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嘯大漢第八十四章 【淵 源(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放嘯大漢 >>放嘯大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淵 源(下)】

第八十四章 【淵 源(下)】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寇十五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寇十五郎 | 放嘯大漢 

第八十四章淵源(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感謝大盟、小胖、破滄桑、反對團體。閱讀因全城停電,晚了,抱歉,晚上還有一更。

那么,陳湯后來又是怎樣脫離牢獄之災,并且出任西域都護府副校尉這樣的要職的呢?

張放剛要動問,陳湯卻話鋒一轉,回到那枚玉玦上來:“公子既得君侯傳此寶玉,想必對此玉之淵源早已明了。”

我哪知道,就等你說呢張放含笑點頭,一臉明了的表情。

陳湯已陷入追憶,只是隨口問一句而已,打死他都想不到,張放這個寶玉傳承者,對此玉的來歷,還不如他這個外人了解。

“當年湯與興定公初會,見堂堂富平侯竟將一塊普通玉玦珍而重之隨身佩帶,大為詫異。興定公因笑稱,此玉為高祖所遺。當年張氏高祖故去,身后只遺五百金,玉器只得一件,便是此物。后子孺公雖身居三公高位,美玉無數,卻只佩此玉,意緬懷先人,并引以自省。自此張氏歷代家主,皆佩此玉,并以玉上之紋飾做為家徽。”

原來這塊玉玦居然是張氏先祖,曾任武帝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張湯遺物。張湯被誣自殺后,全部家產不過五百金,最值錢的就是這塊玉。張湯之子、張氏中興的奠基人、第一代富平侯張安世,為緬懷先人,并時刻警醒,便將此玉定為傳家之寶,唯家主方能佩帶。或許是張放太受寵愛的緣故,當代富平侯張臨還沒死,寶玉就傳給了其子張放。

張放這下總算明白,為何一塊談不上珍品的玉玦,竟會出現在一位未來的侯爵身上,并且還能做為自證身份的信物,原來真是家傳的“寶物”對富平張氏而言,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張放感概不已,張氏因陳湯之故,蒙受恥辱,更坐削爵祿,多半恨死陳湯,斷絕來往。但沒想到也正因有此恩怨,才令陳湯有緣識得寶玉,并在十年之后,反過來救了張氏后人。當真是一飲一啄,果報不爽啊。

“湯之出身,猶不及張氏高祖。少時家貧,以借貸度日,學成之后,入京游宦,謀得一斗食小吏。后蒙興定公高看,舉薦茂才,又迭逢巨變,身陷囹圄。幸得大赦,又有摯友提攜,方能至此。”

陳湯并不是個輕易向初識者傾倒過往經歷的人,或許是見過故人之后,心情激蕩或許是因為張放的精神感染力強大,不自覺受到影響。不過,有些心底的秘密,卻是絕不會向他人傾訴。比如說,他為何不奔父喪,以至引起軒然大波,既令自己身陷囹圄,又連累了恩主。

不過,陳湯不說,張放從方才他的自述中,也能猜到幾分。貧寒的出身,拮據的生活,總不免引起家庭各種矛盾,如果再攤上一個剛硬的父親,扛上一個不服軟的兒子,矛盾就會激化,并越來越深,或許半生都難以化解

這種情況,在張放前世的職業生涯中碰到著實太多了,多到可以見微知著,聽了個開頭,就能猜得八、九不離十。

陳湯感概一番,目光停留在張放手里的玉玦上,悠悠一嘆:“湯,亦想在西域得到這樣一塊玉,留傳后人。”

這是話里有話啊,張放的眼睛慢慢亮起來,果然不愧是陳湯。人首先得有志,才能做事有多大的志向,才能做多大的事。陳湯這句話,是在含蓄表達要以張湯為榜樣,立志做出一番事業,博取封侯,擁有專屬家徽,流傳于后世。

“陳公有此志,必可心想事成。”張放含蓄一笑。

不知怎地,看著張放的笑容,陳湯竟覺有幾分神秘。

奇怪,自己怎會生出這樣的感覺?告辭出門之后,陳湯想了一會,不得要領,不由自失一笑,搖搖頭,徑直去了。

張放身體剛恢復,不顧眾人勸阻,決意主持東庚烽燧之役戰歿者祭奠禮。

這一役,戰前共有十八人,戰后只剩十二人:張放、李忍、林天賜、初六、青琰、鹿奴、渠良、韓駿、韓重、宗巴、阿里穆,再加上一個幸運的府衛。不過,活下來的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除了兩個女孩,無一不帶傷,象張放一樣重傷不省人事的,就有好幾個,其中好些人還落下了傷殘。

張放的情況算是特殊,他只是精神消耗過巨,身體受的不過輕傷。同樣昏迷了好幾天的李忍,據主治醫工言道,內腑受到重創,就算能活下來,也無法恢復到從前,而且壽元折減,怕難終老。

其余如宗巴瞎了一只眼、林天賜斷了兩根手指、韓重傷了內腑、唯一幸存的府衛被砍了一條手臂幾乎每一個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戰死的六個府衛的尸體都找了回來,火化之后,裝在六個檀木盒里,準備將來送回富平侯府。

祭拜之日,晴朗了很長時間的交河竟下起小雨,仿佛老天都感染了那股情緒。

除了傷重難起的李忍,其余幸存者俱到場,為并肩而戰的戰友送行。

陳湯原本也要出席,但臨時有緊要軍務,只能派隨行的都護府丞代替出席。

張放對此倒是能理解,陳湯出席,無非也只是因與他有故舊之誼,有事不克前來,也在情理之中。

林天賜的消息似乎更靈通:“陳君未至,多半是迎接郭校尉凱旋大軍去了。”

張放劍眉一揚,眼睛瞇起:“郭習回來了?不知有沒有抓住莫頓。”

“我勸你別抱太大希望。”林天賜搖搖頭,“漢軍出擊倉促,未及召諸國城邦相助,人馬并不占優勢,能驅逐匈奴人就不錯了,其它的最好別多想。”

望著祭臺上的六塊靈牌,張放不似笑地一笑:“沒事,郭習若是辦不到,我們接著干。”

林天賜深深望一眼這個迷一樣的少年,由衷道:“我相信,當日公子曾有言激怒的敵人不會放過任何人,而害怕的敵人,必將跪求我們放過你做到了。”


上一章  |  放嘯大漢目錄  |  下一章