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九十四章 【風雪夜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風雪夜話】

第九十四章 【風雪夜話】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快捷翻頁→鍵

第九十四章風雪夜話

第九十四章風雪夜話

熱門、、、、、、、、、

感謝大盟、小胖、鐵錘、同樂村落,以及諸位書友支持。三江位置居中,還不算難看,哈哈。今日下榜,本書也恢復一更,謝謝支持!

屋外,大雪紛飛,天地之間被厚厚的皚皚白雪連成了一體,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地。屋內,爐火通明,被溫熱了的老酒散發出濃郁的酒香,彌漫著整間屋子,席案上一條被烤熟了的全羊腿已經被割得只剩下幾根白骨。

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又牽扯到陳年舊案。曹雄與林天賜終屬他國,再坐下去難免尷尬,稱不勝酒力告退。其余侍從,也都被打發下去。屋里,就只有張放、陳湯、甘延壽沉默對坐而飲。

漢使谷吉的經歷,令人唏噓。

應當說,谷吉也是一個敢于冒險,意欲成就博望張騫、定遠班超之不世奇功的標準大漢士人。只可惜,他的運氣欠了點,碰上了個做事不計后果的匈奴單于,以致壯志未酬身先死。

令人扼腕的是,壯士魂斷異域,朝廷卻不知情,以為又是像前輩使者張騫、蘇武一樣被囚禁。幾次三番派使者討人未果,最后還是輾轉從烏孫人那里打聽到,漢使尸骨已寒

更令人嘆息的是,已經得知漢使確鑿死訊,被打了臉的皇帝,卻保持沉默。這一沉默,就是整整八年,不快九年了。

漢元帝建昭二年,既公元前37年這,就是張放身處的時代,以及準確紀年。

這個時期的匈奴,雖然已經在走下坡路,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時還能蹦噠出來惡心人。郅支之所以敢這么干,正應了那句老話山高皇帝遠。

天山實在夠高了,而郅支城更是超出西域范圍,已經算中亞了。距長安,不,距大漢最西邊境敦煌都不止萬里之遙。空間,給了郅支巨大的安全感。同時,也令大漢君臣望而興嘆。

“自古以來,有千里破虜,未嘗聞萬里擊胡啊。從河西,甚或從三輔發兵討逆,都是不可行的。”甘延壽長嘆一聲,如針虬髯,在旺火的烘烤下,似乎也微微卷曲起來,“當年我曾向右將軍請教過,其曾有言,錯非從都護府發兵,或可行險一搏。惜乎其時西域諸國人心未定,都護府兵力不足,難以成議,故而擱置。”

“那么如今的西域又如何?”張放將目光轉向陳湯,這位副校尉剛剛進行“任職調研”,對西域的情況想必有個大致了解。

談到本職,陳湯眼里熏意盡去,清亮明澈,他只用了二十個字總結說明:“匈奴縮南北,都護居正中,塞上無胡騎,諸國皆畏服。”

嗯,陳湯這段話,雖然略有長自己志氣之嫌,但基本還是符合事實的。匈奴兩大單于,一南一北,相距萬里,彼此反目,整個西域,包括漠北,都出現了勢力真空。漢朝及時抓住這個良機,驅逐匈奴殘余勢力,占領這個空間,并拓展聲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再怎么擠占,胡人總是不會絕,匈奴人走了,別的什么部族又會趁勢崛起。塞上無胡騎,也只是指沒有大股胡騎犯邊而已,小股胡騎劫掠商道,甚為至于追殺漢人便如張放此次遭遇,那是永遠都不會絕跡的。

西域諸國畏服不假,但究竟是心服口服,還是口服心不服,那就不好說了。從此次焉耆人的舉動來看,多半是后者但不管怎么說,只要西域諸國表示臣服,那就大有文章可做。至少不用擔心都護府本身安全,并且,可以動用朝廷賦予都護府的權力,調動諸國

甘延壽剛倒滿一碗灑,正要往嘴邊湊,聞言頓住,臉還沖著碗口,眼皮翻起,吃驚滿滿:“子公,你、你該不會是想”他太了解這位相交十余年的老友了,那種表情,那種眼神,只說明一件事他想干一票大的!

陳湯顯然早已做好充分的調研與心理準備,借著這事的由頭,加上酒意激發,當即擲杯而起,負手踱步,侃侃而談:“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西域本屬匈奴,今郅支單于威名遠聞,侵陵烏孫、大宛,常為康居畫計,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國,北擊伊利,西取安息,南排月氏、東離烏弋,數年之間,城郭諸國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戰伐,數取勝,久畜之,必為西域患。郅支單于雖所在絕遠,然蠻夷無金城強弩之守。如發屯田吏士,驅從烏孫眾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則無所之,守則不足自保,千載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陳湯越說越興奮,最后竟將裘袍脫丟一扔,單衣綰袖,抓起溫酒的大魁,仰脖痛飲。

“好!壯哉!”張放拍案大笑,“別喝光,給我留一點。”

看著兩個豪情激揚的“理想家”在互搶酒喝,表面粗豪,但心細責重的甘延壽只有搖頭:“此等事朝廷豈會不知?想那馮右軍當年也是縱橫西域,威懾諸國之輩,卻容忍郅支至今。實因干系重大,貿然行險,后果難料,委實難以決斷啊。”

“任何一場軍事戰爭,其實都是賭博,朝堂諸君應當更明白這個道理。”張放指著東面恣笑,“朝堂大佬們不過是覺得手里籌碼不多,不敢輕易下注罷了。”

“好,說得好!君況啊,我覺得,無論從身份還是外貌而言,這話當是你說才合宜,結果哈哈哈!”陳湯指著甘延壽大笑不已。

對于老朋友的調侃,甘延壽一笑而過,撫著虬髯,點點頭:“張公子所言確有道理,子公雄心延壽亦知不如我等具名上書朝廷,俯允發兵如何?”

要說甘延壽對郅支心里沒火,肯定不對,只是他在中央警備隊羽林干久了,言行謹慎,輕易不表態而已。既然副手兼好友有這建議,下面諸國也有倒逼之意,那就上一道奏章,請示朝廷吧。

陳湯先是點頭,又不以為然搖頭:“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

陳湯在朝中也呆了近十年,雖然官小職微,但冷眼旁觀,朝局風向如何,大致還是清楚的。眼下的大漢朝,儒學興盛,言必引經用典,以能誦詩賦為榮,士子腰間佩劍,多為裝飾,甚至刃不開鋒當年漢匈之戰時那種氣吞萬里之勢早就蕩然無存了,加上閹黨弄權,打壓軍方,想得到批準遠征,只怕比讓郅支自個割下腦袋賠罪還難幾分。

甘延壽依然堅持按流程走,上奏朝廷,等待批復,再做決斷。

二人一齊看向張放,看他是什么意思。

張放沉吟道:“按程序走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只怕時間來不及”

甘延壽依然大搖其頭,神情堅決開玩笑,無旨發兵,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張放、陳湯互望一眼,彼此都看到對方眼里跳動的火苗。

歷史的車輪已然啟動,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擋。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