胡人多以氈帳來計算人數,郅支打了半輩子仗,已經練出了一眼掃去,就能大致估摸有多少帳落的眼力。

八千帳!郅支發出牙疼似地絲絲吸氣聲,不下三萬人……

大單于,怎么辦?駒于利受說話的聲音都帶著幾分驚惶。他不是沒打過仗,正相反,在北匈奴西遷的過程中,打烏孫、打大宛、打大月氏,他都是一馬當先。但從來沒有碰到過上萬敵軍,而且還是漢軍!

郅支兇狠盯著兒子,就像頭狼盯住狼崽:怎么?怕了?

怎……怎么可能。駒于利受握刀在手,昂然道,孩兒愿打頭陣。

郅支臉色轉緩,點頭道:這還像話。不過不急,我們得先探虛實。

郅支旋即下達了兩道命令:譯長為使臣,攜禮物前往漢營拜會。左大將聚控弦百騎,視漢軍回復以定出擊與否,

駒于利受與譯長連忙躬身領命,接過令箭后飛快退下。

郅支深深吸了口氣,以手按胸,向康居大祭司烏陀彎下腰:惡狼扒開羊圈子,嘴里不叼著食物,不會離開。漢軍此番不打招呼殺上門來,怕是不會善了。現在,是考驗我們友誼的時候了。

烏陀一直半閉著眼,此刻終于睜開,眼神陰鷙:單于放心,我必可使康居與單于并肩而戰,驅逐漢兒。

郅支深深鞠躬:一切有勞國師了。

在郅支登高窺探漢胡聯軍大營時,本著勿使不教而誅的理念,陳湯也派出了使者,向郅支通報了來意。于是,雙方就有了以下的對話:

單于遣使問:漢兵何以來?

應曰:單于上書言居困厄,愿歸計強漢,身入朝見。天子哀閔單于棄大國,屈意康居,故使都護將軍來迎單于妻子,恐左右驚動,故未敢至城下。

郅支得到這樣的答復,鼻子都氣歪。他當年是說過臣服漢朝,也說過入朝覲見漢家天子,但那不過是隔空喊話,你們聽個響就行了,難不成還當真?但這確實是他說過的話,一時被戧得無言以對。只好換個話題,言道都護及諸國貴人遠來是客,單于當盡地主之誼,設宴接風。

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是有去無回的鴻門宴。

陳湯的答復是:單于真是貼心啊,知道我們的難處,赴宴就免了。我軍兵來道遠,人畜罷極,食度日盡,恐無以自還,愿單于與大臣審計策。。意思就是我軍糧草確實很緊張,都不知道還夠不夠吃回去。你們考慮一下,是不是接濟一二?

郅支得到譯長的回復后,竊喜之余,還有些不放心。有手下為他獻了一計,不如順水推舟,如漢軍所請,咱們送些谷米干草過去,借機窺探漢軍谷囤,便可知虛實。

郅支采納了這個建議,立刻送了三十車糧草——對于三四萬大軍及上萬牲畜而言,三十車糧草,不過兩三日用度,杯水車薪。

匈奴人將糧草送到漢軍大營東門,正與軍需官交接時,突然運輸糧車的一頭公牛無故發狂,連番沖撞多人,一頭扎進軍營,甚至沖進囤谷重地。很快,瘋牛被漢軍守衛以勁弩射殺。而匈奴人也拔刀對死牛一陣亂砍亂剁,此舉究竟是泄憤還是想掩蓋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不少匈奴人借此躥進營區,明為捕牛,實為窺探,盡管很快被驅逐,但已頗有斬獲。

于是,郅支得到這樣的情報漢軍谷圃不過百座,只有一月用度,不堪持久。

郅支大喜:好,很好,漢人呆不久矣!

幾乎在同一時刻,陳湯與甘延壽、張放得知此事,也相顧莞爾:這個郅支,純屬多此一舉啊。想都知道,漢胡聯軍萬里遠來,一路消耗甚巨,能有多少余糧?你這么想知道,好,我們明明白白告訴你!

于是,陳湯又一次派出使者,表達不滿:我為單于遠來,而至今無名王大人見將軍受事者,何單于忽大計,失客主之禮也!

我們萬里遠來,全是為了單于,結果到現在都沒個有份量的人來拜見受命,單于你懂不懂待客之道?還有,三十車糧草,能吃幾口?你堂堂單于也送得出手,忒小氣了。

而郅支則只是假惺惺賠罪,說自己這地主家也沒多少余糧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雙方你來我往,使者忙得腳后跟踢后腦勺,互相試探,文斗了幾個回合。

郅支得到了他想要的,漢軍糧草不繼,呆不了多久,只要固守反擊,加上康居馳援,一定能擊敗漢軍。漢軍若敗,其余諸多邦國必離心四散,不戰而潰。

陳湯、甘延壽同樣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故意示敵以弱,暴露弱點,將匈奴人牢牢摁在郅支城。只要你不跑,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暴露情報也在所不惜。

無聊的外交辭令說了一大堆,眼看也玩得差不多了。雙方都不約而同扯下和善的面具,文斗結束,武斗開始。

第三天,遠征軍拔營,逼近郅支城,于城外三里外扎下營寨。

而郅支城也是滿城矗立五彩旗幟,城頭遍布披著鎖子甲、手持各種長短兵的守備甲士,烏央央一大片,不下三四百人。又有百余輕甲騎兵往來奔馳于城下,聲如密雷,攪得煙塵滾滾。馬上騎士還不時做出翻騰、反騎、側懸、拾物等種種高難動作。

除此之外,還出現了一支很奇怪的步兵陣。這支步兵皆為甲士,人皆持大盾,約百余人,在城門兩邊排列陣勢。其陣左右各六十人,分三列,第一列豎盾于前,藏匿于后;第二列舉盾橫架于前盾上,形成盾檐;第三列舉盾如遮,將盾橫搭在第二列盾上。如此,一個密不透風,可防御遠程九十度打擊,堪稱無懈可擊的盾墻便形成了。

這樣的三疊盾陣,遠遠看去像是一片片魚鱗——這是一種與漢軍陣形完全不同的另類魚鱗陣。

什么時候以機動為主,來去如風的匈奴人,也玩起了陣法來了?

就在遠征軍將士面面相覷時,城上匈奴甲士或揮舞兵器,或伸臂勾指,或解袴****,極盡挑畔之能事。一陣陣亂哄哄的嘈雜聲,匯成巨大聲流:斗來!(未完待續。)

喜歡《》,請安鍵盤CTRLD收藏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